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中的意联与合掌
一、什么叫合掌
就是对联中的出句和对句,完全或基本同义。即上下联之间,重复同一个画面或重复一件事与物叫合掌。形象地说,恰似和尚作揖时两掌相合的情形叫合掌。
一、意义上的合掌
如:明珠还主 香港回归;又如:四海传佳讯 五洲报好音等,因为佳讯和好音为同一个意思所以合掌了。(但并不是【四海】和【五洲】比较接近就是合掌)。
二、词义上的合掌
如【神州】与【赤县】,【佳讯】与【好音】或【福音】,【花甲】与【六句】,【三更】与【半夜】,【世纪】与【百年】这些词都合掌了。
三、数词与数量词合掌
如【五十】与【半百】,【一年】对【四季】,虽然这些数词与数量词都对仗工稳、词性对称,但它导致上、下联重复一个画面,同说一件事情,表达同一个意思,所以说是合掌。
再比如【千秋】、【万代】,【千古】、【万载】,【五湖】、【四海】这类词,都不存在合掌,千万不要错误地以为这些词是基本同义就合掌了,切记,这是对联中的工稳和对称,并不是基本同义。
《联律通则》规定,要求词类相近、词性相当、结构相似都说得很清楚,所以【千秋】对【万代】、【五湖】对【四海】这类词,是对联的工稳恰当,且词类相近、词性相当、结构相似,是正好符合对联的规范要求的。而基本同义是指重复上下联的画面,重叠上下联的意义,这也是很多人以为合掌的误区。
来看看名家对合掌的定义是怎么说的吧。
中国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太品先生说:合掌只属于对联写作上的误区,不算是对联格律上的毛病,而且,只有在上下联【整个句子】基本雷同时,才能叫合掌,部分字词的意义相同或相近,都不可以定义为合掌。
中国联坛泰斗,中国对联大辞典主编曾保泉先生说:合掌是指上下联【完全或基本】以同义词相对仗现象,才能叫合掌。
总之,如果将对仗工稳、对称和相近、相当、相似与基本同义划等号,就会糊涂地搞出对联中的冤假错案来,所以一定要分清。
如何避免合掌,创作要注意,每一幅对联大体上是要完整地表达一个主题中心,而这个主题中心又极易混淆两组联句必须各自独立的概念,如何在表达一个主题中心的同时,又使上下联不出现【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就需要把这个基本轮廓在心中弄清楚,否则就可能出现合掌,最重要的点还是要将《联律通则》读懂读熟、烂记于心。
二、关于意联
所谓【意联】就是形对意联,即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对联作为一种文体形式,是表达某种主题和工具的载体,首先在形式上表现为上、下联的'’对举'’。对举,犹对偶;相互举出,相互衬托。这种对举包括对应字词的类别一致及平仄的对立。
其次,在语义上,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包括景色、形象、思想、意境等必须相关联,并围绕着同一主题展开,为表现同一主题服务,否则,只是原始的普通的对偶,而不是文体意义上的对联。
对联对联,应该既对且联。对,即内容、形式上对仗;联,即【照映】、【贯通】、【呼应】,形对意联,就要求我们双矢一的,殊路同归。
如果只顾形式之对,不管内容之联,就难称对联,更别说佳联。上、下联之间,上下联各元素之间,并非简单相加,而应相互依存,彼此制约,共同作用,形成统一和谐完整的整体。
相信通过分享和学习李林森先生的文章与观点,对大家提高对联知识有所帮助,对观音山征联的评定有所启发。愿大家成为良师益友,在楹联学习的道路上共同提高进步。
石玉
2021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