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窗听雨 | 坡路弯弯
去韩凹村的路,我早已打听过有三条,一条在修路,一条是狭窄小道,另一条还得上坡,且有一个所谓的“一线天”。
这“一线天”是我同事们给取的名字,据说两边黄土高坡被削成了近乎垂直平面状,直秃秃顶向天空,中间夹着一条细窄的约五百米小道,勉强可以缓缓过去一辆小汽车。倘若对面有车过来,那就成了头顶头,看看谁先往后退。从下面看上去天空就像一条长线,只有正午时分才可以看到太阳。所以,一年四季这条路都显得阴暗潮湿。一遇雨雪天,更是糟糕透了。
本想躲过“一线天”,但最终还是走上了这条路。
一路上,冬阳在车窗外跳跃,干枯的芦苇在风中摇曳,麦子因为前几日一场雪的滋润嫩油油,几只麻雀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叽叽喳喳,河水哗啦啦流向远方……
公路尽头转弯,水泥路渐渐变窄了,开始上坡。黄土高原的冬天除了麦田就是黄土,草儿干枯如柴,树木枯枝残叶,村庄静寂无声,苍凉、贫瘠。
车子颠簸,像个跳舞的小鬼,一上一下,令人担忧。窄窄的高坡,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首次开车走这条路,一定要是技术很好的师傅。大概村庄的人们习惯了,常有农家三轮车跑来跑去。
我们战战兢兢,终于上了高坡,到了传说中的“一线天”。真是大开眼界!因为前几日下雪的缘故,五百米的小道里有积雪和着泥土化为的泥水,我们选择迅速冲过去,稳、狠、准,几分钟过去了。好庆幸对面没有任何车辆过来,大约是冷的原因,人都躲在自家院子里晒太阳。
村庄里祥和又宁静,连狗叫声似乎也不曾有。转了好几道弯,才找到目的地。一处高塬上有几户人家,停车空旷处,走过去到最里头,才发现还有一户人家,得知这户人家,就是我们要去家访的贫困生家。我才开始细细打量整个家,大门朝北,属于纯北面房子,也没有院子,直接可以走进家中。按当地农村人习惯,房子要向阳,而他们家的房子不合常理,挤在崖边上竟然是那么格格不入。
没有客厅,没有一个像样的房间,全家就只有一个火炕可以睡觉,被褥铺在炕上单薄又陈旧。说实话,从进门到离开,我们找不到任何一个地方可以坐下来。
门口一个大锅里,放着和了一半的面絮,看样子是要蒸馒头。可我却找不到任何锅灶,只看见了一个揉面的大案板,问了孩子她妈妈才知道外边有一个厨房,于是专门去找。旁边墙角一个低矮破旧甚至脏乱不堪的黑屋子里面竟然是灶房,满地凌乱的柴火,四处透风的墙壁,我不禁黯然。
这孩子和我家姑娘年龄相当,属于追梦的年纪,本可以无忧无虑的在校读书学习,哪里能想到家境如此困难。我见她平日里嘻嘻哈哈、乐观开朗的样子,并不像想象中穷人家孩子那样自卑,心里嘀咕到底什么原因贫困。后来了解到父亲是头婚娶了二婚的母亲,生了她,也算宝贝。只是父母没有文化,除了种地也没有像样的营生,父亲偶尔外出打打零工,母亲不会写字,连自己孩子的名字也写不了。
这么多年,我本以为这样的家庭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哪里想到这一次我帮扶的对象竟然是这样可怜的孩子。
一种与生俱来的母性油然而生,看她和我家姑娘相仿的校服,都那么肥大,忍不住疼惜起来,摸着孩子冻红的小手,不厌其烦的叮嘱她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养活爸妈。
把这次来意说明后,和她父母聊了一会儿,让他们放心孩子在校的情况,我们一定会尽心尽力对待孩子,教育她。
我深知所有安慰的话只能是心灵的抚慰,致富的路上还需他们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继续努力,从志气到行动,彻底改变需要时日。
微黄的太阳渐渐失去了力气,懒散得斜挂着,村子里冬日的白昼短得惊人,仿佛一转眼就天黑了似的。此时,这个低矮的“家”显得特别阴冷,养的那条狗也浪回来了,蹲在门前,在主人的训斥下对我们没有了任何戒备心理。
返程途中,一道弯哟一道坡,看黄土高原在冬日里古朴、苍劲、厚重,这时同事放起了车音乐,黄土情的弦律让人心潮起伏不定,不知何时,我眼角已经渗出微微的泪花……
回眸,车后方依旧坡路弯弯。
备注:原创作品首发,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他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