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门头沟:常觉寺悟静寿塔
京西有个万佛堂村,自2018年拆迁前村址北山有座古塔。因古塔无塔铭,且位于村址万佛堂村域,一般称其为万佛堂塔。
其实从上图可知,此塔在修复前塔基部分已经无法分辨。所谓“壺门”处是个大洞,一直没见过塔铭。
修复后的塔基底部是用大理石贴面,束腰部分为水泥。
仰莲、斗拱及衔接处均为水泥,你看不到砖雕造型。
四层塔檐和大部塔身一直坚强的挺立,所以修复只不过是保护了原有部分不倒而已。
这样一座残塔很难描绘它的各部详细结构,很佩服《门头沟村落志》和《北京的塔》作者能够给出各部描绘。但两部著作似乎有不同之处,均抄录于此供大家分辨。
这座圈洞上镶有“誓永不分爨”的过街楼,是万佛堂村的门户。万佛堂村人均居住在过街楼内,截止拆迁前的万佛堂村址是村民逐渐下迁的村址,不是原来的万佛堂村址。现村址六七十年代曾称常世寺,这个称呼只是根据发音,很难确定是哪个文字。早先万佛堂与常世寺各为一个居民点,属于一个生产大队。因万佛堂居民点人口多,便以万佛堂为村名。后万佛堂居住的人逐渐下迁,常世寺一称逐步消失。后有人用文字写成“冯人寺”或冯林寺,不管名称怎么变始终没离开“寺”字,说明这里原有寺院。《宛署杂记》同一篇还记载:“寳峰寺在馮村,常覺寺在馮村,寳林寺在馮村”,宝林寺旧址在冯村西,寳峰寺在万佛堂北山以北。这些有记载的寺庙均能确认位置,唯有常覺寺的位置无法确认。京西土音长与文子正确发音不同,栗园庄称“蔺庄”、顾册称顾tei(三声)常覺寺与常世寺字音皆相近,因该是村民土音演化而来。《宛署杂记》記常覺寺“正统十三年僧悟静修道于此,太監柴昇为聞于上,敕赐今名。嘉靖四年太監黄英等重修。”。常覺寺于明代后逐渐衰落,乃至解放初寺名已混乱。据此可知,拆迁前的万佛堂村址,实际是常覺寺旧址。假使古塔原有塔铭“开山寿塔”,这座寿塔应该是正统年代僧人悟静灵塔。
其次要知道万佛寺塔院在万佛寺南一沟之隔,万佛寺僧人不会将墓塔立在常覺寺范围内。万佛寺塔院早已荒芜一片,古塔尽毁只余残存塔件和地宫。
在荒草荆棘中,栖岩慧进大师的墓碑已经开裂,文字贴敷在地面。栖岩慧进是明代华严宗宗主,本博在万佛寺塔院读过栖岩慧进大师墓碑文字。关于这座古塔与栖岩慧进,本博曾写过博文不在赘述。
综上所述,证实这座古塔与万佛寺及栖岩慧进大师没有直接关系。而称其为万佛堂塔容易使人与万佛寺产生联想。应该还原其本寺名称“常覺寺塔”,或“悟静寿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