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于玲玲)||《济源文学》2021(099)
那一刻
于玲玲
那一刻,当看到被洪水浸泡的那只脚时,我心如刀割。它褶皱无数,惨白。我不知道这是谁的脚,它的主人究竟是洪涝救援队伍中的哪一位。但我清清楚楚地知道,救援队每个人的脚板都是这样;我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人;我知道他们逆行而上无私无畏的壮举为了谁,为了谁?为了洪涝灾害中河南的父老乡亲。
风儿轻轻,鸟儿低鸣,过往的行人呀,也请放慢你前行的脚步,千万千万注意,别惊扰了这些席地而卧泥浆裹满全身救援英雄的清梦。
那一刻,当看到从洪水中打捞出共产党员马新喜遗体的时,我震撼无言。如果他从郑州赶回来能坚持吃完那碗泡面,也许巩义市的米北村就不会失去了一位先锋模范,13组村民就不会失去了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四邻八舍还能享受他出色的厨艺。可他没有。接到险情,他和儿子立刻从郑州返回。他放下没把拉几口的泡面,立刻投入到排查抢险的第一线。当他和一位村民开着铲车去救人的途中,滔天巨浪汹涌而来,站在车兜里被巨浪打翻跌入洪水中。等洪峰缓和后,人们才在距离铲车400米处找到了他的遗体。
那一刻,在看到群众自发组织送别抗洪救灾子弟兵的那一刻。我随着《十送红军》的歌曲而心潮澎湃,思接千载。洪水滔滔,暴雨如注,但阻隔不断军民之间的情谊。“洪水不退,我们不退”的震天呐喊仿佛言犹在耳。人们从四面八方潮水般涌来,尽己所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一兜兜鸡蛋,一箱箱方便面等慰问品,送上去了,又被送下来,如此反复。我看到百姓和子弟兵互相敬礼,抹不去的是丰盈眼眶的激动泪水,止不住的是挥舞告别的手臂。再见了,亲人子弟兵!再见了,河南的父老乡亲!“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我的情牵着你。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现在告别你,今天这里明天到那里———”这就是军民之间绿叶对根的情意。
那一刻,当我看到那只被汗水浸泡而褶皱纵横,几乎变形的手掌时,我为无数白衣天使负重前行的大爱所折服。经历过一年多以来新冠肺炎的严峻考验,面对当前的德尔塔毒株,毒性的强势,不知是以往病毒的多少倍。它传播速度之快,治愈难度之大,使人始料未及。但医护工作者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没有一个人畏惧退缩。各个核酸监测点是他们奋不顾身的战场,甚至有医护人员累昏在核酸检测台前......
有这样奋不顾身的医护人员为我们保驾护航,有全国人民的同心协力,群防群抗,众志成城,共筑防疫抗疫的坚固堡垒,那么“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就一定未来可期。
那一刻,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在奥运会赛场,激越雄壮高亢鼓舞人心的国歌响起的那一刻,我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自豪,我是中国人!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驰骋赛场,以永不服输的拼搏意志,取得了一项项骄人的成绩,为世界瞩目。炎炎烈日下,汗水湿透征衣。巩立娇面对凶悍有力的竞争对手,她沉着冷静,气定神闲,靠实力靠拼搏一次又一次刷新了还热乎着的个人最好成绩和当今世界最好成绩,实现了她梦寐以求的奥运金牌梦想,但她依然秉承奥运精神继续向自己既定的目标奋勇搏击。
那一刻,那一刻,太多的那一刻让我一次次经受心灵的洗礼。我祈祷,我的祖国永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繁荣昌盛。我也有充分理由相信,即使有再大的灾难,我们都能共克时艰。因为我们有强大的祖国,有英明决策的共产党的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光荣传统,有全国人民的心手相连,大灾必有大爱。我坚信,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胸怀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历尽坎坷,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继往开来。我们所呈现出的中国精神,让世界企及!
1
作者简介:于玲玲,济源市作协会员,文学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