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斜颈的简易手法

中医书友会第2101期

I导读本病多是由于局部组织受损后引起肌纤维变性、肌化。小儿正是生长时期,只要能坚持在患部通过揉、摩等方法,就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肿物吸收,缓解肌肉痉挛,配合提、捻、弹等方法,牵拉胸锁乳突肌,锻炼肌纤维的弹性、张力,促进其功能早日恢复。

治疗小儿斜颈的简易手法

作者:蔡景波

本病以颈部一侧胸锁乳突肌呈现梭状硬块,并以头向患侧前倾、面部旋向健侧为主要特征,故又称“胸锁乳突肌肌化症”。本文讨论的是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性斜颈。在临床上,还有极个别是由于颈椎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斜颈和颈部肌肉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不在讨论之列。本病在新生儿疾病中占比例极少,但若不及时处理,日久便导致小儿面部发育不相称,甚至影响颈部生理活动功能。一般对本病治疗是待患儿到学龄前后施外科手术矫正,效果常常不够理想。本人在临床上采用推拿手法治愈数例患者,收到较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旋转揉按法:医者用右手食、中两指,先在硬结四周轻轻揉动数遍,使患儿适应本手法后,继而在硬物中点边揉动、边按压约1~2分钟。

2.捻提法:继上法后此时局部皮肤已潮红,医者用拇、食指(沿胸锁乳突肌方向)轻轻捻住硬块,在胸锁乳突肌两侧上下来回捻动约5分钟,又把硬块提起数次,使之与其他组织分离,取其软坚消肿之作用。

3.摩法:上两法施毕后,用右手食、中、无名、小指四指,在局部作顺时针方向摩动,此法力求柔和,以达到舒筋活络之作用。本法切忌粗暴,防止擦破皮肤,宜在术前涂上滑石粉、爽身粉或万花油等润滑剂。每日三次,每次约10~15分钟,不拘疗程,多以3个月至半年内见效,本法简便并可授于患儿家长协助治疗。

病例介绍:陈x,男,3个月,足月顺产,第一胎。

家长代诉:最近为孩子擦身偶尔发现面朝右侧,颈部向左侧倾斜,并见左侧胸锁乳突肌中部有一肿块,约1×2厘米大小,呈梭状,压之板硬,无痛,无发热,肿物边缘清楚,与皮下分离,指下感觉光滑,局部淋巴不大,其他未见异常。诊为:小儿斜颈。在门诊用上述手法治疗两周后,并指导其家长协助按摩,嘱每月复诊一次,三月后肿块已缩小为0.5×1厘米,质软。六个月后再复诊肿物已消失,颈部生理功能恢复。一年后追访未复发,患儿发育正常。以后,该家长又将此方法介绍一邻居患儿,同样收到满意效果。

按:本病多是由于局部组织受损后引起肌纤维变性、肌化。小儿正是生长时期,只要能坚持在患部通过揉、摩等方法,就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肿物吸收,缓解肌肉痉挛,配合提、捻、弹等方法,牵拉胸锁乳突肌,锻炼肌纤维的弹性、张力,促进其功能早日恢复。如头部活动功能障碍时,可在喂奶、睡眠等日常生活中注意纠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