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巷子
巷子是一个城市古老的标识,是城市与地面最接近的生活,也是一个城市最小的细胞和毛血细管。
巷子给人以幽深、静谧和安逸。
提起巷子,我总觉得有些遗憾,生活在溧水,却少有巷子。
闲暇时,总想在巷子里走走,听听货郎的叫卖声,看看沐浴在阳光之下、坐在墙根的有着古铜色一般的老人,感受一下从老屋檐上滴到颈项的几滴冷雨。
最早见识巷子是在扬州,扬州的巷子是出名的。我们都知道扬州出美女,那时还年轻,有时就跑到街上看美女。同宿舍的同学老王,就是扬州人。老王说你们看到的那些都是外地的美女,要看正宗的扬州美女,就要到胡同或巷子里去看。
于是,我们就到西门或石塔路那里去钻巷子。
果然,在巷子里,一些年轻女子脚上随意地趿着拖鞋,身着睡衣,坐在巷子的门口或看书或聊天。她们果然与众不同:瓜子脸、细眉、窈窕身材。我们无不惊叹老王作为本地人对于民风的谙熟。
而于溧水,2400多年的历史,我想也应该是有巷子的。细究起来叫巷子的地方倒不少,红花巷、新建巷、庙巷、方塘巷、后巷、园邨巷,我也慕名去转过,可不像巷子,短而敞亮。完全不符合“直为街,曲为巷;大者为街,小者为巷”的原则,巷子的特质已经荡然无存。他们都是经过改造后的样子,已全然不是一个巷子,而是一条小街。街面整洁而宽敞,车辆来来往往,通行有序。
都是南来北往的,做生意的、赶路的,小汽车、电瓶车、自行车和工程车,热闹非凡。如果你也想找到一个幽静绵长,“深巷中犬吠”、“巷哭声相闻”,还能感受到雨打芭蕉的宁静巷子,那是万万不能的。
后巷也就400米左右,在政府西边,已经完全脱离的胭脂气。我想象中的后巷,浓荫、安静,或有几位老人在下棋,或有几位贤淑女子在井边打水洗衣,洗衣服水顺着青石条往阴沟里漫,然而那只是想象中的印象。
红花巷和方塘巷更是如此,也只有300米左右, 商业气息浓郁,既无树也无花更无塘。至于新建巷,完全是如今新建的一条街道,也谈不上巷子,早些年,过了这条巷子向南,就是农田,仅从巷名就知道是后来建造的。
可能当初建造时,街面过窄,于是人们习惯于叫他巷子。现在已经成了美食一条街,在这里能找到各种面食,甚至城东的或城南的都赶过来吃早餐。有重庆的、四川的、安徽的、福建的、陕西的,虽然不能囊括全国各地的面食,也不能与西安回民一条街的面食相比,但各种口味还是吸引了溧水的许多年轻人。
走在几个所谓的巷子里,我想象着青砖墙壁的缝隙里堆满了青苔,黑砖本瓦已经斑驳,屋檐参差不齐的椽子滴着水,冰冷的门当石肃立在门口。悠扬的琴声、幽怨的小调和烧饼豆浆担子的叫卖声从巷子那头悠悠传来。那是乡情、是乡愁,也是人们对生活的祈祷。然而,现代的高节奏快文化环境下,哪里能得找到这样的出处呢。
如果说有些古韵味道的巷子,可能还数庙巷。他就在通济街与交通路之间,连接着通济街和交通路。90年代中期她还存在着当年的丰韵,一些破旧的房屋,窄窄的通道,地面高低不平的青砖还能照见着她曾经的美丽和温婉。
早上起来,一些老太和妇女还端着尿壶或马桶去附近的公厕,然后就在门口那口磨出深痕的井口提水洗涮。一名趿着拖鞋的妇女,或穿着短裤赤着上身的男人在门口刷牙,那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巷子。尽管逼窄,但青石路面、低矮门头、幽深的巷底、脱落的墙皮、清冷的气氛,让人感受到历史的久远和人们在屋檐下发出的对生活微微的喘息。
随着经济的发展,那里已经全面改造,再经过那里时,已经面目全非。商店鳞次栉比,逛街的比肩接踵,庙巷已经成为通济街的一部分,现在的人根本不知道那里曾经的古韵和悠远。
巷子,真的是一个城市的血管,她流淌着这个城市的血液,将历史的传承和脉络通过这些毛细血管似的小巷输送给我们每个人,以及生活的每个角落。
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这些巷子不可能再向以前那样,让一些文人骚客蕉下听雨,或听怨妇的一声欸乃,也无须真的到那些幽暗的巷子去寻找蹙额的多情善感的美女。但那些留下来的巷子名称还在提醒我们什么是溧水的文脉,什么是溧水的底蕴。从那些还留存的地名中,我们依然感受到来自久远的呼唤和浸润。
巷子没有了,故事还是有的,巷子的地气还在。城隍庙在城南再次香火鼎盛,通济街上的亭台楼阁又次蔚然,寺桥映象给人以古朴典雅。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能说那里面就没有巷子的影子吗,大隐隐于市,那些已经变成灯红酒绿闹市的巷子里依然有桃源的宁静,小西门尼姑庵当年发出的袅袅余音似乎断断续续的在状元坊公园和西苑那里萦绕不绝。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