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熬过开头就好了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我不敢下苦功琢磨自己,怕终于知道自己并非珠玉;

然而心中既存着一丝希冀,便又不肯甘心与瓦砾为伍。

—— 中岛敦《山月记》

01

所谓灵感

郭德纲说,相声是一门手艺;
李笑来说,自学是一门手艺;
罗振宇说,知识交付是一门手艺;
李敖说,妓女不能凭性欲接客,作家也不能凭灵感写作。所以,写文章也应该是一门手艺。
既然是一门手艺,那就符合熟能生巧的规律,是可以通过可以练习掌握的。
有人说写作是一项创意工作,要想写出伟大的作品必须有灵感才行。确实如此,但是我现在所说的写文章并不是文学创造,而是一种表达技巧。运用这种技巧可以把头脑里的想法清晰地表达出来,把一个事件从头到尾完整地表述出来,把一个事物详实地描述出来,仅此而已。
这就像说话,人人都会,掌握说话的手艺就是能个把话说明白,而要创作歌曲、诗词、演讲等艺术作品就要靠灵感了。
所以,写文章是一门手艺。

02

飞轮效应

既然写文章是一门手艺,那为什么很多人感觉那么困难呢?
头脑中天马行空,但是笔下一个字挤不出来,为什么呢?
掌握一门手艺或者一项技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尤其是开始的时候。
想想你第一次学习用键盘打字,还记得当时的痛苦吗?但是现在呢?是不是可以闭着眼“键步如飞”了,这就是学习手艺的特点:一开始很难,练习多了就越来越简单。
这种现象有个名词:飞轮效应。
为了让一个巨大的轮子转动起来,开始的时候需要很大力量去推动它,每转一圈都很费力。
但是每转一圈就会省力一点,飞轮就会越转越快,在达到某一临界点之后,飞轮本身的惯性会推动飞轮转动,你无需用很大的力气就可以让飞轮快速转动了。
这就是飞轮效应。
当我们接触一个新的领域或者技能时,都会经历推动飞轮的过程,正所谓“万事开头难”,但是不要轻言放弃,只要不断坚持,飞轮会越转越快,就像打字越来越熟练一样,写文章也会越来越顺手,越来越轻松。

(如果你是一个理科生,可以想一下 增强回路 的原理)

03

长期主义

把飞轮推动起来只是开始,要想让飞轮旋转如飞需要持续不断的推动才行。
所以,在开始推动那个轮子之前就要想明白:这是不是你想一直做下去的事情?有没有把这个轮子推上亿圈的心理准备?
选好你的轮子,启动飞轮,推动十圈,然后继续推进,推到一百圈,然后继续推进,奔向一千、一万、百万甚至千万圈,一直到熟练掌握这项手艺。
每一圈都要创新和固守,就像第一次推动飞轮那样充满激情,永不停歇,永葆动力。只有不断坚持才能看到时间积累中的复利效应,看到飞轮旋转带来的奇迹,这就是长期主义。
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中说:“长期主义不仅要坚持你想做的事情,而且不能中断你在做的事情,还要持续的不被诱惑。一旦中断,前功尽弃。任何一个人,不管你的能量强弱,放眼于足够长的时间,你都可以通过长期主义这种行为模式,成为时间的朋友。”
要点有二:专注和坚持
巴菲特有个“滚雪球”理论,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写作就是我找的那个雪球,剩下的就是推动雪球,傻逼式的坚持,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04

Just Run !

我选择了写作这个飞轮,刚刚开始推动,所以你会看到我的文字青涩、稚嫩而没有趣味。
但是,开始是痛苦的,此时此刻,我正在惆怅,怎么才能学好写作?
突然,我想到了阿甘,那个只知道跑的人。
Just Run !
那么,从今天起,就开始疯狂写吧!
不要管写的好不好,不要在意有没有人看,不要妄想终南捷径,老老实实把手放在键盘上,敲出脑海中的那句话,就OK啦!
看,是吧,上面的文字写的还不错呢!
这就是行动的力量啦!

其实,这是一篇读书笔记。
昨天晚上在微信读书上把吉姆·柯林斯的一本小书《飞轮效应》读完了,感觉这个原理业可以应用在我喜欢的写作上,就产生了上面的文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