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今天一早,去殡仪馆送别一位长辈。因为新冠疫情,控制人员数量,需要提前予约、提供身份证号和联系电话,进入时还要登记身份证并出示国务院行程码。平时的遗体告别仪式也取消了,亲属只能在遗体被送入火化炉之前看逝者一眼,行礼告别,然后就是去休息厅等待领取骨灰。因为人少,又没了遗体告别仪式的哀乐声,来来往往的人们还都戴着口罩,整个殡仪馆就显得更加安静肃穆,只是会间歇传来死者亲属的阵阵哭声。
    前天晚上,看到有人在朋友圈发感慨,说医院真是个好地方,能让人感悟生命,参透幸福,了解舍得,珍惜当下,学会放下。自己当时本想在下面说:其实火葬场更是个好地方,能直接让人看透生死。后来想想还是作罢,我们不该过于地悲观厌世吧。
    人大概就是这样,到了火葬场,会觉得人生苦短,来去不过一呼一吸之间,钱财如粪土,世间的一切皆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到了医院,看各种病痛,又会觉得健康最珍贵,有钱不如有个好身体;可一旦回归朝九晚五的生活,自然而然地,又会为了碎银几两而奔波忙碌,为了房子、车子而精打细算,为了与家人之间、同事朋友之间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计较。
    前两天看了篇《我在衡水中学拼命跑》的文章,讲述了几位衡水中学的毕业生对自己三年高中生活的片段回忆。印象最深的就是“跟时间的赛跑几乎无处不在”、“高速运转的机制,使得'跑’成为衡中学生的日常”。文章下面有人评论,衡水中学确实是内卷的天堂。自己认为,年轻时,拼一拼,累一点,不是坏事;但是,能让全体学生“跑”过三年,确实会惹来猜测与争议。但评价学校教学模式的好与不好,还是应该让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学生评判,看他们是否达到了当初步入这所学校时自己设定的目标,以及若干年后他们回忆这三年学习生活时的感受。
    现在,作为普通人,特别是中、青年人,面临的生存压力都很大,是继续奋斗内卷好、还是躺平好,大概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选择。其实,我们的古人说得好,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人的精神这根弦儿,不能一直紧绷着,也不能彻底地、完全地松懈下来。要掌握好工作与休息的节奏、学习与放松的节奏,既要向往期待好的结果,又要享受拼博努力的过程。
     道理想来简单,但知易行难,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