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疫情下父母能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做些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29 

2020年都只剩一点尾巴了,全球的新冠疫情却还没有结束的迹象。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以为这会是一个迅速结束的战斗,没想到现在却演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身心大战。

疫情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无处不在,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成年人还是儿童,都承受着持续的压力,几乎每个人都经受着身心的双重应激。

自我功能适应良好的成年人相对更容易应对外在客观环境的变化以及内在心理感受的冲击,相比老人和儿童群体,能更快更好的做出调整。

那么儿童在应激状态下的反应有何特点?而成年人尤其是父母又该如何帮助儿童更好的适应并作出调整,从而最大程度的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

我的两个孩子一个九岁一个四岁,刚好可以比较粗略的划分到0-6岁(学龄前)和7-14岁(学龄期)两个年龄段。

以4岁为例,通常4岁左右的儿童已经可以用语言和他人进行顺畅交流,也可以表达自己基本的感受和需求。

但是更小一点的儿童,如果还不会说话,比如2岁之前或者更小,那么在交流和理解外在世界发生的事情上会有更多的困难。

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养育者对这些事件的讲述、解释、态度和情绪以及采取的行动。

年龄越小,越依赖外部环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弱,越需要环境反过来适应他,或者需要养育者给予非常多的支持和帮助。

4岁之后,年龄越长,言语交流的能力越强,越能够较为熟练、流畅的沟通,但对于过于复杂的抽象概念仍然难以理解其含义。但可以懂得他人言语背后传递出的情绪、态度、语气或身体语言等非言语信息的含义。

4岁的儿童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通过父母的眼睛认识并感受世界,父母把世界的样子带到了孩子面前。父母能够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尽量维持规律的生活节奏,就能让孩子感受到极大的安全感。

这个年龄的儿童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情绪控制能力,但在某些情绪极为激动的时刻,仍然需要养育者的帮助才能平复。

比如需要养育者通过言语和肢体的安抚,给予保证、承诺、肯定、鼓励等正面的反馈,儿童才能逐渐从激烈的情绪中安静下来。

仍然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如果养育者对环境的反应是恐慌的、焦虑的、绝望的,4岁的儿童可以非常敏锐的感受到养育者的情绪变化,并与之共振,其感受到的情绪强烈程度会比成年人更为惊骇。

在行为方面,由于大脑语言功能发育的不完善,及情绪控制能力的有限,从而使得4岁的儿童更容易见诸行动。

见诸行动的意思是指个体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的情况下,直接将情绪变成了行为,以此来释放情绪带来的压力。

因此4岁的儿童会直接用行动来表达他没有意识到,或者虽然意识到了但无法用言语描述的感受、需求或想法。

因此在应激状态下,4岁儿童的睡眠、饮食、活跃程度都可能跟日常水平有较大差异,或者会增加一些小动作,比如开始咬手、抓头发等,或攻击性行为增多。

因此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孩子提供心理支持。

1. 帮助儿童命名其不可名状的情绪和行为。

可以通过猜测的方式来帮助儿童理解自己的感受。比如看到儿童上蹿下跳很长时间都无法安静,可以试着问问他是不是感到愤怒、或者害怕、或者在担心什么事情;

比如儿童沉默很长时间,明显比平时安静很多,显得有些反常,也可以试试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让他感到难过、悲伤或沮丧?

这个询问和猜测并帮助儿童命名他们的感受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帮助儿童理清楚自己内心感受并理解自己的过程。

儿童对这个过程的内化会让儿童形成一种自己观察、反思、理解并安抚自己的心理能力,这个能力会让儿童独自一人时也可以帮助自己平复情绪,安慰自己。

2. 共情儿童的感受。

共情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感同身受,是一种深度的理解和共鸣;或者更简单的理解共情,就是指儿童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被“听见”、被“看见”、被“理解”。

这个能力有赖于父母自身心理功能的成熟度和健全度。

举个例子,当孩子开怀大笑时,父母也被孩子的快乐感染,跟着孩子一起笑,和孩子的情绪产生了共鸣和共振,并且理解孩为什么如此开心;

当孩子悲伤落泪时,父母紧紧抱住孩子,和孩子一起体验到孩子传递出的悲伤,父母也感到难过,并且理解孩子为何悲伤。

父母对儿童情的共情,能够有效的阻止儿童痛苦感受的进一步蔓延,极大的减轻儿童感受到的情绪压力,并且增强了儿童耐受情绪的能力。

儿童的情绪被共情的理解之后,儿童的退缩、违抗和争吵等行为会相应大为减少。感受到自己被很好的共情的儿童,对于人际关系、社会环境会保持更为开放的态度,更愿意妥协,更多采取积极的问题解决策略。

3. 尽量保持生活环境、亲密关系的熟悉感、连续性。

控制孩子在一段时间内的丧失数量及次数,比如一次只丧失一个重要的东西(或关系、物品等)。

4. 保证游戏时间。

再苦再累再忙也要游戏。游戏就是孩子快乐的能力。

游戏中提供的想象空间、竞争与合作让孩子能够表达有意识与无意识的想法和感受,学习规则和解决冲突,从而理解并整合对一些人和事的看法和感受。

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的成就感、快乐、自豪等,可以成为支持他度过今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失望、成长过程中幻想的破灭、生活中许多小小的失败和意志消沉危机时刻的力量。

7-14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以9岁为例。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已有初步的身份感,也就是自我概念,即对自己是谁,和周围的人和物是何关系都有了较深入的理解。

认知水平大为提高,已经大概能够理解发生了什么,并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外界或家庭成员的变化,并做出自己的推理、判断和解释,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批判性思维。

能够充分、具体、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通过言语表达就可以达到一部分调节控制情绪的效果。

同时还需要其他途径比如运动、同伴、艺术、手工、游戏等等作为补充的情绪调节方式。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伴随着大脑的发育越来越趋近成熟,想象力也非常发达,但同时心智发展并没有达到成年人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对环境会有相当多的投射,比如将自己的敌意和攻击性投射到环境中的人或物或发生的事件上,从而产生类似担心被迫害、被惩罚的幻想等。

对于7-14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父母可以给予以下一些支持。

1. 共情。

父母要想最大程度的安抚孩子的情绪,共情仍然是最有效的方式。

只不过这个年龄段的正常儿童,几乎都不再需要经过反复猜测情绪是什么的过程,他们几乎可以描述清楚自己的感受,比如害怕、担心、生气、沮丧、失望、悲伤、羞耻、内疚等等。

除非涉及一些过于复杂的相互冲突的情感。

2. 让儿童可以自由的谈论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语言能力已经足以让他们可以充分的谈论自己的感受。父母只需要允许并鼓励甚至做出表率,营造氛围,创造条件,让儿童可以自由谈论他们的感受。

在谈论的过程中,引导儿童形成对人、物、事件的属于自己的理解和解释,从内心获得对外在事件的掌控感。

3. 帮助儿童增加其对自己及环境的控制感。

面对自己和亲人的生命安全的威胁(这意味着可能的丧失),活动范围受限甚至被无限缩小,在一段时间内感受到自由被剥夺(即使是为了保全生命、健康,仍然避免不了因此产生的被剥夺感。同时意味着丧失熟悉生活的一部分,儿童较大人更容易出现不适),所有这些无法控制的外部事件都可能对儿童的理想化、无所不能的幻想造成打击。

因此父母需要帮助儿童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找回控制感,从一些或许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中体验小小的成就感。

帮助孩子能够继续疫情之前就有的兴趣爱好,或者如果因为疫情缘故无法再继续,那么需要努力培养新的兴趣爱好,擅长、或喜爱、或能够让自己放松、平静的事物。

4. 游戏在这个年龄段依然很重要。

只不过形式和内容会有变化。这个年龄段的儿童的游戏更少幻想,更多竞技,更偏向逻辑和智能的比拼。

游戏帮助儿童自由的释放攻击性,有助于增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结,也能相应的缓和儿童的对立、违抗情绪和行为。

写于2020年平安夜,愿所有的小天使平安喜乐。

文:王晓彦
责任编辑:殷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