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借钱,切忌开口问“借多少”,聪明人这么做
很多人说,检验亲朋好友之间关系亲密度最好的方法就是:借钱。每当遇到有人借钱,的确让大家很头疼。借吧,怕这钱有去无回;不借吧,又担心影响彼此间的关系。
就像下面的场景,在生活中经常发生:
熟人:“在吗?有件事想拜托你一下,可以借点儿钱给我吗?急用。”
我:“你要借多少钱?”
熟人:“你可以先借给我1万元吗?”
我:“我身上只有1000元,要不你再想想办法?”
熟人:“我身边就你关系最好,我实在没办法了。”
我:“我回家和老婆商量一下,钱都在她那……”
很多时候,当熟人借钱的数额超过我们的预期时,我们往往会犹豫甚至委婉拒绝。然而最后无论借不借,借多少,在熟人心里,都会认为在我们的心里,这份友情份量不够,不然又怎么会讨价还价。
其实,导致这种尴尬结局的原因就是:当熟人借钱时,我们下意识地问“借多少”,这给自己挖了一个坑,也给熟人期望,期望越大,往往失望越大。
开口问“借多少”,就给拒绝埋下了隐患
当熟人来借钱时,很多人其实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因为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借钱是件很难的事。能借到,自然感恩戴德;不能借到,心里也能接受。
但当我们一开口就回复“借多少”时,熟人的心态就会发生明显的倾斜,从无所谓变成了期待,心里默认了我们会借钱给他。
这种期待的结果就是,要么我们直接满足他,他要多少,我们借多少,他当然很感激。要么我们少借或者不借,他都不会开心,因为没有达到他的期待值。
我们站在熟人的角度来看,他肯定会想:“你都问我借多少了,最后只借我这么点儿,甚至不借,说白了就是觉得我们关系没那么好呗。”
而我们也很委屈,因为我们最后还是借了钱给熟人,但却没有得到他的感恩,反而为这层关系蒙上了阴影,真的是吃力不讨好。
借多少,我们心里有一杆秤
其实在我们的内心里,衡量和某个人的关系时,都有一杆秤,对方重多少都是明码标价的。所以,当熟人借钱时,能多借多少也是有心理预期的。
关系好点儿的,值得信任的,我们可能出手大方,比如10万;关系一般的,但也过得去的,可能就只能借他5000;有的,我们可能一分钱都不会借。
当然,在熟人心里,他也有一杆秤,自认为可以借到多少钱。比如面对好朋友,他觉得借个2万问题不大;面对同事,他觉得能借个1000就不错了。
不过,这里就有一个偏差,那就是每个人在对方心中的重要不一定就是匹配的。我们认为的关系“铁”,可能在对方心中也就是“一般”。
这杆秤平时是放在心里的,可当熟人来借钱时,我们开口就是“借多少”,不就是把心里的东西,放在了台面上吗?
大家重要对等还好,你要多少,我借多少,我们还是好朋友。现实情况往往是,重要不对等,一讨价还价,这关系也就变味了。
与其问“借多少”,不如问“怎么了”
熟人来借钱,不要先问“借多少”,最合适的做法是问“怎么了”。这样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我们再来决定要不要帮,怎么帮。
问“怎么了”,这说明我们是真心关心熟人,即使最后我们没有借钱,但也尽了朋友的本分。只要给个不借钱的理由,大家都有台阶下,也不会影响大家的关系。
对于熟人来说,因为本就没抱有期望,所以也谈不上失望。对于我们来说,主动权始终在我们自己手上,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思考借钱这事。
而且,即使我们当面拒绝,过两天又决定借钱给熟人,熟人反而会有一种惊喜的感觉,对我们的雪中送炭更加感激。
所以,在熟人借钱时,我们的首要原则一定是,弄清楚他借钱的原因,再判断自己的心里预期,最后再决定帮或不帮。
不想借钱,怎么拒绝
其实要拒绝熟人的借钱,只要做到感同身受就好了。
比如熟人想借钱看病,那么我们说最近谁谁谁身体也不好,经常去医院,没多少余钱。比如熟人想借钱还贷,那么我们可以说最近刚给孩子看中一套学区房,还要贷款多少多少钱。
这样的感同身受,会让他感觉你们都一样,为生活所迫,确实没有实力去帮他,而不是因为怕他不还钱而拒绝。
同样是拒绝,这样的合适理由更能让人接受,而不是一味地“钱在老婆/老公那……家里一分钱都没……”等等。
人和人之间的相处,其实很微妙,也许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只要不放上台面,不撕破脸皮,大家还是能愉快相处的,未来也有弥补关系的机会。
相反,如果一开始大家就因为钱的事产生了隔阂,那么以后再想去修复却难上加难了。现实里,因为借钱而关系破裂,老死不相往来的案例数不胜数。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我们每个人都要与人接触、与人相处。会说话会做事的,总能让人眼前一亮,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发展会更好,人脉会越多,成功的概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