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宣郁热——栀子汤类方
经方,原指经验用方,今特指仲景《伤寒杂病论》所载方剂,此说乃相对于宋、元以后所出现的时方而言。类方,则是指在药物组成上具有一定相似性的方剂集合,意在将用药相近的方剂同类相附,从而研究每类方剂的学术思想和用药变化。
或伤寒误治,或外邪入里,或热病后期,余邪未尽,致使无形邪热留扰胸膈,症见心烦不得眠,心中懊憹,反复颠倒,即为栀子豉汤证,以栀子清透郁热,解郁除烦;香豉解表宣热,载药于上,二药相伍,清中有宣,宣中有降,清宣胸中郁热,见有兼证则随症加减,是为栀子汤类方。
另外,栀子清三焦之火而利小便,常用于黄疸病治疗过程中,与茵陈蒿、大黄、硝石等药配伍。
栀子豉汤
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77、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78、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221、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228、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375、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十七篇44、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脉证:心烦不得眠,心中懊憹,反复颠倒,或胸中窒,或心中结痛,苔黄。
病机:热郁胸隔。
治法:清宣郁热。
方药:栀子14个 香豉4合
栀子甘草豉汤
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脉证:心烦不得眠,心中懊憹,反复颠倒,或胸中窒,或心中结痛,苔黄,少气。
病机:热郁胸隔,兼有气虚。
治法:清宣郁热,兼以补气。
方药:栀子14个 香豉4合 甘草2两
栀子生姜豉汤
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脉证:心烦不得眠,心中懊憹,反复颠倒,或胸中窒,或心中结痛,苔黄呕吐。
病机:热郁胸隔,兼有呕吐。
治法:清宣郁热,兼以止呕。
方药:栀子14个 香豉4合 生姜5两
栀子厚朴汤
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脉证: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病机:邪热留扰胸膈,气机阻滞于腹。
治法:清热除烦,宽中消满。
方药:栀子14个 枳实4枚 厚朴4两
栀子干姜汤
80、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脉证:身热不去,微有心烦,或有腹满时痛,食少下利等。
病机:胸膈有热,中焦有寒。
治法:清上热,温中寒。
方药:栀子14个 干姜2两
枳实栀子豉汤
393、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脉证:心中懊憹,胸膈痞满,食少纳呆,舌苔薄黄略腻,脉滑数。
病机:余热复聚,热郁胸隔,气机痞塞。
治法:清热除烦,宽中行气。
方药:栀子14个 香豉1升 枳实3枚
作者:王松
你也可能感兴趣
- JT 叔叔:栀子汤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