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古出新。彭双龙书法欣赏

印文/ 古蓼小子(李俊平  刊)

题跋/吾家乡河南固始,旧称古蓼,西周时期为古蓼国都城,至今,城内仍有古蓼国遗址。吾出生于斯,后求学汉上,定居岭南,离乡日久,乡情渐浓。因嘱俊平兄刻此印,以慰思乡之情耳!

戊戌春月  双龙

彭双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与管理学双学士

广州美术学院硕士学位

广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行草小品

丰富的安静
文/彭双龙
很喜欢周国平先生的一句话: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工作之余的读书写字,已然成为我内心修炼的一种方式,“丰富的安静“也成为我近年来的创作方向和追求。近年来我开始关注“二王”帖学一脉“沉静古雅”的气息,此种“气息”如八大山人在历经沧桑之后收起所有的锋芒和圭角,达到一种“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之境,静中寓动,平中出奇,高古难求。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愈发感知到古典的力量,深知唯有心存敬畏,沉潜翰墨,追求古意,加强学养,方可得其心源。丰富的技法如同山阴道上,夏花满树而应接不暇,散发勃勃的生机。我深深迷恋这种生机盎然、鸢飞鱼跃之景。安静的气息如同古巷老井,历经沧桑而愈加澄澈,散发幽幽的古意。我深深偏爱这种澄澈安静、优游物外之美。
“安静”需要以丰富的技法为前提和支撑,否则便会流于简单和苍白。丰富的用笔是风格的根基,是气息的载体。
学习“二王”技法不能孤立视野,需要深入分析历代技法的演流,以一种历史的眼光整理出一条清晰的演变之路,以魏晋为中心,向上延伸至钟鼎铭文、简牍帛书、敦煌写经,向下拓展至孙过庭、张旭、怀素、颜真卿、杨凝式、赵孟頫、苏东坡、米芾、王铎、董其昌乃至近代的白蕉,可以清晰的看见帖学一派的俯仰变化。通过“二王”纯熟的表象进入其丰富的技法内核,获取于我有益为我所需的技法元素。以古人技法为根基,以个人气息为载体,方可不负古人,不负我心,并找到亦古亦新的通衢大道。

行草团扇

“技近乎道”,所谓的字法笔法墨法章法都是一种手段,“技法”终究是看得见摸得着形而下的实物,而“道”则是形而上的哲学,是感觉,是学养,是精神,是气息。唯有从形而下的技法层面逐步上升到形而上的气息境界,方能窥见其妙。所以周国平先生是对的,安静是因为拥有丰富的前提,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一种超脱,是阅历大千万象之后的一种顿悟。我深爱这种澄澈安静之大美。

小楷古文名篇

草书手卷

其他作品

文天祥诗节选

行书《安和堂札记》

杜荀鹤诗一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