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媛媛《无知与忧患》
无知与忧患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即便是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他的思想还在影响着我们。然而,如此伟人,怎么会说自己无知呢?是谦虚?是做作?至少在我们看来,这是极为不正常的事,不得不说,“闻者惑焉”。然而,特别巧的是,被誉为西方孔子的苏格拉底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作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竟然也说出这样的话,不禁让每个听者困惑不已。
两位孔子的成就,地位竟这般相似,他们的思想横跨茫茫大洋,越过巍巍群山,碰撞,交融,好似一体。在感叹这惊人的巧合的同时,我也因他们口中的“无知”,在漫漫长路上,不知所向,在朦朦迷雾里,困惑无措。何为无知,何来无知,为何无知?
直到一次历史讲座才为我打开这尘封已久的“无知之门”――讲师的滔滔不绝,同学的积极讨论,一串又一串的术语,一件有一件的史实,在这历史的洪涛里,我整个的懵了,仅存二字“无知”。何为无知,词典说到无知指缺乏知识和重要常识,不明事理。通俗来说,对于某一方面,不了解,看不懂,听不懂,无法理解。其实它是一个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东西,可以说,生即有,死则无,也就是说它一辈子时时刻刻存在。
我们都每个人都知道,我这个不会,那个不懂,我擅长什么,我不擅长什么,而这种“知道”不如说“不知道”。因为我们所知道的“无知”,它只是客观的存在着,就像花草树木,星星月亮,它很真实在这个世界上,但它也的的确确不在我们心里。我们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世界上有大地,有天空呢,但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精力却极少极少置于其上,岂不是“知道”实为“无知”呢!而正因如此,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知道自己“无知”。那么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孟子以“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论“生于忧患”,用“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论“死于安乐”。其实不知“吾无知”便源于“舍忧患,存安乐”的做法。可以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包括两方面,一是内,二是外。内则是主观上的,心灵上的,思想上的。我们自己本身要存有忧患意识,知道自己相比他人要提升的还有很多,而这也是很难做到的,生活的琐事让我们失去了内心应有的平静,失去了个人应有的坚持,也就失去了看周围的能力。外则是客观上的,外界的,天生的。环境是一片平坦,还是满布荆棘,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思维。
两位伟人所言“知吾无知”,并不矛盾,也并非谦虚,而是一种确切的自我评价,也是一种真实的感受,而这感受产生于不断接触新事物而产生的持续的“忧患意识”。只有“忧患”和我们碰撞才会产生“无知”的火花,也就是我们会因“忧患”而在真正意义上感知自己的“无知”,与此同时,这样的“无知”又会进一步加深我们内心的“忧患”,二者相互影响,正是在这过程里,不断实现自我的提升,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