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执意发动夷陵之战,诸葛亮为何不极力劝阻?其实他也很无奈

导语:

三国的众多人物中,最受人们欢迎的莫过于蜀汉政权当中的刘关张,其次就是诸葛亮。让人骂得最惨的曹魏当中的两位人物当中,一个是曹操,另外一个就是司马懿。但是不管如何,他们在历史的车轮当中,都深深地留下了自己的脚印,尤其是活得最久的司马懿,成为了最终的赢家。

在三国这段不足百年的历史当中,的确发生了众多惊天动地的大事。每一次大事的结果,都会有一个团队造成不小的影响。例如夷陵之战的发生,本就是不该发生的战争,刘备却还要一意孤行地悍然发动,真是既劳民又伤财。

最终的结果不得不让人有些唏嘘,刘备自己沦落个白帝城托孤的悲惨下场,整整祸害了蜀汉的第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还有能打仗的荆州兵,可以说整个蜀汉的实力几乎让刘备浪费得一干二净。

我们今天一起分析一下诸葛亮为什么没有极力劝阻刘备不要伐吴。

一、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乃是张飞所逼

关羽败走麦城之后,被东吴将领吕蒙所俘虏。只不过关羽并没有像曹操那么幸运,而是直接被孙权给杀了。这件事情也直接导致了孙刘联盟关系的破裂,两国可以说是到了势同水火的地步。

荆州直接回归到了东吴的手中,刘备的发家之地就这样被东吴给变相地抢夺过去了。这事情放在任何一个人的心中,都将会是一个很难过去的坎。况且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和张飞还被杀了。

值得一提的是,伐吴之前,最激动的人是张飞。张飞脾气急,得到关羽被杀的消息后,立即开始撺掇刘备起兵伐吴。刚开始刘备在众多大臣以及赵云的劝说下,已经开始放弃了。但是素以仁义著称的刘备,心中那团火又被张飞给撩起来了。

《三国演义》:飞曰:“陛下今日为君,早忘了桃园之誓!二兄之仇,如何不报?”先主曰:“多官谏阻,未敢轻举。”飞曰:“他人岂知昔日之盟?若陛下不去,臣舍此躯与二兄报仇!若不能报时,臣宁死不见陛下也!”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原本是想着报仇的,但是被劝阻下来了。张飞的一番话,直接将刘备逼得不得不对东吴开战。

二、刘备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彰显实力

众多周知,发动战争之前的刘备,已经在蜀汉称帝了。这个节骨眼上面,东吴夺了荆州不说,还将自己的兄弟杀了。这件事情对于刘备来说,前者城池的丢失可能会更加重要。

《隆中对》中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当中诸葛亮就将荆州的好处说得明明白白,荆州不仅从地势上面,也在粮食、士兵供给上面,都给蜀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是荆州一旦丢失,蜀汉自然会经历一段时间的调整。

那么此时当上皇帝的刘备,早已经今非昔比。伐吴的目的一个是为了出气,彰显自己的实力,另外一个就是如果有可能的话,灭掉东吴这个大钉子,最后才是为关羽报仇。好巧不巧的是,刘备刚准备伐吴,张飞就被手下张达和范强谋杀了。自此刘关张三兄弟,也就剩下刘备一人,更何况矛头直指东吴,看来这场战争自然是非打不可了。

三、诸葛亮劝阻了刘备,但是没有结果(没有直接证据,仅是推测)

话说诸葛亮根据蜀汉的情形,或许是向刘备劝阻过的,但是劝阻的最终结果就是无疾而终,刘备根本没有理会诸葛亮。但是有一点必须要说的就是,诸葛亮此时的身份也是十分的尴尬。诸葛亮是从刘备死了之后,才开始逐渐地往权力中心靠拢的。

刘备活着的时候,在《三国演义》中也有过多次体现,就是军师的粮草如何如何。这就说明了一点,诸葛亮在早些年间跟随刘备的时候,并没有得到重用,在刘备的手下只是做了一个后勤部长。由于诸葛亮比较稳重,所以刘备让诸葛亮管理后勤的工作。

甚至说在后来,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同时,诸葛亮发出一句感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意思是说,如果法正要是还活着,就能劝说刘备不要伐吴,就算刘备不听,也不至于大败而归!

诸葛亮为什么会说出这句话呢?就是因为当时在夺取益州的时候,很多建议和谋略都是法正向刘备提出来的,刘备的江山,很大程度也得感谢法正。也就是说,在诸葛亮眼里,他认为法正更能劝说刘备不要伐吴。

还有一位便是凤雏庞统,俗话说得好,“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在夺取益州的同时,庞统也为刘备贡献了很多的智谋,并且还因为夺取益州被乱箭射死。这两个人在刘备心中的地位,绝对是不亚于诸葛亮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诸葛亮劝说不了刘备的原因,因为那时的诸葛亮在刘备的心中,位卑言轻,只能给刘备提供一个参考意见罢了,他也是非常无奈。

此外,诸葛亮这个时候还懂得一件事情,那就是避嫌。当时,诸葛亮的兄弟诸葛瑾在东吴任职。由于这个原因,所以诸葛亮不方便在劝说刘备伐吴这件事情上说太多,和刘备分清利害关系也就足够了就够了,剩下的事情只能听天由命了。

《三国演义》:孔明闻知,即上表救秦宓(mì)。其略曰:“臣亮等切以吴贼逞奸诡之计,致荆州有覆亡之祸……愿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先主看毕,掷表于地曰:“朕意已决,无得再谏!”

诸葛亮劝说之后没有结果,他也只能就此作罢,随着刘备自己的想法去做了。

其实,这件事情本身和诸葛亮没有多大关系,自己几斤几两他心里明白,说太多都是废话。

结语:

刘备的执念,主要的还是为了彰显蜀汉的实力,报仇是次要的,仁义满天下的刘备,自然会受到道德的绑架。至于诸葛亮,其实还真有一丝的难言之隐,不过个人觉得情有可原,点到为止是最好的。

参见文献:《三国演义》《三国志》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