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反思】多样的天气

【课后反思】多样的天气

马艳艳

郑州航空港区益智学校

在开始公开课之前,我因为选择课题纠结了有小半月,一度因为题目的选择而纠结郁闷。为什么会如此为难,因为三班的学生学习能力处于中段,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就比较难度较小,而在以前的教学中,针对这三块区域的教学偏多,而对于社区生活、节日、自然与社会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少涉及。在选择公开课题目时,我一直在纠结要不要进行尝试新的区域。由于条件受限,我排除社区生活,决定在节日和自然与社会之间选择。而在之前尝试的节日中,我发现要认节日,知道节日的日期,首先要认识数字,这又涉及到数学领域,对于他们而言困难性更大。之后我又参考了三年级下册的课本,最终决定选择《多样的天气》。

就这节课来说,它旨在带领学生认识常见的天气,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从而达到能利用所学知识服务日常生活的目的,真正提高学生生活适应的能力。

在备课的时候我提前了解了一下学生们对于天气的认识程度,我发现很多同学在出示某种天气图片的时候,基本能够说出是什么天气,但是在刚开始问到“天气”的时候,对于智力障碍的学生来说“天气”这种比较抽象的东西对他们难度较大,所以他们不能全部明白我的问题。通过对这些的了解,我便开始针对教学目标开始了备课准备。根据课本,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两点:一、认识常见的天气;二、感知天气与生活的联系。在原有目标的基础上,我增加了对于天气符号的认识,但并没有作为重点,只是让学生有个大概的了解。因为大部分学生对常见的天气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所以在介绍天气特点的基础上,将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目标二,感知天气与生活的联系。在与生活的联系中,我设计了天气的优点与危害,以及如何应对该天气,最后再对三种天气进行练习。

今天上午没有课,我便向办公室听过我课的老师询问听课感受,几个老师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发现大家的想法总结下来形成了两种思维模式。我的这节课讲授了三种天气:晴、风、雨,我在讲课的时候是以纵向模式展开的。先认识晴天,再继续讲晴天与生活的联系,继而认识风,紧跟风与生活的联系,最后认识雨以及雨与生活的联系。问了几位老师,也很赞同我的这种纵向模式。然而还有几位老师赞同横向模式,先认识晴、风、雨,将认识作为一个课时,再将几种天气与生活的联系作为一个课时进行。

“纵向更能将某一种天气上下紧密联系,认识之后直接与生活接轨更加印象深刻。”

“横向更能够将所授内容讲的更加透彻。”

…………

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好像说的都各有道理,一场办公室的头脑风暴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其实每个人的思维模式不同,在考虑问题时也不可能亦步亦趋,千篇一律。之后就李老师打电话的备课,办公室老师也是出现这种辩论,是直接讲打电话步骤,在步骤中认识按键,还是先认识按键,然后讲步骤呢?又是一场头脑风暴,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对错,只能去探究哪种效果出来更好,理想的“磨课”应该就是这样的吧。

但是针对我的课堂,我在利用纵向模式进行授课时,总结了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所授的三种天气在一个课时全部呈现,内容量过于多,以至于最后的练习题在下课后没有全部练完。所以,通过老师们的各种点评建议,结合我自己的思考,我需要的是将这节课的内容削减为两种天气,每种天气讲完及时练习,最后再进行总的练习。这种传统常规模式或许会更加理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