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共工怒触不周山真相,专家:中国第一个王朝原本不是夏朝
共工是我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水神,因其与颛顼争夺帝位失败,怒而撞倒不周山,引发天柱倒塌。但实际上,共工并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上古时期的强悍部落共工氏的人格化。
据《左传》记载,共工氏早在黄帝时期就是善于治水的部落。但到了尧舜时期,共工氏却突然成了天下诸侯的祸害,被舜帝列为天下“四害”,与三苗等共同遭到了华夏部落联盟的驱逐,共工氏也从黄河一带被强制迁徙到了幽州。
“流共工于幽州”也得到了考古学的印证。
尧舜所处的时代,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龙山文化时代,其又分为中原龙山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两种类型,代表的分别是生活在中原地区的炎黄部落后裔(尧舜)和山东东夷族后裔。
而在中原龙山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之间的豫北狭长黄河地带,还有一个特殊的文化类型—后岗二期文化。后岗二期也属于龙山文化系统,只不过呈现出自己的一些特征。
但是,在龙山文化向夏朝早期的二里头文化过渡时,豫北的后岗二期文化却突然消失了,与此同时,辽西一带却突然出现了夏家店下层文化,并且与燕山以南的同时期的考古类型完全不同,反倒是与后岗二期文化呈现继承关系。
这说明:在尧舜禹部落时代向夏朝过渡时,生活在豫北一带的一个部族迁徙到了辽西一带,这正是天下九州中的幽州,与共工氏被流放到了幽州的记载相吻合。也证实了《战国策》“禹伐共工”的记载。
那么问题来了,共工氏原本是炎帝后裔的一支,又因善于治水而被后世神话为水神,为什么会突然遭到华夏部落和东夷部落的联合袭击,被迫远遁幽州呢?共工头撞不周山背后影射的是什历史事件呢?
前文已述,共工氏部落所处的区域是炎黄集团与东夷集团的中间地带,上世纪90年代,河南在辉县孟庄一带考古发现了面积达4500平米的新石器时代城址,龙山文化后岗二期类型遗存极为丰富,而共工氏的得名也的确源于河南辉县的共地。这说明,当年共工氏部落的聚居地正是辉县一带。
但是,孟庄考古却发现了厚达2-3米的龙山文化晚期淤土,城垣内也发现宽6-8米的壕沟,而在辉县的下游,鲁西南菏泽一带,出土了大量陶网坠、陶纺轮、螺壳、鱼刺、石铲,这一区域的龙山文化与仰韶文化并存,前者的遗址总是占据更高的地理位置。
换言之,辉县下游的鲁西南地区正是上古时代大洪水泛滥地区,也就是后来大禹治水的地方。而此前,同样深受水患影响的共工氏,却筑起深沟高壑,加重了下游的水患。这佐证了《国语》记载的“共工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这种损人利己的治水方式,对临近部落造成了巨大伤害,由此也引发了诸部落的了联合征讨驱逐。
而从大汶口文化到龙山文化,原本创造了比中原文明还要发达的东夷族却因为特大洪水导致断层。此后,夏后氏部落首领大禹受命开始治水,在疏通水道的过程中,通过统一调配不同部落的人力,大禹在部落联盟中建立起了至高无上的权威,奠定了夏朝家天下的基础。
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曾说过:如果4000多年前不发生这次大洪水,我国第一个王朝也许而且应该是由东夷建立的,而非后来的夏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