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要知道的事实:现有熊家长才有了熊孩子‖文/三两

你必须要知道的事实:现有熊家长才有了熊孩子

提起家中的熊孩子,老爸老妈们的苦水,三天三夜也倒不完。
熊孩子让家长颜面扫地、欲哭无泪,这世界上还有哪一种工作比家中带一个熊孩子了累?谁敢说有,家长们跟你没完。
苍天呀大地呀!谁能救我们这些老爸老妈们于水火?
有这样一个段子说:有一位妈妈带孩子坐公交,邻座有一位帅哥在玩他的土豪金手机,孩子要玩,撒泼打滚,妈妈无奈对帅哥说:能不能让孩子玩一会儿。帅哥不答应,旁边有一美女笑道:不就一破手机,玩一会儿能咋地?顺手把自己的白色手机地给孩子,没想到那孩子竟将手机摔在地上,哭叫道:我不要白色的手机!
虽然是个段子,但何尝不是熊孩子的日常?
面对熊孩子,家长们究竟该怎么办?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科克在她的研究发现:孩子之所以任性,是一种心理需求的表现。幼儿随着生理发育,开始逐渐接触到更多新鲜事物,他们对这些食物的认知正确与否,全凭着自己的情绪和兴趣,尽管这些是对他们不宜或者是有害的。
先有熊家长,才有了熊孩子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那就先说说我自己是怎么变成熊家长的吧。
有这样一句话在家长界特流行,叫: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些作业鸡飞狗跳。我们家到没有这么夸张,儿子成绩还算不错,写作业也快。我老是这样想,作业写快乐肯定不认真,会有疏漏。于是每到儿子写作业,我就也拖地为名潜伏进儿子的小书房,时不时地提醒他:你能写慢一点吗?马马虎虎的写完了又要出去玩时不?
经过我的这一波操作后,儿子的成绩下滑的厉害。我意识到这件事的危害性,赶紧去找班主任想办法,班主任什么也没说,交给我一本作文簿,让我看。
是儿子写的作文,老师用红笔圈点了一段文字:
妈妈什么都不管不顾,就知道按她自己想的嚷我催我,我真的好烦呀!没法呀!那我就慢下来,还能自己玩一会儿呢。
幸亏老师及时提醒,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任何时候,都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行为,坐下来,或是付下身子,听听孩子的想法,也许你会发现,我们的孩子相较于我们自己,懂事的多。
让孩子参与,给孩子鼓励
有很多家长至今都不明白,一起的意义所在。只知道武断的给孩子一个自以为是的真确答案:照我的做就不会出错。
曾经有一位朋友和我说起他的孩子:
我陪他写作业,把答案写给她,他竟然问我,可以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下吗?那道题根本就不会有别的方法去做!
看着朋友气哼哼的样子,我问他,让孩子试一下又什么后果吗?即便不会有另一种解法,那又如何?
最主要的是:孩子参与进来,他尝试着去解决问题,他享受了这个过程,体验到了求索的快乐,而不是简单的一道题的答案那么简单。
最最要紧的是,你和孩子一起有了一次共情的机会。
这个春节很特殊,年初二的时候,孩子就小心翼翼的和我说:妈妈,我觉得我有点害怕。我把听微课的耳机拿下来,蹲下身子看着她说:孩子,妈妈也有点,很多人都这样。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好好的,不给咱们国家添麻烦,你好好的就是给国家做贡献了。
这些天以来,我发现孩子愈加懂事:自己洗手、叠被子、帮我拖地,每天好好吃饭,不在挑食。他知道,他也在为国家做一些事。
让孩子心理上感觉被尊重并认可,,他们自己就会迈出一大步。
守护好孩子的天性,拓展孩子的发散思维
人之初,性本善。
孩子的天性中自带这种品质,要好生呵护。
疫情期间,有一段视频广泛流传:一位家长带孩子外出,途中见到一位拾荒老人,没有一点防护措施,坐在后面的小男孩让家长停下车子,向家长要了一付口罩,亲手给老人带上,画面温馨动人。
疫情期间,口罩紧缺,孩子和家长的举动,让无数人为此点赞。更应该嘉奖的是:有人愿意为善良安排一个温暖的安放。
理解才是教育的不二法宝,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来一次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