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古人的饮酒礼仪

中国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自西周时代开始,中国传统文化中已建立起一套较规范的饮酒礼仪,成为礼制社会中的重要礼法之一。

[摘要]酒不仅是一种刺激性的饮料,而且是一种富有特殊内涵的文化饮品,饮酒既是一种生活饮食行为,又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在无酒不成席的今天,“座中客常满,杯中酒不空”,可谓是宴会的真实写照。

我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汉书》有曰:“酒为百礼之首。”明宣宗在《酒谕》中亦曰:“非酒无以成礼。”酒不仅是一种刺激性的饮料,而且是一种富有特殊内涵的文化饮品,饮酒既是一种生活饮食行为,又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活动。在“无酒不成席”的今天,“座中客常满,杯中酒不空”,可谓是宴会、聚餐的真实写照。看看各地酒桌上让人叹为观止的饮酒规,不管你是酒君子、酒娘子还是酒彪子,不懂点饮酒礼怕是难从酒席上全身而退。今人饮酒,不醉不欢,那古人饮酒又如何呢?今天小编带您一起了解下古人的饮酒礼仪。

现如今,我们约上三五好友聚会小酌,都要经过找人、选地儿、入座、敬酒、劝酒等一系列步骤,入座后还有主、二、三、四、五客陪之分,再具体到怎么举杯,祝酒词如何讲,更是三言两语说不清的。其实,古人宴饮规矩更甚,举凡邀客、迎客、入席、就座、敬酒、奉食、送客,一无遗漏,才可谓礼周也。

汉·墓葬壁画《宴饮观舞图》局部

邀客要凭请柬,这在明清更盛行;迎宾,《仪礼》中有“三揖、三让、三辞”之说;堂室是古人设酒宴、敬宾客的主要场所,除堂室外,亦可选择花下、竹林、荷亭等高雅之地。如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则是因七位志同道合的贤人雅士,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而得名;入席时,主人入门后而右,客人入门而左,主人就东阶,客人就西阶。礼坐之法为两膝着席,屁股坐在两脚的后跟上,禁止“箕踞”(席地两腿八字分开),并坐不横肱(胳膊由肘到肩部分),“食坐尽前,坐必安”。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古人入座,在列位上也有主宾之说,讲究与天地合其德。据《礼记·乡饮酒义》记载:“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天地温厚之气,始于东北,而盛于东南,此天地之盛德气也。主人者尊宾,故坐宾于西北,而坐介于西南以辅宾。宾者,接人以义者,故坐于西北。主人者,接人以德厚者也,故坐于东南。而坐僎于东北,以辅主人也。”除了方位的区分,古人在席位设置上也有首尾上下之别。首者上也,为尊;尾者下也,为卑。与之相应,尊位即上位、上席、首位、首席、首座等称谓,还有上首之称。上首,本是佛家用语,后走出佛门,进入酒宴,成为一席中最尊的位置。

王元勋《春夜宴桃李图》

古人进酒曰献,回敬曰酢,劝酒曰酬,酌而酬酢曰醮。尊卑地位不同,长幼身份不一,敬长赐贱都有礼规。要求长者、尊者依礼必正;少者、卑者受礼必从。周代筵礼中,主人敬酒,先从几上取杯,洗净后再斟酒,斟满后双手捧递,客人双手接,一饮而尽,后置空杯于几上。客人回敬亦如此。但对天子不适用,“天子无客礼”。对不胜酒量或涓滴不沾的宾客,常设醴或茶代酒。敬酒之后,则应奉食,谓“从献”,即以燔肉或炙肝之类置于爼(砧板)上从而荐之。宴饮结束后要送客,据《汉乐府·陇西行》描述:“废礼送客出,盈盈府中楚。送客亦不远,足不过门枢。”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从西周时代开始,我国就已建立了一套比较规范的饮酒礼仪,它是那个礼制社会的重要礼法之一。西周饮酒礼仪可以概括为4个字:时、序、效、令。时,指严格掌握饮酒的时间,只能在冠礼、婚礼、丧礼、祭礼或喜庆典礼的场合下进饮,违时视为违礼。序,指在饮酒时,遵循先天、地、鬼(祖宗)、神,后长、幼、尊、卑的顺序,违序也视为违礼。效,指在饮时不可发狂,适量而止,三爵即止,过量亦视为违礼。令,指在酒筵上要服从酒官意志,不能随心所欲,不服也视为违礼。

正式筵宴,尤其是御宴,都要设立专门监督饮酒仪节的酒官,有酒监、酒吏、酒令、明府之名。他们的职责,一般是纠察酒筵秩序,将那些违反礼仪者撵出宴会场合。不过有时他们的职责又是强劝人饮酒,反而要纠举饮而不醉或醉而不饮的人,以酒令为军令。

古人饮酒,倡导“温克”,即是说虽然多饮,也要能自持,要保证不失言、不失态。教人不做“三爵不识”,狂饮不止的人。所谓“三爵不识”,指不懂以三爵为限的礼仪。《礼记·玉藻》提及三爵之礼云:“君子之饮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退则坐。”就是说,正人君子饮酒,三爵而止,饮过三爵,就该自觉放下杯子,退出酒筵。所谓三爵,指的是适量,量足为止,这也就是《论语·乡党》所说的“惟酒无量不及乱”的意思。

陈洪绶《饮酒祝寿图》

唐人饮酒,少有节制。大概从宋代开始,人们比较强调节饮和礼饮。至清代时,文人们著书将礼饮的规矩一条条陈述出来,约束自己,也劝诫世人,如:《酒箴》、《酒政》、《觞政》、《酒评》等。清人张晋寿《酒德》中有这样的句子:量小随意,客各尽欢,宽严并济。各适其意,勿强所难。由此可以看到清代奉行礼饮规范的具体内容。

古代客人之间相互交错敬酒叫旅酬,依次向入斟酒敬酒叫行酒。敬人和被敬的,都要避席起立,席间往往有歌舞助兴。这些古礼堪称源远流长,迄今不衰。

古人饮酒,就仪礼而言,约有四部曲: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操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以“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啧啧称美,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卒爵”,也就是“干杯”,这是古人的礼。

而干杯,今人每说先干为敬,但古人却是后干为敬。礼记曲礼说“侍饮于长者”,“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意思是说陪侍尊长喝酒,尊长举杯未干,年少的就不敢喝。而宾主之间,则是客客气气,有节有度;主人敬客人酒叫“酬”,客人回敬主人酒叫“酢”;敬酒时总要说句类似祝您长命百寿的话语,所以敬酒又叫“为寿”。普通为寿以三杯为度。

为响应中央号召,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为促进行业发展,牵头成立了【国家工艺美术平台】敬请微信搜索关注,获取更多行业信息……

(0)

相关推荐

  • 中国古代饮酒礼仪

    饮酒作为一种饮食文化,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一种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有时这种礼节还非常繁琐.但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下不遵守,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又因为饮酒过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乱,制定饮酒礼节很重要. ...

  • 古人关于饮酒的名诗5首

    古人关于饮酒的名诗5首

  • 淮南寒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喜闻东风来,一夜百花开.桃花红杏 ...

  • 职场新人的饮酒礼仪知识

    作为职场新人,要掌握的知识有很多,尤其是酒桌礼仪.那么职场新人的饮酒礼仪知识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小编整理的职场新人酒桌礼仪知识盘点吧. 职场新人饮酒礼仪知识 不知不觉身在职场已经十多年了,当初还是职场新 ...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原文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 ...

  • 古代礼仪常识——饮酒礼仪

    关于酒德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儒家思想认为,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骄奢淫逸.用酒祭祀敬神,尊老奉宾,都是德行的体现,因此儒家并不反对饮酒.<尚书·酒诰> ...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上海韩湘水博园游记

    老罗 关注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 --上海韩湘水博园游记 昨天 阅读463 来自话题 #有一种风景叫桥 3948篇 韩湘水博园,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3805号,整体规划面积1200亩,其中古 ...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二)——上海七宝老街游记

    05-15  上海七宝老街,位于上海市闵行区七宝古镇的新街青年路旁,七宝老街风景如画,是典型的城中之镇,又是离上海市区最近的古镇.刘君夫妇安排的第二个游览行程,就是逛逛七宝老街,一睹老街风采,感受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