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水,败也水”的路堤滑坡处治(旧文新读,假日专题)
路基工程的截排水永远是第一要务,有了合理的截排水工程,工程措施“四两拔千斤”。反之,不注重截排水,就可能造成工程支挡规模成倍增长,甚至即使做了大量工程,仍可能诱发路基失稳或变形。
某高速公路互通连接线某段布置于滑坡中后部,路堤边坡高为10.0m左右。滑坡主轴长约70m,宽约220m,滑体厚3~11m,总方量约12万方,地下水丰富。
设计阶段,技术人员拟在路堤前部设置抗滑桩支挡工程确保线路通过滑坡区。审查时,笔者认为线路通过地段滑体厚度约为3~5m,故建议采用“清除老滑体至基岩+右侧边沟下设截水盲沟”为主工程措施后设置路堤通过滑坡区的方案。笔者建议被采纳后得以实施。如下图:
公路通过后一年时,区内连续强降雨,该段路堤出现滑坡,滑坡后缘在线路中央分隔带部位下错近100cm。滑坡发生后,部分技术人员认为原设计取消抗滑桩而采用排水+换填为主的方案是错误的。
笔者现场调查时发现:
1、施做于路基内侧深8.0m截水盲沟出口段地下水截排效果良好,并没有受到路堤滑坡的影响;
2、滑坡后缘以中央分隔带为界呈“整齐划一”的直线形,这与土质滑坡由于拉张作用产生的弧状裂缝完全不同。中央分隔带以外靠山侧右幅路堤没有任何变形。
3、该段线路位于弯道,暴雨时形成的大量汇水倒流入中央分隔带。
基于此,笔者判断,原施工图设计采用“清除老滑体至基岩+右侧边沟下设截水渗沟”为主的治理方案是合理有效的,它有效确保了整个路堤的稳定性。滑坡的产生是由暴雨时大量路面汇水进入中央分隔带所致,且判断中央分隔带下部的路面排水工程失效。
经现场对多处中央分隔带路面排水工程查看,证实了笔者的推测。
路堤滑坡处治方案
重新施做路基中央分隔带的路面排水工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置滑坡处治措施。
1、由于路堤前部为基本农田,且为水田,故反压处治方案不可行。
2、采用坡脚挡墙支挡方案时,墙基埋深大,抗力不足,故不可行。
3、采用挖除滑体重新填筑,社会影响大,且可能牵引右侧路堤变形,故不可行。
4、依据分析计算,决定采用在坡脚设置截面为2.0m×3.0m抗滑桩进行支挡处治。
工程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经验教训:路基工程排水是第一位的,合理的截排水工程设置,可以起到事半功倍和四两拔千斤的效果。忽视工程排水,将很难确保路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