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巨擘——吴待秋 国画作品合辑
浙江石门(崇德)有一吴姓人家,堪称书画世家——自道光年间至二十一世纪,历经150余年,三代传承,均成大器,为近当代画坛罕见。第二代就是吴徵,伯滔次子,字待秋。他“三吴一冯”(吴待秋、吴湖帆、吴子深、冯超然)之首。又与赵叔孺、吴湖帆、冯超然并称“海上四家”。被公认为海派巨擘。在石门吴氏三代画家中,吴征有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
吴徵(1878—1949)字待秋,名徵,以字行。别号抱鋗(xuán)居士、疏林仲子、春晖外史、鹭丝湾人、栝苍亭长、晚署老鋗。浙江崇德(今桐乡)人。擅画山水、花鸟,晚年兼画人物。曾任职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编审《古今名人书画集》。出版有《吴待秋山水画集》、《吴待秋花卉画集》、《吴待秋画集》、《古今名人书画集》等。
吴徵自幼从父吴伯滔习画。十八岁应童子试,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考中秀才。娶妻方氏,生有一子一女。
1903年,吴徵只身到杭州,兼任两所小学的美术教员并寄卖字画于杭州各大扇笺庄。为求画作的书卷气,入求是书院,与督学陈叔通交好。陈名敬弟、字叔通,光绪癸卯年进士。其父陈豪(兰洲)是清末画家。经陈叔通得识金石篆刻字丁辅之及以擅画梅花闻名的画家高野侯。1904年参与了西泠印社的创办,后因病回桐乡。期间得当地富绅李嘉福的赏识。李本人亦是画家,颇通画理,于王石谷一路有研究,富收藏,善鉴定。此时,吴妻方氏已病故,得续娶李女隐玉为妻。得见李家收藏,画艺大进,因得妻李氏一尊三代铜鋗,故自号抱鋗。然而数年后李氏及方氏所生之女均病故。曾使吴征万念俱灰,后再娶女画家沈漱石。
1906年吴徵赴京。据说预备就任京官,因陈叔通劝阻未上任。在京经陈叔通介绍,得识金城。此时金正筹建古物陈列馆,创中国画学研究会。吴征加入该会,结识了溥心畬,于非厂等。曾受荣宝斋之邀,画大理梅花画签。水印后,被鲁迅、郑振铎编入《北平签谱》。
陈叔通看到政局混乱,辞去了资政院议员,与友经营商务印书馆,遂聘吴征为美术部主任。创造了用珂罗版在宣纸上印刷的新工艺。期间活动于吴昌硕主持的海上书画题襟馆。此时吴征之父吴伯滔已去世。吴征于是拜在了父亲好友吴昌硕的门下,一面受教于吴昌硕,一面临摹父亲的遗作,并潜心于“四王”乃奚冈的笔墨。
此时,吴徵的书画艺术已日趋成熟,名声大噪,在海上负有了盛名。吴昌硕高兴地对人说:“伯滔后续有人矣!”到了1935年,吴征书画的润格已很高了。山水堂幅三尺90元,四尺140元,五尺200元,六尺280元;花卉视山水减四成。平均每月收入约一千多元。经济条件远比大学教授、报馆主编、高级职员优越。
吴征54岁的时候,在苏州城北购买了清代园林“残粒园”。园小巧玲珑,园中心一汪池水,叠石环抱,石铺的曲经通向假山,山顶有一书亭——“括苍亭”。吴徽父子都十分喜爱该园及书亭,吴徵刻有“括苍亭长”印章,其子吴彭的斋号就是“残粒园”、“括苍轩”并刻有印章。他意在回此地颐养天年,不料卢沟桥事变,烽烟四起,只得携家眷返浙江老家,辗转返回上海,从操旧业,鬻画讨生活。
抗战胜利后,被选为上海美术会理事,后又被推选为上海文化运动委员会主办的“美术奖”评选委员。后返苏州居住。1949年9月22日因脑溢血在残粒园去世。终年7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