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 || 门口的老人去哪儿了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嘉年华时”快速关注

老朋友】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题图来自网络)

《门口的老人去哪儿了》

文|周知

  一个多月后我再次回到老家,25年前盖就的小楼依旧,两边对联还未完全褪色的大门依旧,斑驳的水泥场面依旧,左邻右舍房顶的炊烟依旧,只是不见了门口那两位老人。

  此季正是春末夏初不冷不热,此时正是斜阳西下青山夕照,往日的此季此时,提前过夏的老头儿身着汗衫,坐在矮凳上捧只布满茶垢的搪瓷缸,不厌其烦地向路人打招呼。那是我亲爱的父亲;

  老太太呢,有点怕冷,还是季春时的夹衣,灰色的瞳仁已经没了水光,却目不转睛地追踪着路人身影,枯槁的双手努力地撑着躺椅扶手,做出要站起来的姿态。那是我亲爱的母亲......

  这幅图画在我脑屏已悬挂多年,可是今天,这么好的时光,他们去哪儿了?

  在刹住脚步的瞬间,一股迟来的悲绝漫上心头,无声的泪水夺眶而出……

  母亲是个闲不住的人,能跑会说,一生到底走过多少路说过多少话,实在无法统计。

  她文化程度不高,却好以天下总管自居,儿女们大事小事都爱插一脚,脾气大不服人说,而我的生活历来是水不流舟,惹得她格外“关照”,三天两头进城,挤进我十多平米的房间,没日没夜地指手画脚,搞得我真有些烦不胜烦。

  四年前不幸患上脑瘤,保守治疗出院后仿佛换了个人,惜言如金,偶尔说句完整话都会让家人高兴半天,行动的范围只局限在方圆百米以内,还得依赖她曾经鄙视过的拐杖。

  慢慢地,连饮食起居都得靠人照应,便秘尤其严重,这时,我倒是希望她能恢复往日的烦人,同时也内疚往日对她的粗暴。

  两年前,宅心仁厚的中医博士郑孔江先生自寻车辆上门义诊,声称母亲心脏还很健康,三副中药吃完,一年半后就可以拄拐自由行走了。

  听到此言我眼眶一热,差点给郑博士跪下——在我的私心里,没指望母亲能长命百岁,却希望她至少能活过八十,一年半后,岂不就交八十一了吗?

  郑医生对父亲的诊断又让我心里一坠,他说父亲除膝盖骨增生外还有心脏早搏,而且肝也不大好,稍不注意就有危险!

  去年腊月,按规定要上班到大年三十,我早早向单位告了假,回家接替父亲每天给母亲喂饭、穿衣、服药,两天洗一次脚,三天洗一次头,直到正月收假。

  腊月二十七日,用轮椅推着她沿环镇路转了一圈,一路上她头像鸟一样转来转去,捕捉各种声音和行人,回到家更是高兴,居然向父亲吹嘘“我进城了”;

  二十八是她八十周岁生日,弟弟亲自下橱做了一桌菜,全家人举杯庆贺,她仿佛与己无关没什么反应,却蓦然迸出一句“我娃好好!”,听得我和弟弟同时笑出了眼泪。

  正月十四,我正在单位忙元宵灯谜晚会事宜,突然接到弟弟电话:“妈怕不行了。”

  还没赶到车站,又接到弟弟带着哭腔的电话:“哥,妈老了……”

  对母亲的去世虽然早有思想准备,可当现实真正到来时感情上还是不能接受。

  母亲能活过八十,还得感谢父亲。

  父亲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师范毕业生,从普通教师到中学校长又到小学校长再到普通教师走了个抛物线,这多半与他为人不很率真又有点吝啬有关。

  虽然能理解他们那代知识分子的遭遇,但我还是有点不喜欢他的做作,尤其是母亲治丧期间——头天他还坐着又说又笑,第二天就睡在床上吃喝让人侍候。

  每天几十甚至上百人进进出出,在村里我们又是新迁的独户,大小事一步不到都不行,哪还能抽出空照顾他?

  以往他声称有病时我们动员他上县检查,他却又推三阻四,母亲二七过后,他倒是主动提出进城。这一查,我们姐弟四人惊呆了——肝癌晚期。

  父亲是真的有病,而且已经潜伏了两年。

  以前因为要照顾母亲,他不能倒下也不敢倒下,硬是强撑着,如今母亲一走没了负担,人一下子就垮架了。

  他本是热心人,挺喜欢热闹,以前村里谁家有事他都要赶去帮忙,干不了重活就做些记帐添酒之类工作,自从母亲生活不能自理后就整天守在家里,自然也不能上县查病。

  前年暑假期间,有次父亲突然反锁房门,待再次出来时,发现他端便盆的手满是粪便,才知道母亲每次大便都是他在用手抠,进城后我办的第一件事便是买一打硅胶手套捎回去;

  父母一生说不上恩爱,特别是中年以后,强势的母亲对父亲常常谩骂,如今父亲不计前嫉,母亲每次吃剩的饭菜他都会接着吃,冬天每晚睡觉都是先替母亲暖热被窝。

  母属狗,父肖鸡,真可谓鸡狗不合,吵闹到老。

  父亲替我们尽责耽搁了治病,而我们却误会了父亲,对他的关照太少也太迟了!

  悲痛与内疚并存,有泪却不能恣意地流,只能尽心尽意满足他最后时光简单的口腹之欲。

  从嗜睡到糊涂,从轻度昏迷到深度昏睡,眼见着他像棵鲜活的蔬菜放在烈日下曝晒,曾经壮实的身躯快速熬成干柴,特别是他深夜在床上幅度很大的扑翼,让我深深领会到什么叫生不如死,明白佛家为何要把人生四苦的病要排在死亡之前……

  二0一四年阴历三月十四凌晨一时,距母亲过世刚刚两个月,父亲在我眼皮底下停止了呼吸,享年八十二岁。

  一来因为母亲的事让我们感情透支,二来因父亲两个月的卧床,让姐弟们身心疲惫,更因目睹了父亲最后的痛苦,在他整个治丧过程中我和弟弟没有哭出一声,没有掉下一滴眼泪,但是,却把绵长的伤痛留在了无尽的来日……

  我亲爱的父亲,母亲,祝你们在天堂携手一路走好。

  记于父亲“五七”

 

作者简介
  

  周知:本名周玉英。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商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山阳县文化馆专业创作干部。

  从1985年至今,已在《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延河》《飞天》等百余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300多篇。

《嘉年华时光》征稿启事
《嘉年华时光》作为一家文学原创平台,欢迎各位投稿!栏目设置有美食、散文、游记、随笔、小说、评论等,诗歌每次投3至5首。

 投稿邮箱:408440374@qq.com

  1、要求不违背政治内容,文字表达清新流畅,贴近生活;

  2、本微刊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如不同意删改的作者,请在来稿时注明。严禁抄袭剽窃他人作品,文责自负。

  3、来稿一律请以附件形式打包word文档发送,务必请附带作者简介一份、本人照片一张。

  4、稿费每月5号左右发放一次。赞赏即稿酬,读者的所有赞赏将全额发给原创作者。

编辑微信:408440374(嘉年华)

关注原创公众号,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关注方式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免费关注★

欢迎点击右下角蓝色字「写留言」参与评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