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前病变中医治疗
胃癌前病变的膏方调养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常见的脾胃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基础上发生的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定义为胃癌的癌前病变。胃癌前病变与胃癌有一定的关联,胃癌的发生通常遵循这样的演化规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不典型增生→胃癌,其发生的机制目前仍然不太清楚。一般认为,对胃癌前病变的早期治疗,是防止胃癌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在胃癌前病变的治疗上还缺乏满意的方法。当伴有重度不典型增生,有癌变倾向时,多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营养元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2、叶酸、β-胡萝卜素等,作为治疗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的方法,其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其他治疗手段和方法的有效性也有待于验证。使用中医药干预胃癌前病变也不断增多,显示了较好的前景。
胃癌前病变向胃癌的转变是一个长的过程,关于胃癌前病变的逆转始终是广大患者关心的问题。作为一个慢性病,使用膏方调理,针胃癌前病变的病因、病机,结合患者的体质,长期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膏方,又称膏滋、煎膏,是中药的常用剂型之一,通过将中药饮片多次煎煮,去渣取汁,滤液蒸发浓缩后,加入饴糖、蜂蜜、阿胶、鹿角胶等辅料收膏,制成的半流体状剂型。在我国,膏方的应用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滋补强身、抗衰延年、纠偏祛病等功用,反映了鲜明的中医特色,被誉为中医学的一枝奇葩。
膏方在胃癌前病变的使用具有如下特点:
(1)针对性强。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按照中医组方原则,全面综合考虑地域、时间等因素,制定处方,对个人进行调理,一人一方,一时一方,一地一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2)药效稳定、缓和持久。膏滋是将中药经反复煎煮,浓缩制成,药物有效成分更易煎出,滋补效果明显提高。收膏时又会加入阿胶、蜂蜜等,使得膏滋的药性较缓和,药力更持久。故疗、补结合的膏方有着药力和缓、作用稳定、持久等特点。
(3)剂型服用及携带方便。一剂膏方,经提取浓缩制成膏滋的量,通常可供患者服用30 -50 天。制好的膏滋只需冷藏,服用时取出适量,用温开水冲服即可,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同时,膏方具有体积小、不易变形外溢的特点,不受出门在外的限制,便于存放和服用,便于携带。
胃癌前病变的膏方调养需注意以下几点:
1.以补气为主,兼顾患者的体质。胃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脾胃虚弱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当以补益脾胃为主。用药如党参、生晒参、生黄芪、红景天、茯苓、生甘草、山药、白术等;同时当兼顾患者的体质,偏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根据情况,灵活化裁。
2.配合化痰祛瘀药物,消除病理因素。脾胃虚弱是胃癌前病变发生的根本,痰湿、瘀血是疾病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其产生又进一步加重了疾病的进展。因素,在补益脾胃的基础上,应当注意化痰、祛瘀等治疗。化痰用药如薏苡仁、陈皮、法半夏、桔梗等;祛瘀药如乳香、没药、丹参、莪术等。
3.用药应当注意平和灵动,防止过分滋腻,影响脾胃消化。膏方因为需要成膏,不可避免的加入饴糖、蜂蜜、阿胶、鹿角胶等滋腻药物,这些药物会影响脾胃的吸收消化,因此,需在膏方中根据病人的情况,配合理气药,如木香、香附、陈皮、青皮、苏叶等;醒脾开胃药,如霍香、佩兰、白扁豆等;消导药物如山楂、神曲、鸡内金等;通络类药物如刺猬皮、炮山甲等。但总体而言,对于胃镜检查发现胃癌前病变,而没有消化不良症状的人更适宜服用膏方调理;而消化不良症状明显,餐后烧心反酸、胃痛胃胀的患者需要咨询医生的意见,不可盲目选用膏方调理。
4.配合胃镜检查结果,辅助于敛疮生肌类药物,保护胃粘膜。可根据情况加入白及、海螵蛸等。同时,可根据现代医学研究机理用药。研究表明,清热解毒类药物如升麻、黄连、半枝莲等均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酌情使用。
5.重视膏方的口感。膏方因为需要长久服用,应当注意膏方的口感,避免因口感不好,影响食欲,造成药物的浪费。
6.注意膏方的服药时间。服用膏方的具体时间有空腹服、饭前服、饭后服、睡前服等。对以滋补强身为主的膏方,应选择空腹服用,此时胃肠空虚,吸收力强,且不受食物干扰,药物易发挥作用。如空腹时服用肠胃有不适感,可以改在半饥半饱时服用。有胃肠道疾病的或脾胄功能欠佳,宜在饭前1h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