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飞——《由龙场悟道感悟我们的教育》
青岛国开二中 李展飞
这篇文章的缘起是这样,一位朋友看到我发的朋友圈,调侃了我一下说:“我看憋你三年,你能搞出个龙场悟道来。”关于龙场悟道,对中国古代哲学不太熟悉的人可能没听说过。这个说的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心学大家——王阳明。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至贵州龙场的荒僻之地。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在一种困顿和痛苦之中,结合自己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终于在一天半夜豁然大悟,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这一大事件,标志着千古心学的真正开端和正式诞生,是王阳明从此迈入圣人行列的人生关键一刻。
王阳明在顿悟时刻认识到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人人皆可成为圣人,正是他懂得的第一件事,有了这一基础,就人人可以参悟心学智慧,向人生的更高处迈进。就在这期间,王阳明又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提出了另外四件事,用以告诫和教导追随他的弟子门生。这四件事,看似普通寻常,但由于是在龙场悟道这个重要时刻提出,就尤其值得我们重视。因为,那很可能就是心学的精华、人生的要旨。
而我从龙场悟道想到的却是我们的教育。人类秩序的起点和依据在哪里?朱子学和阳明学的回答,都是天理。但是,朱子学的天理,要通过格物才能寻得;而阳明学的天理,就在人心。通过“致良知”这一“不二法门”,通过直指人心的“良知”开导,就可以“安天下之民”、“成天下之治”。换言之,治平天下、维护良善秩序的根本方法,应当求助于康德所谓的“道德律”;甚至只有这样的道德律令,才能安顿人心、人身与人世,才能最终满足人类社会对于公序良俗的内在需要。
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师,经常用一个词来说,叫“良心活”,所谓的“良心活”,实际上就是一个道德层面的东西。或者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叫“良知”,我们教育,如果没有了良知(实际上,有些地方已经没有了),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就有些危险了。
圣人之道是什么,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判断事情对错是非,标准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 搞教育的人,应该不为外物所动摇,坚守最后的一方净土,让这个社会对教育存有最后一丝希望。
人之初,性本善。良知,人人都有,而所谓的教育良知,其实也无非就是上好课,教好学生,不误人子弟。这是最基本的良知,也是最基本的教育。如果连最基本的我们都做不到,还谈什么的别的。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谈到了五件事,另外的四件,对我们依然有启示。
第一件,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作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入行的时候,就应该有一个“十年之约”。十年后,我打算成为一名什么样的老师,在教育界,我要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在个人的专业发展上,我要达到怎样的高度。
为什么立志如此重要?王阳明举例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那么就好像船没有舵木、马没有衔环,于是只能随波逐流,人生就会一盘散沙。用现在的话说,志向就如同定盘星、指南针,关系着人生之路的平衡和方向。否则,人就会是无头苍蝇,人生就会是一团浆糊。此外,立志也是君子之道,立不立志,很大程度上也是君子与小人之别,譬如奋斗于人生目标者与游手好闲的混混。王阳明还说:立志成为圣人,就会成为圣人;立志成为贤人,就会成为贤人。推而广之,不论你想做什么、做成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得到什么东西,立志都是第一步、大基础和真关键。我们的教师,只有立志成为好老师,才能成为好老师,立志成为名师,才能成为名师,立志成为教育家,才能成为教育家。
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事业,不是职业,如果我们只把它当做职业,未免庸俗了太多。教育是关于人的终身发展的事业,社会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组成的,我们的教育,是在为这个社会的未来打基础。换言之,我们的教育成功了,未来我们的社会就会更美好,不成功,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可怕。所以,我们的教师,应该立志,把自己的职业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未来的中国,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于一千多万中国教师的手中。当我们有了明确的志向,我们才能在长达数十年的教育生涯中,保持旺盛的职业生命力,而避免出现职业倦怠和懈怠。
第二件事,勤学,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名教师的青年时代,没有太多的家庭羁绊,精力充沛,身体尚好,正是求学的好时候。一名教师,受了四年的师范教育,其实只是最基础的东西。真正的教育,是博大精深的。前几天招聘教师的时候,我们问应聘大学生,你觉得怎样才能做好一个班主任,听着他们很程式化、理想化的回答,我笑了笑,当班主任如果像你们说的这样简单,那就好了。当然,我们这个问题本来就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我们只是想看看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罢了。
应聘的时候,我们可以不懂,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们可以不懂,但是如果我们工作了若干年,依然不懂,那就不是一般的问题了。教育,是一个与实践密切相连的工作,没有实践,固然没有教育。然而,如果只有实践,没有理论做指导,我们的教育也必然苍白无力。经常有年轻教师问我一些管理班级的难题,其实这些问题在老教师看来,根本就不是事,而老教师的这种经验,其实就是一种理论,只不过很多人没有把它归纳成文字。
几千年来,上到中国的孔子,近到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甚至包括当代的魏书生、李镇西,这些教育家们有太多的理论著述,前人的经验学好了,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的弯路。我们的教师,很多是“白手起家”,像当年的红军将领,是“土包子”,没有上过军校,但是天生会打仗。在当年的那种历史条件下,是有其合理成分的,但是在今天的社会,如果我们的教师依然以“大老粗”“没文化”“不懂理论”“原生态”自居,我想未免有些不合时宜。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立志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人,我们一定不要忘记也不能轻视理论的学习。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一名教师,应该“永远在运动,他坚定地朝着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和道德修养的目标前进;他在学生心目中日新月异地变化着,今天比昨天更好,而明天更胜于今天”。一名教师,只有在不断学习中,他的学术生命和职业生命才是永远年轻、长盛不衰的。
第三件事,改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学车的时候,驾校的教练告诉我,他们最不爱教的就是老师,问一下为什么,因为老师不听话,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去。回想一下,当老师时间长了,有一个词叫“师心自用”,其实是名副其实的。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其实不尽然。我们不仅会错,而且经常会错。在课堂授课时,我们可能会错,在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选择上,我们可能更会错。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错了,怎么办?是拒不认错呢,还是知错就改,显然,答案很简单,大家都知道,然而做起来,可能就未必那么容易。王阳明说,就算是圣人,也是不免要犯错误的。圣人与常人之别,其实不在犯不犯错误上,而在于能不能及时、不断地改正错误。所以,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我今天谈的重点,不是改不改错的问题,我更想谈的是,我们对待教育工作的态度。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会往前看,更懂得不时地往后看,反思自己走过的教育历程,总结自己的得失,并以此去指导自己今后的工作,这样的教师,可能在三五年内,就会快速成为一名教育教学的好手,而一个不懂得反思的教师,可能一辈子,都干了一个稀里糊涂。
关于改过,王阳明又特别强调了一点——积极改过是应该的,但注意不能因为犯了错而过度地羞愧、沮丧和自卑。因为,这样还哪有信心、心劲儿和功夫去改过?所以既要树立起态度,还要摆正好心态。如此坚持不懈地改下去,就总有一天能够尽除自己的恶习。我们的教育生涯可能长达几十年,几十年中,我们可能会犯很多错误,甚至很大的错误,然而,只要我们摆正好心态,主动地去反思总结,我想我们的错误会越来越少,甚至到最后达到孔夫子所说的那样“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四件事,责善,教育之道,忠告而善道。
李叔同先生有句话说:“曲木恶绳,顽石恶攻,责善之言不可不慎也。”说的是,不直的木材憎恶绳子,因会暴露它的缺点;坚硬的石头害怕开凿,因为会触到它的痛处。劝善的言语,不能不谨慎。
一般人有一些坏的毛病习气,不喜人去指责他。劝他改善,要看他能接受多少,接受到什麼程度,不可不慎重观察。如喜喝酒的人,劝他不能接受,反而喝的更多。《弟子规》里说:“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古人又云:“论人须带三分浑厚,非直远祸,亦以留人掩盖之路,触人悔悟之机,养人体面之余,犹天地含蓄之气也。”意思是说:“谈论别人要存三分厚道,不只可以远离灾祸,也给他留有余地,可以遮盖过失,有触动他悔悟的机会,为他保存名誉。就像天地,有涵容万物、蕴蓄生长的气氛。
怎样才是好的教育方式?像王阳明说的那样,就是在劝告和开导朋友时,要做到态度尽可能地婉转曲折,因为只有这样朋友才更容易接受、进而反思,于是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进而改正,对自己则就只有感激而没有恼怒。
如果不这样,在劝告和开导朋友时,先揭发他的过失,并进行斥责,让本就心怀愧疚的朋友更加无地自容,那么就只会激怒他,他就不仅不会反省和改正,甚至还可能变本加厉,并对你产生怨恨,那这朋友就没得做了。王阳明又进一步说,如果是当面这样对待朋友,那就不只是方法不当的问题了,还是在用揭别人的短、抖露别人的隐私,去体现自己的正直,这是人品有问题。
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有没有去尊重学生,有没有当众人面指责,逞口舌之利,让学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方才心满意足,感觉出了一口恶气?
一名善于教育学生的老师,应该心意诚恳,态度温和,情绪和缓,言辞委婉,包容学生的缺失,体察学生的苦衷。人不是无情的木头石块,学生也没有不愿长进的。教师如果嫉恶如仇,学生无地自容,就会不惜同归于尽,即使想要改过自新也难了。所以我们经常听到或看到有的学生破罐子破摔,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是教育的悲哀啊。
综观王阳明顿悟时刻明白的这5件事,“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可谓基础,立志可谓起步与方向,勤学推展开来就是为人处世之道,改过是修养德性、提升自身之法,责善推而广之完全是说话之道,已经把人生的几大方面全部囊括其中了。而用之于教育,无不契合也。
这是我今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