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悬解》中风——口眼歪邪、舌蹇流涎

中风二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抟,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泄,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涡)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即吐涎。

1 寸口脉浮而紧,浮为里虚之风,紧为内外之寒。外寒之紧闭其里虚之风(浮),或里虚之风不泄外寒之紧,故脉浮而紧;故紧者营血之寒,浮者营虚之风。中风之病,此浮为脉空,气郁于经络而不行也。风虚不泄,表寒之闭,皮毛不开(必见脉浮紧),则风寒内郁而相抟,是为邪在皮肤。

  浮者血虚之风,络脉空虚,寒从外闭,虚浮之风不泄表寒之紧,则风内郁为贼,是为贼邪不泄也,此总是因内虚而不泄也。本条浮紧,湿寒内盛,血虚之风,余称阴风或贼风,外寒伤闭,贼风不泄,则内中也。重点;本条浮紧之脉区别于太阳伤寒浮紧之脉。脉证合参则自知。

2 内伤里虚,虚风不能外泄表寒,则风中于内。贼邪不泄,或中于左营之血,或中于右卫之气,其是随营卫之偏而中之也。邪气不出而内陷,陷则邪缓,正气不支,故正气急。正气引邪者,邪中于左而正引于右,邪中于右则正引于左,正邪相引而筋有长短急缓,则涡僻不遂。邪气浅在于络,而气内郁阻滞不运,则肌肤麻痹不仁如乱针微刺(此也为血痹),邪气次在于经,即身体迟重不胜者,风与寒湿抟,经脉凝滞则身体迟重,行动迟缓之义。邪气在皮毛经络,终是病缓,而邪陷脏腑者,则病为急。邪气内陷入腑,则胃土上逆,浊气熏冲,化生痰涎,堵塞心窍,即昏溃不能识人。邪气内陷入脏,则脾土下陷,筋脉紧急,牵引舌本,即蹇涩不能言语,脾败不能摄涎,即口角涎流。腑邪必归于胃,脏邪必归于脾,以胃败而后邪侵于腑,脾败而后邪侵于脏也。邪入脏腑者,风湿寒盛,因正气之虚而内陷脏腑之义。中风之病,由于土湿,土湿则木郁风动,以风木而贼湿土,胃逆则神迷,脾陷则言拙,是皆中气之败。浮紧之脉,寒从外闭,里则虚寒相抟,风虚不能外泄必内陷而内中也。

论;扁鹊见蔡桓公文章中,有言病位之谈,病在肌肤,病在肠胃,病在骨髓,可以看看。只要是中医正统,其理论都可以对上号。本条一个中风病,外寒伤闭,因本气虚实之不同,故有皮毛之浮紧,经络之麻木,邪陷入脏腑。从表寒到里寒,论伤寒之病,从经络到脏腑,论病位深浅,从脉象到病症,论中风之病理也。仲景医学,无人能敌,仲景注解,黄师第一。

此即为现代人所言的中风偏瘫病。现代人只知中风之病,而不知病之细理,还有更有甚者,以为外风外邪,又与太阳表证中风不会区分,学完本篇则知区分,则知中风之理法也,此必当重视。

现代“中风”病越来越年轻化,西医治中风,不及中医,中医治这个病为最善长,中风久拖失治,若成偏瘫则更难治,尤其半身不遂,风湿寒邪,滞其经络,阴邪凝结,初得初发而易治愈,一旦拖延,其命可保,而筋难舒。本条痰迷心窍,昏不识人,舌紧难言,口角流涎,俱是中风病人典型的证状,见此证则知入脏入腑也。此无须多说,必先扶阳,温燥水土,以培木气之根。若用附子温里,此药方中必加桂枝,通经解肌,不加桂枝通经疏木,则阳回木冲,又见恶心呕吐眩冒,或象如奔豚,不知阳回木冲之理,反误以为药不对证,或误以为附子药毒,临证治病,更是畏手畏脚;木气为风,病来之急,风来之速,阳气来复,木气上冲,人也难支,必加桂枝以抚之。另外,癫风之证,也有昏不识人,口角流涎,舌不能言之主证,就是脾胃之证俱有,也可从中风论治,不必拘泥,皆是风木之旺(师言重阴者癫也)。再另外,像抽动证,多动证,帕金森证,还包括像焦虑证,抑郁证,烦燥里急证,皆是木郁风动之证。

本条伤寒杂病之中风,在结合太阳外感之中风,在结合虚劳之中风,则知《内经》中言,百病生于风之义,学会风就自然明白,为何先师书名《伤寒论》而不名《伤风论》,学完《伤寒》,则知扁鹊《难经》伤寒有五,其五何义。医学源头,四圣心得,皆是正统一脉,这也就是余为何如此迷信黄元御之处,这也就是为何余言,中医一脉,唯有黄氏。学医不学黄师,永不入中医之门,不学黄师,中医永远都不能走上正道。今天的中医,越走越偏,拯救中医,唯有黄师。

论;中风偏瘫,脉浮而紧,表里俱寒,阳复当自能解表,阳复之风,外泄表寒也。桂枝通经解肌,也能解表。不一定就非得用麻黄。

附;《李老经验集》35页,中风七则,可参考研究。

(0)

相关推荐

  • 郝万山讲伤寒论7,8

    ​万山讲伤寒论 第七讲 太阳病概说(2).太阳病提纲 太阳病的证候分类和治法 分类:本证,变证,类证 本证是发生在太阳经脉,发生在太阳所主的体表,发生在太阳膀胱腑的本经本腑的病变. 表证:邪气偏于浅表 ...

  • 各脉主病-卷之五·四诊\切脉-《医碥》

    病非表则里,非热则寒,非虚则实耳.故序浮沉迟数虚实六脉于先,余脉于后. 长大实滑等有余之脉,主证多同:短细虚涩等不足之脉,为病相类,当会通观之. 非入于此者,即不入于彼也.如头痛身热,隶之浮数,岂他脉 ...

  • 口眼歪邪从补治

    口眼歪邪从补治 <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 1.口眼歪邪 属性:此症人多治木.治金固是,而不知胃土之为尤切.当治胃土,且有经.脉之分.  经云∶"足阳明之经,急则口目为僻, 急不能视 ...

  • 『名医名方』名医名方傅青主 口眼歪邪(外用)

     名医名方 傅青主 口眼歪邪(外用) 傅青主(1607-1684)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傅青主自称为老庄之徒,他自己也 ...

  • 口眼歪邪

    来源:<傅青主男科> 作者:傅青主 2006-12-14 336*280 ads 摘要: 此症人多治木治金固是,而不知胃土之为尤切,当治胃土,且有经脉之分, 经云足阳明之经,急则口目为僻, ...

  • 《金匮悬解》产后——恶露不尽与中风。大承气汤与桂枝汤

    产后七 恶露不尽十七 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烦燥发热,切脉微实,再倍发热,日晡时烦躁者,不食,食则谵语,至夜即愈,宜大承气汤主之,热在里,结在膀胱也. 产后七八日,无太阳 ...

  • 《金匮悬解》中风——红斑狼疮,牛皮癣

    中风三 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血亡,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即胸满而短气. 1 寸口脉迟而缓,迟为阴脉,则缓为不足.迟则气血俱寒,缓则营卫俱虚,营 ...

  • 《金匮悬解》中风——半身不遂

    中风三章 中风一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1 夫风之为病,或中于左,或中于右,手足偏枯,是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本条提纲,是 ...

  • 《金匮悬解》卷三——中风,卒厥,瘾疹

    中风二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抟,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泄,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涡)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 ...

  • 《金匮悬解》卷十五——肺痿,肺痈,咳嗽上气

    金匮悬解卷十五 内伤杂病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十三章 肺痿.肺痈者,咳嗽上气之标,咳嗽上气者,肺痿.肺痈之本.肺痿之病,内亡津液而伤火燥,肺痈之病,外感风邪而伤湿热.溯其原委,即咳嗽上气之积渐而成者,而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