【三秦文学】刘学高:【黄山唐朝模范村】(散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三秦文学
本期编辑:张小鱼
主  编:鱼儿姐姐
【三秦文学第三届“年味”】全国征文大赛启事
黄山唐朝模范村
文/刘学高

很多人都不曾听说过唐模这个地方。唐模古村地处黄山脚下,距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约十公里,历史上因经济活跃,民风纯朴,故而,这个兴建于盛唐的古村,被称为“唐朝模范村”。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远远地望见一亭子旁边屹立着一棵老树。1992年,国家一级演员,安徽省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在此拍摄黄梅戏经典之作《天仙配》,这棵为七仙女和董永开口说媒的老树一举成名。从此,这棵有400多年树龄的老香樟树便被人们叫成了“槐荫树”,人们还赋予了它一个响亮的名字——“天下第一媒树”。如今,这老树上系满了“红男绿女”们祈愿的红幡条,随风飘动,像是在为敬奉它的人们祈福。这株饱经风霜的古树同时也被乡人视为神灵,令千万里风尘仆仆而来的我,也对它肃然起敬。

老树下矗立的“沙堤亭”建于清康熙年间。亭子上下三层,中空,上有回廊,飞檐翘角。无论从那个角度看上去都是八角,故又名“八角亭”。它是一种镇风水的标志性建筑,造型独特,举世无双,据说,国内原样仅此一座。微风拂过,悬挂在亭翼飞檐上的铁马飞铃叮当作响。亭顶的一群鸽子,在我刚刚接近时,振翅高飞,盘旋恣嬉。“谁借风铃响,朝夕声不休。”宋·梅尧臣的《野鸽》,似乎契合了此刻的心境。

进村时,见亭上有“沙堤”二字。古时候唐模有许多人在外经商、为官,衣锦还乡时,村人便在亭前路上铺上一层黄沙,类似如今的红地毯,以示欢迎,因这条路在溪边堤上,故名“沙堤”。

徽州一带流传有“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的佳话。沙堤亭前不远处一座四柱冲天的高大石坊,横跨在通往村中的小道上,这座“同胞翰林牌楼”是为纪念清朝康熙年间唐模村里许氏兄弟二人考上进士,被皇帝钦点为翰林而建。整座牌坊几乎布满了石雕,那石柱上的“梅花”,最是点睛之笔,寓意“梅花香自苦寒来”,兄弟二人历十年寒窗苦读考中进士,也铭刻着当初万千学子渴望实现的期盼,彰显着曾经诸多人家孜孜以求的殊荣。

走进号称“冷门徽派村落”的唐模古村,竟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记忆中却一时也搜索不出这种感觉的清晰由来。如果说,是忠君铸造了唐模,那么,尽孝则成就了闻名遐迩的“檀干园”。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这是《诗经·伐檀》中的诗句。坐落于唐模村口附近的“檀干园”就是取其意而命名的。据说,清朝初期,村中一许氏富商,为弥补其母想去杭州西湖一游,却因年迈体衰不得成行的遗憾而投入巨资兴建的。这位孝子不惜重金在村边挖塘垒山,模拟西湖景致。其内遍植檀花,又有小溪缓缓流过,亭台楼阁、水榭拱桥点缀其间。如今湖堤檀木茂密,湖面波光水影,远眺山色空蒙,近赏美不胜收。

徜徉园中,恍若间,仿佛漫步于江南园林,竟然忘却了这是身处皖南山村,那曾经砍伐檀木“坎坎”之声虽已飘然远去,但眼前极具古典风韵的园林却处处诗意盎然,像是在吟诵那位富商孝子,把满腔的情感,都倾注流泻在这一行行的檀林之间,化作对母亲的拳拳之心,对母亲的殷殷之情。

皖南的徽州古村,村头多是由老树、河流组成,潺潺的流水预示着滚滚而来的财富,而葱郁茂盛的树林则象征着家族人丁兴旺。

唐模,顺应了先民们逐水而居的习性,看上去,觉得亲切;走进他,自然贴切。清澈的溪流穿村而过,小溪的两岸并立着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民居、祠堂、店铺,形成了夹溪对望的街道——“水街”。

沿街建有一座几十米长的避风长廊,廊下临河设有吴王靠(美人靠),三三两两的乡人于內歇息、聊家常,隔不多远,溪上便有小桥相连。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

檀干溪上的众多桥梁,多是平易朴实,唯高阳桥独特。其下是双拱分水,其上为五开间木构瓦屋,飞檐起翘。檐下有匾,曰:高阳桥,据说唐模许氏来自高邮郡,因思乡,而建此桥,以念祖先。

溪流上的高阳桥是古徽州独具特色的廊桥,建于明代,廊桥内有民国二年的匾:亲见七代。两翼柱上有楹联:南海岸来一瓶甘露;高阳桥渡千载行人。

高阳桥,掩映在叠落层层的房屋之中,桥南有一座拱门,上书:颍川世泽。颍川,即今河南禹州,是黄帝部落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夏禹建都于此,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我国众多姓氏的发祥地。许国许氏便是其中之一。

沿“颖川世泽”门而入,便见“太子塘”。“太子塘”是特为“太子庙”而设,如今,“太子庙”已只存遗址。

穿过水街,拐进一条小巷,高大挺拔、苍劲茂盛的古银杏赫然在目。背倚民居,面朝水塘,至今已有1300多年树龄的古木,植于唐元和之初,像一位威严而又慈祥的老者,看尽了古村的风云变幻,已是大道无言。

离开唐模时,又抬头望亭,便见“云路”二字。只见那老妪仍在亭下端坐,与我对视一笑,一脸慈祥的沧桑,年轻时的乌发,早已被岁月浸染的犹如严冬初雪落地,像秋日的第一道霜,根根银发,半遮半掩,若隐若现,脸上条条皱纹,好像是一波三折的往事。望着她的孤独,唐代元稹的《行宫》溜出脑海:“寂寥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人,都会老的,这是一种自然的无奈。

挥挥手,与她的微笑作别。踏上唐模学子十年苦读,怀揣着希望走出村子的路,步出沙堤亭,踏上青石板路,从此,平步“青云”。

“溪流无岁月,堤树有春秋。”徜徉在唐模时,依稀穿行在时空的记忆中,有种陶醉其中,迷离恍惚的感觉,仿佛悠然游荡在远离尘世的仙境里。唐模如诗,浪漫却如此真切;唐模如梦,茫然却并不遥远;唐模如画,绚丽却又置身其中。

回望之际,终于豁然开朗、醒悟过来,原来那种对唐模一见如故的倾心,是源自记忆深处,熟读成诵的经典诗文,是脑海中时常回放的熟悉的画面,是珍藏心底深切向往的精神家园。

(文中插图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刘学高,笔名长风;号流浪行者。沿徐霞客之足迹,寻马可波罗之行踪,追唐玄奘之佛影儿,四十六年来走遍四野八荒,于六合之下,尽行华夏及周边诸多国度。停止写作三十一年,公元二零一八年春,重拾拙笔,开始涂鸦。

往期链接

【三秦文学】刘学高:【天山北坡“金三角”】(散文)
【三秦文学】刘学高:【中哈(苏)边城——塔城】(游记)
【三秦文学】刘学高:【马嵬坡与杨贵妃】(散文)
【三秦文学】刘学高:【龙门古镇龙门山】(散文)
三秦文学团队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平台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  问: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李    静
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
宣传推广:鼎文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慧质
主  编:鱼儿姐姐
副  主 编:徐萱波   杨洪民  高  涛
编  委:水云天 唐桂英   米兰花   刘马陵
      张巧莉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刘旭平   冯   彪    谭文群   刘军英
王宝群   书 江   梦而诗   张晓强
孙传志   润 隆
秋日私语    秦岭人家  长青山人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