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佛国的佛教艺术珍宝
南诏、大理国是唐宋时期云南两个相继出现的地方割据政权。唐初大理地区,有白蛮(僰)、乌蛮(叟和昆明)等少数民族建立的蒙舍诏、越析诏、邓赕诏、施浪诏、浪穹诏和蒙嶲诏等部族,合称“六诏”。其中细奴逻于公元647年在巍山建立的蒙舍诏,位于“六诏”的最南面,史称南诏。664年,唐置姚州都督府(治所在今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节制滇西各部族。为遏制日益南下的吐蕃势力,唐王朝积极扶持南诏,于734-737年间帮助南诏打败了其余五诏。738年,南诏第四代国主皮逻阁正式统一洱海地区,定都太和城(今大理市),历13代。902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发动政变,建立大长和国,其后又历经了赵善政、杨干贞等不断政变造成的30余年动荡,直到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国,历22帝。1253年,忽必烈大军跨革囊渡江,攻陷大理城。其后,元置云南行省。至此,南诏、大理国前后延续了500余年,终于完全并入中华版图。
南诏、大理国的历史,与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有资料证明,早在汉代佛教便已传入云南,但佛教的兴盛,却和南诏的兴起密切相关。在记录南诏历史的《南诏野史》《白国因由》等地方文献中,记载了一个神话故事:观音化身为一个梵僧到大理地区传播佛教,遇到一位叫细奴逻的农夫虔诚向佛,于是显露神迹,帮助他建立了南诏。大理国承袭南诏,更把佛教定为国教,22位国主中有11位逊位为僧。不仅皇帝出家,读书人也笃信佛教,号为“释儒”。元代李京在《大理行记》中描写大理国故地:“其俗多尚浮屠法,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壮,手不释数珠。一岁之间斋戒几半,绝不茹荤饮酒,至斋毕乃已。沿山寺宇极多,不可殚纪。”据史书记载,南诏、大理国为弘扬佛法,曾广修庙宇、铸造佛像,动辄“供佛万躯”。这些佛像经历了千年时光,大多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今散佚在世界各地的,不过千余数。以其独特的造像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学者们把这类金铜佛造像称之为“大理佛”。
南诏、大理国的佛教造像,门类可分为佛陀、菩萨、天王和明王等,其中最显耀的即为佛陀。佛陀造像以五方佛为特点,这说明当年佛教密宗盛行。佛教密宗的源起甚早,许多仪式与修行方式可以追踪到早期的印度教充满神秘色彩的传统,公元6世纪印度的佛教修行者在与印度教的交流中吸纳了印度教修行方式,推动了佛教密宗的兴起。7世纪达到鼎盛并开始向外传播,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来到长安,把密宗传到了中原。同时,也有不同的法师从印度和长安把密宗传到了云南和西藏地区,并得了统治者推崇,曾盛极一时。直至公元9世纪,经过了唐武宗和朗达玛的大规模灭佛运动,中原和西藏的密宗几乎销声匿迹,佛像也被毁之殆尽。而10世纪以后形成的藏传佛教造像系统,与早期密宗已有较大的区别。唯有南诏、大理国境内,因佛教长盛不衰,故一直保存着早期密宗的特点。
《佛说造像度量经》称:“愿造容像者,则须遵准量度法为之。”佛经记载佛陀有三十二种相、八十随行好,因此佛的造像是有着严格的标准和定律。南诏、大理国的佛陀像均为平缓的肉髻、着通肩式或袒右肩式大衣、结跏趺坐。肉髻梵文称为乌瑟腻沙(Ushnisha),为如来之异相,为佛成道的象征。发髻以束发最为常见,束发一般分两层,下束六绺,中间饰以髻珠,上束三绺,上有短小的顶严。束发用减地浅浮雕技法,其线条细致清晰,颇有古印度犍陀罗艺术中对佛陀束发采用的水波状的装饰遗风。其次螺发也较为常见。螺发的样式来自于笈多造像风格,以细密的乳钉曲线排列,上下各五行,中间饰以髻珠。此外,大理佛中也有部分为磨光肉髻,一般不带顶严和髻珠,与北朝的早期造像接近,年代应偏早。带冠佛陀像被称为宝冠佛,在大理佛中出现的不多,但很有特色。冠分二种,一为宝冠,以三叶形式装饰,中叶宽大,旁两叶较小,并用若干珠宝状纹饰相缠垒迭。额头用发带束之,缯带由耳后飘拂至两肩。发带与宝冠之间,饰以髻珠。这种宝冠,与《张胜温画卷》中的菩萨宝冠极为相似。另一种冠为宫帽式,有如藏传佛教宁玛派祖师莲花生的宝冠。
上海博物馆馆藏
典型大理佛陀的面相,神态和蔼可亲,给人一种朴实敦厚的感觉。额宽颊丰,呈满月脸;鼻翼宽阔,呈三角形;眉弓凸起,双眉舒展清晰,部分在双眉间有白毫。大耳垂肩,大多戴有圆形耳饰,是大理佛陀的一个特色。双眼呈月牙形,上眼睑微下垂,向前俯视。双唇较厚,口略张开,嘴角上翘,作微笑状。整体上看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有如和蔼的世间常人,明显有别于其他地区妙相庄严的佛陀形象,显现出独特的地域风格。佛陀大多无铜座,考古中曾多次发现保存完好的木座,可能当时多用木座供奉。另外,还有少部分带铜座的佛陀造像,其面相几乎和唐宋时期内陆造像相同,只是在雕琢上较之略显粗糙而已。
大理铜释迦牟尼佛坐像
尺寸:28.6cm
释迦牟尼佛坐像,造于云南大理国(十至十三世纪),造像风格得中原及南亚文化影响,甚为独特,此像垂目半阖、宽鼻、厚唇,均属此系佛像特点。史书述大理国佛教得胡、梵、汉风,且做为贸易枢纽,大理与缅及其他南亚国家交往密切,多方文化之交流影响,自然造就其造像艺术独有面貌特征。
大理佛陀造像的身材匀称,肩部柔和,胸部平坦宽阔,腹部略微隆起,整体呈一种放松的状态。衣饰较为复杂,通肩式有整身的袈裟,也有斜襟的大衣,有的大衣里还着有内衣。袈裟往往前襟外翻,在胸前打两折,衣袖宽大,自然地盖在大腿两侧,前摆呈扇形,盖住双足和小腿,直拖于地。有的衣服比较厚重,衣纹简洁有力。有的衣服如曹衣出水,衣纹细如丝缕,遍布全身,甚至有的细密衣纹如绳索一般凸起,明显继承印度笈多时代马土腊造像风格。袒右肩式大衣除饰有衣折外,一般在腰部系一结,前摆置于双腿之间。
南诏大理国 铜鎏金 杨柳观音坐像
云南南诏大理国 十二世纪
铜鎏金
像高:31.7 cm
苏富比拍品
佛像的座分莲座、须弥座和板凳形三种。莲座多为束腰鼓形,上为仰莲、下为覆莲,莲瓣较大,写实性强。个别莲座为豆形,豆盘装饰如盛开的莲花。须弥座较简单,有如一方石,或高或低。板凳形座与唐代内陆同类装饰形式一般无二。背光多为舟形,少数为圆形。舟形背光中有明显分段的较大而高,顶部如一尖叶;无分段的如一片大树叶,较前者短小。舟形背光的边缘多饰有阴刻火焰纹。圆形背光一般为一圆饼形,个别圆圈形,圈内饰卍字形佛符,为典型的中土造型。
大理国银鎏金镶珠金翅鸟
阿嵯耶观音像
十二世纪 云南南诏大理国(937–1253)
镀金青铜铸造
尺寸:52.7 × 16.5 × 16.5 cm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阿嵯耶观音”是南诏大理国密宗阿吒力佛教独有的观音造像。这种独特的观音形象呈站立姿式,体态纤细修长,头戴莲花宝冠,冠正中嵌有一尊呈珈跌而坐的阿弥陀佛像。发髻高束,发绺披肩,耳珰沉重。额头方阔,中央有白毫,两眉相连,额骨甚高,鼻准低垂,嘴宽唇厚,两颊削瘦,面庞清秀,神情恬静,面露微笑,法相慈悲端庄。宽肩细腰,身体扁平,上身袒露,身佩项圈、臂钏、手钏、腰饰等珠宝璎珞饰品庄严全身。腰佩饰花扣带,下身窄瘦,两腿直立,跌足;下身著裙裳紧贴于身,裙褶作规律性弧状安排;右手当胸作说法印,左手腹前施与愿印,赤足立于莲花月轮之上。
银背光金阿嵯耶观音像
十二世纪 云南大理国铜鎏金阿嵯耶观音立像
尺 寸:H 46cm
木雕莲花龛一佛二侍金银坐像
银鎏金大日如来像
大日如来,梵语称为毗卢遮那,本意是光明遍照,为密宗金刚界五方如来之首。大日如来结智拳印,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代表了五智中的法界体性智。此尊佛像左胸和左臂铸阳文“为高奉祥速”五字,高氏为大理国贵族,“为高奉祥速”疑当作“为高奉祥造”。
佛像半圆形肉髻,螺发间和髻顶镶有宝珠,髻顶宝珠已残。佛双眉之间有白毫一丝,长眉细目,鼻梁高直,嘴角内收,面含微笑,身著袒右式袈裟,袈裟一角绕左肩垂下,衣纹细密贴体,质感轻薄。佛胸肌饱满厚实,右腕佩手镯,双手结弥陀上品上生印,右足压于左股上,呈吉祥半跏坐姿。此像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大理国盛明二年”款大日如来鎏金铜佛像的面貌、体形与服饰相比,其造型风格完全一致。这件铜鎏金佛坐像古朴端庄,金色保存良好,造型准确,亦应是一件十二世纪中叶相当南宋绍兴年间大理国所造作品,是存世不多的难得的艺术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