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归纳《伤寒杂病论》及现代文献研究中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遣方用药规律,探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用药特点,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和理论参考。方法:1.整理《伤寒论》及《金匱要略》中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症状(腹痛、腹泻)的条文及方药,建立Excel表格,录入方剂用药,方中含有该药,则单元格录入“1”,不含该药则录入“0”,分别整理出《伤寒论》和《金匱要略》关于治疗腹泻、腹痛的药物使用频数表,对前10味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2.借助中国知网平台,查阅近10年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相关文献,整理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用Excel录入方剂用药,录入方法与1相同,建立数据库。用同样的方法对使用频数大于10的48味药物进行二次处理,整理出其药性、药味、归经,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整理出药对,找出药物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配伍关系。同时,探讨《伤寒杂病论》治疗腹泻、腹痛用药与现代文献中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用药的相关性。结果:1.《伤寒论》中治疗腹泻的方剂共24首,用药47味,共计126次;《伤寒论》中治疗腹痛的方剂共9首,用药21味,共计48次;《金匱要略》中治疗腹泻的方剂共11首,用药23味,共计39次;《金匱要略》中治疗腹痛的方剂共7首,用药18味,共计34次。2.统计近10年文献研究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方剂共计257首,药物使用121味,频次共计2520次。对121味药进行频次降序排序,发现使用频次大于10的药物有48味,频次共计2247次,占总频次的89%。前20味药物的使用频次比较集中,均大于30次,前16味药物的使用频次均大于40次,其中前8味药物使用频率较高,均大于90次(其中白术210次、甘草179次、白芍168次、茯苓145次、陈皮143次、党参133次、防风110次、柴胡94次)。使用频率大于10的药物药性以温性、平性和微温性药最多,占总数的77%;使用频次大于10的药物药味以辛味、甘味、苦味药居多,占总数的85%;使用频率大于10的药物归经多为归脾、胃、肺、肝经的药物,占总数的70%。
聚类分析得到12组药对:1枳实、人参;2郁金、合欢皮;3香附、川芎;4神曲、山楂;5藿香、厚朴;6黄芩、葛根;7大枣、生姜;8砂仁、白扁豆;9莲子肉、五味子;10补骨脂、肉豆蔻;11干姜、黄连;12山药、薏苡仁。出现5个聚类组方:方1白术、甘草、白芍、陈皮、防风、茯苓、党参;方2山药、薏苡仁、木香、干姜、黄连、枳壳、半夏、黄芪;3方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附子;方4白扁豆、莲子肉、砂仁、桔梗;方5延胡索、当归、生姜、大枣。
3.统计《伤寒杂病论》治疗腹泻、腹痛用药与现代文献中治疗IBS-D用药的相关性发现,《伤寒杂病论》治疗腹泻、腹痛的药物共计54味,现代文献中治疗IBS-D的药物共计121味,两者共同用药31味。其中,一半以上的药物为温热药;15味甘味药,14味辛味药;18味药归脾经,17味药归胃经,12味药同时归脾、胃经。此外,
现代文献治疗IBS-D时,较《伤寒杂病论》治疗腹泻多用肉豆蔻、砂仁、五倍子、石榴皮等涩肠止泻药。
结论:1.现代文献治疗IBS-D是在《伤寒杂病论》治疗腹泻、腹痛的基础上对其继承与发展的,临床用药时应以经方为主进行加减。2.基于文献研究,提出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配伍用药规律:(1)善用脾胃经药以顾后天之本。
常用的脾胃经药:白术、甘草、白芍、茯苓、陈皮、党参、防风等。(2)疏肝解郁以抑木扶土。常用药物:柴胡、白芍、防风、白术、茯苓、甘草等。(3)辛甘化阳以温肾暖脾。常用药物:肉豆蔻、补骨脂、吴茱萸、附子、桂枝、干姜等。(4)涩肠止泻与缓急止痛并行。常用药物:肉豆蔻、五倍子、砂仁、石榴皮、大枣、甘草等
。3.在临床用药时应注重中药的炮制。例如:盐炙补骨脂和煨炙肉豆蔻能增强止泻作用;黄连姜制后可保留其较强的止泻作用,并能减少生黄连对胃肠道动力的抑制作用;醋五味子涩精止泻作用更强;炒莲子肉用于脾虚泄泻;煨葛根止泻功能较生葛根增强;酒黄芩缓和生黄芩苦寒之性,避免腹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