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需要“静养”,需要“进补”

“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习武之人都懂得这个道理。练拳,这里说的是拳法,属于方法、技巧层面;练功,练的是体能,是抗击打能力,如站马步,打千层纸等,属于基本功。

其实,做任何事情,可能都存在着技巧、方法与基本功的关系。有一个人练短跑,练了很久,练得很苦,跑,跑,跑,成绩却上不去。后来,有个教练看了他的训练后对他说,你的双臂力量不够,摆动乏力,影响步伐,所以,应该加强臂力训练。

可见,基本功不行,最终练出的无非是花拳绣腿。哪怕知道了绝招,没有相应的基本功,也发挥不了绝热的功效。比如点穴,缺少功力,点上去就是给人挠痒痒。但练习基本功很苦,没有观赏性,一时半会儿也出不了成绩。所以,总是有很多人即使知道这个道理,但急功近利的心态还是让他们放弃苦练基本功,满足于短期内掌握一点技巧,满足于短期内可以给人展示、炫耀。

教育,现在正处于这样的错误之中。课改是对的,但改来改去,改得老师们都不知道怎么上课了,这样的课改还不应该质疑吗?

我们的局长、校长们要求老师们立即掌握新的课堂教学方法,马上实施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要求老师们不断反思,不断提高,急于打造这个课堂、那个课堂。实际效果如何,每一个局内人心里都很清楚。

为什么课改实效不尽人意?是教师素质不行吗?是,的确是教师素质不行!因为中国教育不缺理念,不缺方法,缺的的确是能够深刻领悟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师,能够正确实施这些教育教学方法的教师。但如果因此责怪教师,这是非常不公平的。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如何如何,这样的做法是粗暴简单的。

老虎关在笼子里久了,也会丧失野性。教师素质为什么不行,不是教师先天不行,是教师管理者们,也就是我们的校长、局长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完全错了。是校长、局长束缚了老师们的手脚,压抑了老师们的思维,现在社会要求教育开放了,要求教育创新了,校长、局长就责怪教师素质不行,这是不是太无理、太霸道?强权之下,没有教育!首先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的领导,首先应该改变的是我们的管理。

这几年,不少的校长、局长也在谋求变革,希望能够走出一条路来。现在,大家都把目光聚集到了课堂,都在打造高效课堂,当然叫法不同,这是好现象。问题是,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打造高效课堂需要些什么条件?什么样的教师才能够打造出高效课堂?

目前普遍的做法是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这样做,有效,因为教育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具有普遍规律、具有可重复性、可复制性。是不是可以这样说,集体备课类似于集团作战,它克服了个体能力的不足,以集体力量完成共同的目标。

但教育教学也具有私人性质的,如果还认可教育是一种艺术,那么,集体备课就必然具有其局限性。虽然现在不少学校在集体备课基础上也允许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情况对集体备课成果作适当修改,但这种修改毕竟是非常有限的。这还不是集体备课最根本的弱点。真正需要引起重视的是,集体备课掩盖了教师个体职业技能欠缺问题。

有人说,教师个体职业技能不够,集体备课不正好弥补这个不足吗?这么说是对的。这就像当年流行的一个口号:“一根筷子容易断,十根筷子折不弯!”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一根竹筷子容易断,一根钢筷子呢?在利用集体力量与智慧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忽视个体能力的培养。而后者,事实上恰恰是不为我们传统文化所重视的。

这样来看集体备课,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我们是在用一种并不新鲜的招术,谋取课堂教学的成功?在教师个体智慧与能力普遍不足的情况下,不得已实施集体备课是正确的、高明的选择。但以为集体备课就应该是教学一个常态,甚至因此忽视教师个体能力的提高,则会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

一群个体能力普遍不足的教师,怎么可能培养出现代社会需要的公民?狮子带领的羊群能够打败绵羊带领的狮群,这样的话,是不应该成为指导教育教学的理念。

杜郎口中学,当年因为迫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欠缺,不得已采取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无意中走出了一条路子。名气有了,实惠有了,杜郎口中学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还是教师素质问题。

方法、技巧可以创新,基本功是不变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的改变,或许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但是,教师教学能力始终是决定课堂有效性的根本。

有人会说,现在很重视教师素质提升啊,教师培训越来越多,而且开始免费了。学校也对教师成长提出了要求。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很多学校都在这么做了。教师阅读也纳入不少学校的管理范围:书籍学校提供、阅读笔记学校检查、交流学校组织……

或许,问题就在这些“好事”里。学校要求教师阅读、要求教师反思、要求教师改变课堂,这要求那要求中,征求过教师的意见吗?知道教师心里怎么想吗?如果这些工作没有做,这等“好事”,是不是类似于将老虎从一个笼子转移到了另一个笼子?或者,是将老虎从笼子暂时转移到了舞台上?

我想,这不是我杞人忧天,或许,我已经成了那个说出真话的小孩子了。赵本山曾说,在中国很多时候讲真话就是讲笑话,江苏一个教研室主任说得更尖锐,在中国有时讲真话就是反动。可是,还是要讲真话。

所以,需要质疑现在很多学校、很多地区正在做的课改。现在的课改,多大程度上是为了学生的幸福成长?有人说,功利心是普遍的,是人的本性,你何必把两者非对立起来不可。我理解功利心,也不会把两者对立起来。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很多人做得很功利,却非要说自己很纯洁,这让我觉得不爽,很不爽,甚至恶心。经验告诉我,越是把自己说成花儿一样的,越不耐看;越是说自己纯洁没有私心杂念的,做起事情来越是没有底线。我以为,课改也是如此!我所了解的很多地方的课改,不是学生提出来,不是教师要求的,而是校长、局长提出来,而且往往是新校长、新局长提出来。一旦提出课改,往往是大刀阔斧,一往无前,一票否决,不换思想就换人。

师生之间都能交流,老师被要求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什么校长、局长与老师无法交流,只能强制?是老师不可理喻,还是校长局长没这个耐心、没这个能耐?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校长、局长们功利心太强,急于创名气,急于创政绩,本是为了学生幸福成长的课改,就这样成为了校长、局长谋取私利的手段。至于老师,工具而已。

因为是工具,所以,想让老师几点上(下)班就几点,想让老师读什么就读什么,想让老师补课就补课,想让写多少字的读书笔记就写多少字,想让老师做课题就做课题……。只要校长、局长想做什么,他们就能做什么,这样的管理,真的能有现代的、高效的课堂?天方夜谭!

老师们“病”了,“病”得不轻。老师们现在最需要的是“静养”,不是被折腾。中国教育这几年改来改去,成就了一批名师,成就了一批所谓的专家学者,成就了一批书商,似乎成绩很大。可是,教师整体素质提高了多少,教师的幸福指数提升了多少,学生获益多少,这些只要不是睁眼瞎就都很清楚的。尽管这样,还是有很多校长、局长总是想这个辙那个法,恨不得自己的学校一夜成名,恨不得全中国全世界都知晓自己的大名。如果允许,估计他们都想给教师吃兴奋剂,如果可能,打鸡血的事他们或许都能做得出来。这些校长、局长,已经不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了,他们习惯了拍拍脑袋想出个主意,习惯于有了主意就发号施令。他们不需要老师们思考,更不想听到老师们的质疑,他们要的就是执行。他们也不在意老师们的心情,不考虑老师们的能力,他们在意的是老师们听不听话。所以,他们不想给老师们“静养”的机会,他们“等”不及了,他们急着出成绩、出政绩。哪怕一次又一次地伤害老师,伤害学生,他们不在乎,因为师生在他们眼里只是工具,中国工具多,不值钱。

折腾老师,折腾教育,也就是在折腾学生,折腾民族的未来。有的校长、局长可以不在意未来这些事,但报应总会到来的。真正有教育理想的校长,有教育情怀的局长,他们不会不考虑这些。他们不会去折腾老师,不会拿师生当工具为自己谋利益,相反,他们会关注老师的生存状态,他们会明白,现在老师们需要“静养”,需要“进补”。

是的,老师们需要“进补”,他们要通过阅读、思考、交流,补上自我价值这一课,补上民主教育这一课,补上科学教育这一课……在一切,都应该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进行的,没有强迫,没有欺骗。热爱教育的校长、局长会为老师们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让老师们“静养”,“进补”。

当老师们慢慢恢复了,能够站直了,能够独立行走了,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堂自然也就在老师们恢复元气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气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