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游肥东”之“肥东十景”
今天小游将继续给大家介绍“肥东十景”之一的长临河老街。
在江南,青青的石板路随处可见。
江南,多山,四周满是高耸的山岭,只需从路边的山上打下几块石板,琢成四四方方的,然后平平地铺到这烂泥里,一代接一代地填,一条平稳光洁的路便在脚下铺开,坚实适脚;又像是一个长长的省略号,牵着人们的脚步慢慢往前走。
在肥东,就有这么一个长长的省略号,那就是长临河古街——一条悠长的石板街。漫步石板街,追寻幽幽古韵。
从合肥出发,沿着风景如画的环巢湖大道驱车三十多公里,就到了肥东县长临河古镇。远远望去,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城静静地躺在阳光下。那些白墙灰瓦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气息,每一片灰瓦每一块灰砖似乎都蕴含着一段神秘的故事。
步入老街,雕花门窗,青砖黛瓦,古朴的青石板路,让人浮想联翩,沉浸在幽幽的古思之中,浮躁的灵魂慢慢沉静下来,忘记了时光在身边悄然流过。
清一色的青砖黛瓦房屋顺着目光蜿蜒向前延伸,造型古朴,色彩清纯。沿街漫步,原色木门,雕花木窗,曲线形马头墙,从眼前慢慢划过,行者仿佛步入了悠长的历史隧道。
青青的石板路,仄仄的台阶,弯弯曲曲地向前拐着。它都悄悄穿过一个古朴的村落或一条安详的老街,在那里,它小心翼翼地过,拾缀那些被岁月宣落在石缝中的故事,串成一串清淡而悠久的记忆。
长临河古镇让青青的石板路在仄仄地爬着。这些石板一块挨着一块,不离不弃,雨水和岁月将它们洗刷得干干净净,无情的岁月也把原先平整光亮的它们雕琢得坑坑洼洼,仿佛是昨天残留的梦痕。深深浅浅的印子,记录着祖祖辈辈的脚步。我们可以想象到当年这里是多么繁华。货船浩浩荡荡通过巢湖岸边的万家河口码头,经过巢湖,直奔长江,将货物源源不断送往外面。长临河街道上商铺林立,人潮如织。南来北往的水手,都忘不了在这里歇上一脚,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饭店酒馆应有尽有,甚至在民国初年还出现了肥东地区最早的照相馆。繁华热闹的景象,使长临河古镇在当年就拥有“小上海”的美誉。
岁月的脚步匆匆,石板已经被磨得没有棱角,有些圆滑,像是经历了风雨沧桑而有城府的人,很是世故,总是阴阴沉沉的,又像是在深深怀念过去的美好。
路的两旁,多是些陈年的老房,青灰色的墙壁也多是青砖砌成的,灰暗的木楼已被风雨浸泡得黯然无光,一两声悠长的二胡声从那雕刻精致的幽暗的窗格里偶尔飘出,胡声在那里颤颤地摇曳,像是从久远的时空隧道里幽幽溢出,弥漫在这潮湿的空气中,让你感到青青石板路上的空寂,以及它长年累月积淀下来的安详;有时还略带伤感。
屋檐下一个一个地挂着大大小小的灯笼,红红的,映衬着有些黯淡的墙壁,给这些清幽的老房子增添一些暖色。油漆剥落的门紧紧闭着,仿佛深藏着无数动人的传说。偶尔有些门微微开着,院子的东西都让人一览无余,可能长着百年玉兰树。玉兰树高高耸立,在风雨中相互依偎,树下的青苔已经满上了屋棱和窗棂,感觉时光都停留在了这里。叶背金黄、叶面碧玉,非常漂亮。
冬日时候,窄窄的石板路两边坐落着古色古香的房子,阳光洒不到院子里,整个石板路都显得幽幽的。一些闲着无事的人们拿出一张张小凳子,坐到这幽静的院子门口,让朗朗的阳光静静地洒在身上,眯缝着眼,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有些老人满是皱纹的脸和石板路一样的老气横秋,定定地看着在石板路踽踽独行的人,仿佛从他们身上可以拾回当年豪情浪气的岁月。
但这些豪门深宅大院,被岁月折磨得所剩无几,没有了富丽堂皇的气派了:有的仅剩房屋轮廊,人去楼空,不时有些燕雀啾啾鸣叫;有的成了仅剩两棵名贵树种的空院,有的因无人看管而自然倒塌等等。长临河古民居深院,是清朝末年,长临河有一批人追随李鸿章当了淮军,因镇压太平天国有功而升官发财。后返乡大兴土木,建成了一座座富丽堂皇的深宅大院。
这些富有江淮风格的建筑依次排列着,像是一位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走在这幽静的石板路上,你不禁沉醉在前人创造的美景之中,慢慢地走到一座低矮的瓦房前。暗红的门板旁的砖壁上悄然挂着一块并不显眼的牌子。牌子上用隶书轻轻刻着“吴氏旧居”。你会猛然想到一位带领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伟人。他是那样的低调,一如他低矮的旧居。旧居的屋顶有些傲慢的小草已悄悄长着,它是否欺负主人没时间顾及它而肆无忌惮地长着?
这些房子都是典型的江淮风格。有的天花板上饰有绚丽的彩绘,厢房板壁配有典雅的书画。厅堂挂有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古楹联,一股股浓厚的书香迎面扑来。还有那具有徽派特色的前庭后院。庭院里养着各种各样的花草,一年四季开开落落。那口边沿被磨得光溜溜的水井,像是一只深邃的眼睛,装满神秘的故事,时刻准备着给前来的游客娓娓诉说。
那些木质的门窗都雕刻上一些精致的图案:各式山水花卉、鸟兽人物、戏文传说,体现着民俗。细细看着,情不自禁想用手过去触摸,触摸历史跳动的脉搏。古镇上的生活就是如此精致,连一扇小小的窗子都不错过。
屋头,曲线型的马头墙高高竖起,显示着高贵的身份。“二马头”“三马头” “四马头”,马头层层累加,整个房子好像在不断地长着,生机勃勃。马头越多,则马头墙越高耸,显示的地位也就越显赫。有着两座及两座“三马头”在青石板古巷中对峙而立,气势异常非凡。
青青的石板路行人总是三三两两的,大家都默不作声,不愿打破这番难有的宁谧,打个照面,头一点,脸露出一个微笑,便擦肩而过。只留“踢答”的脚步声不断。石板路只有孤独的青草默默地等待。夕阳西沉,日照到青青的石板路上,光被反射回来,路像一条白花花的带子,让人眩目。
门前摆放着各种各样土特产,零零散散的。有小手工艺的,有小吃的,琳琅满目。主人有些漫不经心的,似乎不把钱财当一回事。或者手里忙些针线活,或者与邻居慢悠悠地谈论着,只有顾客来了,才走过去打招呼,让人感觉自由轻松。也有很热情的,远远地就露出灿烂的笑容,让人感到非常温馨。
徜佯在安静的长临河上,踩着洁净的石板,习惯了城市的繁华与忙碌的人忽然有了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傍晚时分,此时石板路两旁的房子都袅袅地飘起一缕缕炊烟。原先徜徉在路上的老母鸡不见了,这丝丝青烟飘荡在青青的石板路上,到处弥漫着青青的迷蒙。虽然清静,也不乏温馨。若是农闲时节,散谈的人便三三两两地摇晃在这青青的石板路上。这路旁这屋前,到处摆有青青的石凳石椅,他们坐到这儿,“吧嗒吧嗒”地抽着大袋烟,任凭一圈圈的烟在眼前缠来绕去,或者捧着一大碗茶“咕咚咕咚”地喝着,没有文人墨客很雅致地轻抿一口的雅样,他们只求得痛快淋漓。还有的在路旁的院子里,在瓜豆棚下,摆弄棋盘,闲敲棋子,不紧不慢,双方凝神屏息,显得那样的雍容睿智,不见人语,只听棋子“啪啪”地落声。
若是下雨天,淅淅沥沥的雨默默地冲洗着这残留在上面的污泥,豆大的雨点砸在青青的石板路上,开出一朵朵莲花般的雨花,很是迷人。由下而望或者自上而视,雨花一朵接着一朵,这条青青石板路仿佛就是一条高高低低弯弯曲曲的绸带,沿着石板路而下的雨,在路旁的小沟里形成一条“叮咚”的小溪,奔跑在路的两旁,想用自己的欢快驱赶石板路的寂寞。大雨洗过的石板路,光着小脚丫漫步在上面,来回几里,干干净净,竟沾不上一丁点泥巴。一切显得那样清静安详。
走出共和国的委员长,走出爱国民主人士张义纯,走出少将戴正华,……一条僻静的的石板街走出太多令人敬仰的人物了!
一块石板接着一块石板,长临河古街就像是历史遗落在一串悠长的省略号,等待游人慢慢探寻,更等待长临河畔的人们补写更美好的诗句。
注:本文系“中国第二届包公散文奖”征文比赛三等奖作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