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学部鲜为人知的一段历史:抗战中曾“落水”七年(附1943年毕业同学名录)
静思斋收藏的民国故纸系列之(24)——伪北大医学院毕业纪念册
此书已完成史料运用可交流。
前几天整了一篇军医的小文,结果反响还不错,借着这股劲儿,就再整一篇医学领域的吧。今天要说的这所学校,名头要响亮得多,这段历史也更有意思,且听我道来。
去岁偶得一本1943年国立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纪念册(即同学录),此书32开小本,薄薄的二十余页,随手翻了一遍,倒是觉得它有些简约而不简单。大家都知道,这时候的北大早已内迁到昆明,与清华、南开合组为西南联大了。那北京的这个呢?嗨,这就是1938年日伪当局捯饬出来的山寨货嘛,人称“伪北大”,知道这个“李鬼”的,恐怕就不太多了。
除了校名之外,这李鬼北大与真正的北大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比如这医学院,以前就不是北大的一部分,其前身是创办于民国元年的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后改名为国立医科大学),校址在和平门外后孙公园。要说这学校的历史,就必须得提到叒一个“北大”——国立北平大学,各位可莫看晕了脑壳哈!
图1:位于后孙公园的平大医学院主楼
我就长话短说了。先是在1927年,穷途末路的北洋政府为了缩减开支,将北京的国立九校强行合并改组为京师大学校(北京大学和医科大学当时都是国立九校之一)。1928年国府北伐胜利后,搞了一次“大学区”的整合改制,又把天津的北洋工学院和保定的河北大学拉进来入伙。这次改制反对浪潮极强,很快也就宣告夭折,但却因此诞生了一个畸形的庞然大物——国立北平大学。要说起来,北京大学名义上也曾成为北平大学(为了尽量避免混淆,下文统称为平大)的一部分呢!
不过在合并之后,北大一直就没消停过,人家牛叉校友如云,腰杆硬的一比,1929年就重新恢复独立身份了。医大(即此时的平大医学院)则没这么深的道行,只好默默留在了这个松散的大学联盟里。抗战爆发后,平大西迁陕西合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不过它的体量太大了,仍有为数众多的校产和师生留在了北平,后来成为粉墨登场的伪北大的重要班底(当然,真北大对此也是有所“贡献”)。由此大家也不难明白伪北大和北大之间的区别了。
平大医学院就是在这会儿摇身一变成为伪北大医学院的。据统计,战前平大医学院有学生约百人,留在北京的约八十人,凭借着“健全”的师生和器械,1938年5月,医学院成为伪北大中最先开学的一个,鲍鉴清教授“荣升”院长。
到抗战胜利的时候,平大早已在西北化整为零落地生根,还肩负着振兴西北教育之责,遂没有再复员回北平。倒是北大回来后,反过来把伪北大这一摊(大部分即原来的平大)一并收编了,于是医学院也就成了真北大,后来虽有分合,最终又融为一体,即今北京大学医学部。当时的北大代理校长傅斯年,激烈坚持汉贼不两立的态度,怒斥这些曾在伪北大任教职的人为“文化汉奸”,一概予以开革,还对鲍鉴清等首要人物的汉奸罪进行了控告。但后来鲍被判无罪,傅斯年怒不可遏(其实鲍鉴清确有汉奸实锤)。
图2:北大代理校长傅斯年先生
不过对于伪北大的学生,傅斯年倒是认为“青年何辜”,给予了宽容同情的态度。对于1943年毕业的伪北大医学院同学,许多人就更有情有可原之处了。因为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诸如燕大、辅仁、协和这些教会大学基本还能维持正常办学,成为许多不愿接受奴化教育的青年的优先选择(当然了,您得有money才行)。随着英美对日宣战,协和医学院和燕京大学停办,部分学生只能转到伪北大医学院继续修业。不然呢?那就只好荒废学业,回老家吃干饭了。
好了,这段历史也讲得差不多了,最后,让我们回到这本纪念册上来吧。在姚夔龙同学所撰的序文中,他自嘲了它的简陋,却也不无自豪地表示“虽百物昂贵,然未尝稍籍他人之资,吾班同学咸能为感情而尽力”。与编纂传统不同的是,纪念册中对于校史并无提及(但有不少校景照片),教师皆无收录,我觉得除了物价因素之外,这背后更隐含着同学们朴素的爱国情愫。因为要说校史,1938年之后的事有些难以启齿,要收录教师,里面有很多日本人不写也不是,索性,就都不提吧。
在序文中还有一句话让我挺吃惊,如果其所言属实,从北京医学专门学校1912年成立开始,该校同学从未编印过同学录一类东西,显得比较隔路。也就是说,这本小册子还是三十多年来该校同学的处女作呢!这也是前面我为啥说它简约而不简单的原因。
图3:1943年伪北大医学院毕业同学合影
经我整理,这一届一共毕业了54人(名单附后)。我把他们所有人的名字一一检索了一遍,能查到记载的竟有22人,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人成为知名专家教授,在领域内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更有冯传宜、陈海辰等成为院长、泰斗级的人物。这大概能算是伪北大做过的一件“好事”,毕竟无论什么时候,医学总归是治病救人的——虽然它治不好汉奸的软骨头。
图4:日常实习
前文链接:鲜为人知的民国时期军政部第十八陆军医院与陕西大瘟疫
静思斋 于岳
2021年1月22日
附:1943年伪国立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同学名录
女:17人
张敏华(北京) 张毓华(北京) 董友芝(北京) 董友芹(北京)
赵月英(河北迁安) 袁宝荃(河北满城) 陈梅英(河北满城) 张玉冰(黑龙江龙江)
张瑛(河南固始) 刘秀贞(江苏铜山) 常玖铭(河北饶阳) 陈嘉仪(河北新城)
袁保畴(江苏武进) 葛世文(河北顺义) 包淑龢(浙江绍兴) 王淑兰(山东阳信)
毕晓兰(河北大兴)
男:37人
李宗远(天津) 祁士英(天津) 韩振华(天津) 倪鸿铿(浙江金华)
刘世明(河北蠡县) 贺宗章(河北清苑) 马景昆(河北行唐) 朱泰然(河北滦县)
郑魁元(河北滦县) 郑仲元(河北滦县) 沈绍基(河北大兴) 王麟祥(山西介休)
岳琏(北京) 陈文俊(天津) 余国器(浙江绍兴) 张景江(山东济南)
张鼎诚(河北东光) 刘如松(安徽霍邱) 韩连捷(山东德县) 贾振安(河北束鹿)
高万选(天津) 范翼熊(北京) 姚夔龙(浙江上虞) 徐森修(河北蠡县)
张绍勤(河北乐亭) 谢珍(河北滦县) 刘元谋(山东荣成) 张志粹(四川江津)
吕梦芷(河北临榆) 杨瑞和(湖北宜昌) 王观来(广东中山) 冯传宜(广东番禺)
赵宝洵(河北昌平) 张冠增(山东寿光) 屈鸿钧(天津) 陈海辰(河北丰润)
郑宏畴(浙江金华)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