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赫赫有名的“隐士”诗,揭秘真正隐士生活,看完你还向往吗?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 ◆ ◆
来源 | 《唐诗三百首》
文 | 也可自话
图片来源 | 网络
◆ ◆ ◆
《唐诗三百首》020
寻西山隐者不遇
唐·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①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②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③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④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⑤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⑥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⑦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⑧
01
▲
作者简介
丘为,一个因孝顺而闻名天下的人,又因擅长作诗,与王维、刘长卿等四人相交。年轻时,丘为屡试不第,又回到家中重新学习,直到中年才进士及第,走上仕途。80多岁辞官还乡,醉心于田园山水,因此诗风也颇为清幽,且工于炼字,相传王安石作《泊船瓜洲》时,在字句上反复推敲,最后留下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千古名句,实际上,这句诗便脱胎于丘为的《题农父庐舍》:“春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两个绿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时,丘为也是一个长寿诗人,他去世时已96岁高龄,是唐朝最高寿的诗人之一。
02
▲
题解
丘为现存诗篇不多,仅十余首,这首《寻西山隐者不遇》是最著名的。诗题读起来是不是很有熟悉的感觉?对了,贾岛那首著名的课本诗《寻隐者不遇》,和这首诗题就差了两个字。
这首诗很有情趣,描写隐逸生活,虽以寻隐者而不遇为题,一闪而过的失望之后,竟然发现了隐逸的真谛,抒发对隐居生活的迷恋和向往,根据其诗意,可以推断,应为诗人晚年退隐后所作,因为青年和中年时代,他都在忙着考试和做官,便很难有这样的情趣了。
03
▲
注释
① 茅茨:茅屋,此指隐者居所;
② 扣关:敲门,关就是门闩,代指门;
③ 巾柴车:驾柴车,巾在此作动词,有整饰的意思;
钓秋水:指在秋水边垂钓;
④ 差(cī)池:参差不齐意,此指彼此错过;
黾勉(mǐn):勉力、努力,有殷勤意;
⑥ 及兹:来此。契,惬意;
荡心耳:犹心旷神怡;
⑦ 清净理:修养身心的真理;
⑧ 之子:这个人,指隐者。
04
▲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寻访隐者不遇这一具体事件,感受到了隐逸之趣味与清净之真理,全诗共16句,当分两段解读,前8句为第一段,叙事——寻而不遇;后8句为第二段,写感悟,是升华全诗的所在。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看起笔两句,绝顶谓之高、茅茨谓之简、三十里谓之远,在我们的印象中,这不正是隐居生活的特点吗?而“直上”两字,又能体现作者不畏路途遥远、不畏山高水长、不畏环境简陋,一定要去拜访隐士,其对隐士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你看,短短十个字,交代了如此多的信息量,通过这样的渲染,让读者都对隐士的真面目充满了期待,真是大家手笔。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诗人历经辛苦登上绝顶,来到隐士门前,轻轻地敲了敲门,结果无人应答,从门缝中暗中观察一下,室内除了茶几啥也没有。人贾岛寻隐者不遇,好歹有个童子可以相问,丘为的运气真是糟透了。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隐者去哪里了呢?不是去自驾游,便是去钓鱼了吧,反正是和大自然相伴去了。钓秋水有典,出自《庄子·秋水》,说庄子当年垂钓于濮水,楚国给他高官厚禄也不能打动其心,宁愿隐居。且,垂钓在古代,本来就是隐士的标配,是脱俗生活的代名词,用此典,显然是为了描写这位隐士是一个像庄子那样真正超然物外的高人了。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我们彼此错过了,只能在心中默默地表达仰慕之情了。这两句诗可以看出作者有一丝失望,但并非抱怨。仰止的典我们都很熟悉了,出自《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háng)行(xíng)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失望一闪而过,因为诗人看到了雨中的草色,听到了窗中的松声,对于仰慕隐者的丘为来说,这样的景色,堪称绝美了。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虽然没有见到相见的人,但来到这清幽绝美的地方,足以让人心旷神怡,寻隐不遇的失望之情,自然被洗涤一空。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这两句足以看出诗人并非是一个附庸风雅的人,他心中确实有对隐逸生活的无限向往,否则是不会写出“颇得清净理”这种句子的。“清净理”是清静无为之道,大有来头,《太上老君说常清净妙经》云:“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常清常静方为道德自然。
你看,失望归失望,但只要身处这样的环境,只要心中念念不忘,就能悟到隐逸的真谛。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既然已经心有所悟,此行的目的就达到了,又何须苦等主人回来,何必一定要见到隐者呢?达到了这一境界的丘为,已经足以和魏晋时期的名士媲美了,不是我瞎捧,而是他自己这样说的。
“兴尽”二字就出自《世说新语·任诞》,是王子猷(yóu)雪夜访戴的典,王子猷是王徽之,戴是戴逵,字安道,一个颇有学问的隐士。说王子猷在一个雪夜,突然来了兴致要去拜访戴安道,于是便划了一夜船才到戴安道家门口,他却不去扣门,而是原路返回了。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本来乘兴而来,如今兴尽而返,何必相见?
丘为用这个典故,当然是为了吹一下自己:我的心灵已经被涤荡清净,我已经感悟到了清静无为的真理,我是一个了不起的隐士,和王子猷一样,和戴安道一样,和这山中的高人一样。
有时候吧,我们普通人就真是搞不懂这些名士、隐士的脑回路是怎样的,可能是修行不够吧,要换做我肯定是说来都来了……
———— / END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