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声是汉语之骨!没有入声,便体现不出汉语音韵之美。
普通话虽说有四个声调: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妈麻马骂」。但实际上,普通話是「三声四調」,入声消失,先天五音不全,其远离了传统古汉语的发音标准。
可以这样说,没有入声,等于没有了最伟大、最优秀的唐诗、宋词、元曲,也就没有美妙的吟诵。历史上的诗词用的是《平水韵》《宽韵》《词林正韵》《中原音韵》等,其中既有平声、仄声,还有入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分别对应的就是今天普通话(汉语拼音)的一、二、三、四声,而在普通话里却没有对应的入声。
入声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入声韵尾由三种不同的塞音韵尾[-p]、[-t]、[-k]构成。其发声的特点是“读音短促,一发即收。”《事林广记》说:“平声者哀而妄,上声者厉而举,去声者清而远,入声者直而促。”入声是古汉语的仄调之一,它在中古汉语中区别于其他三声的最大特点就是短促。
入声字,古代汉语中的发音声调,而现代汉语(普通话),北方官话已经基本消失。江淮官话、吴语、晋语、白话、湘(新派湘语)、闽、客家、赣七大方言均保留了入声。其中白话、闽南、客家三方言中保留了[-t][-k][-p]三个辅音韵尾。
入声另一个标志性特征则是它的辅音韵尾:入声字在中古时期均为以不除阻的塞音/p/、/t/或者/k/结尾的闭音节,如十/dʑip/、一/ʔit/、六/liuk/。
由于入声短促急收藏的特征,不少文人用入声做韵脚,显得铿锵有力。最著名的例子即为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hiɐt/;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liɛt/。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ŋʷiɐt/;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tsʰet/。
靖康耻,犹未雪/sʷiɛt/;
臣子恨,何时灭/miɛt/。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kʰʷiɛt/;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hʷet/。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kʰʷiɐt/!
当我们用今天的普通话读《满江红》的时候,总觉得哪里不上口,问题就出在其中的“处”“歇”“烈”“月”“切”“雪”“灭”“缺”“血”“阙”这些字上。这些字的位置本该都是仄声或入声,却把“歇”“缺”读成了平声。
岳将军此词,保留入声,才更能体现出其“有决心、信心和必胜勇气”,更能让人们领受到,他军人气魄的伟大感染力。当我们带上入声,朗诵这首词,顿觉壮怀激烈。这便是入声的好处,入声也最适合,用于壮怀和悲伤的情景。
(摘编网络,仅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