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并不等于罪恶的不存在——关于电影《无主之作》

爱过的人    读过的书    经历过的事

成就了当下的你

不看并不等于罪恶的不存在

——关于电影《无主之作》

情到深处都是诗

最近看电影《脸庞,村庄》,简单的纪录片形式的电影,却让我非常感动,为那些普通人的可爱而感动,为他们的朴实而感动,为他们简单的一生而感动。阿涅斯的故事,虽然电影里没有渲染,然而,字字句句里都是回忆的深情,处处都是诗一般的语言和镜头。也许真的应了那句,情到深处都是诗吧。

同样的一部电影《无主之作》让我看得泪水盈眶,电影讲述画家Kurt Barnert 成长成名的前半生,从纳粹德国的爆烈到德国柏林墙的建立,主人公的人生也伴随着整个社会的不断巨变,但是唯一不变的是对艺术执着的探索和追求,不变的是爱——萦绕温暖一生。无论是来自小姨伊丽莎白的呵护,还是来自爱人艾莉的诚挚的爱和追随,这一切都让人感到温暖,无论何时都能汲取到坚持和前进下去的动力。

《无主之作》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是对纳粹德国罪恶的深切揭露,在伊丽莎白的死这件事上,有着不可逃脱的罪行,对伊丽莎白的这个形象美好的寓意,便是对纳粹德国最深切的批判。有几个镜头极美,如伊丽莎白在公共汽车站闭目聆听汽车鸣笛的时刻,如她赤身独自弹奏钢琴的背影,与音乐交融,透出神圣的光环。Kurt Barnert 目睹了这一切。同时,他也目睹了伊丽莎白被带走的那一刻,但他选择了用手挡住了自己的视野。

不看并不等于罪恶的不存在

许多人对电影的场景设计和对纳粹模糊化的处理持批评的态度,认为在电影中伤痛、审判、愤怒、牺牲、道德,全都是缺席的。在我看来,这些模糊化的场景恰恰反应了这种罪恶带来的痛,实际上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甚至不忍直视。当然,我是从主人公 Kurt Barnert 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和这种模糊化的处理。对这一观点的支撑也可以建立在影片对伊丽莎白被毒气毒死倒在地上的那个瞬间,美丽的伊丽莎白赤身躺在地板上,瞳孔放大,似乎在述说着什么。这个眼神让我门回忆起她被带走时的眼神、她站在公交车站的眼神等等,将这一切串联起来,刺痛在心口回荡……不可遏制。

很庆幸的是,在主人公 Kurt Barnert 的生命中出现了艾莉这样一个女人。但具有戏剧性的是,艾莉的父亲正是当年判定伊丽莎白为精神病患者而导致最终被清洗的院长齐班德医生,伊丽莎白因他而死。对于局外人的我们来说,这个戏剧性是清晰的,对于故事中的人来说,这一答案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的揭示,直到齐班德医生看到 Kurt Barnert 的画作上伊丽莎白的形象的那一刻。然而,这一切依然没有给出这样一个明确的答案,让 Kurt Barnert 和艾莉始终处于被蒙蔽的状态。

自我麻痹的可悲

整部电影似乎在告诉我们一个非常可悲的现实,处于时代潮流里的一代人始终处于自我蒙蔽之中,或者不愿意看到,或者看到了不愿意承认,一种自我麻痹的状态,真的是可悲的。在电影中,Kurt Barnert 和艾莉在得知他们当初的孩子其实是被自己的父亲齐班德流产的时候,选择了隐忍这种痛苦。这让人感到异常心痛和悲愤,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实呢?也许只有一种解释吧,就像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的教授在课堂上告诉学生:“两个政党你选谁?都别选,选艺术。”一样,在现实面前,年青的一代成为迷茫的一代。

在现代性艺术中超越政治的判断,其实是对现实的回避,那么这一代人内心里面能够坚守的只剩下爱,也许也只有爱或者对爱的追忆可以挽救他们内心的创伤和悲痛了吧。但,现实中的情况并非如此,如电影原型——里希特对电影就表示不满“这部电影侮辱并歪曲了我的经历。”同时,此片在德国也被部分公民强烈抵制,《无主之作》被参加拒绝德国的柏林电影节。

我相信对历史的遗忘是一个民族最可悲的缩影,只有自信自省自立自强的民族才能成为让人们自豪的民族。为了这个目标,我们一直在奋斗。

(照片均来自网上)

醉翁的诗:
落下,在每一声尖叫里重逢
怀抱冬夜的人,怀抱着玫瑰
醉翁随感:
当你老了,无可怀念?——关于电影《脸庞,村庄》
从来不曾离开——关于电影《偷书贼》
朋友好文:
了了乡土美文:味儿
小梅的诗:那不是废弃的院子,只是菊花在枯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