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单单只看手机行业,大家或许会发现5G好像如今已与水和空气一般无处不在,但回到现实真正要使用起来,却往往会发现找一个5G信号稳定的覆盖区可能并不容易。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主城区或许还只有部分区域有5G信号,其它地方还得回归4G网络使用。虽说5G网络建设在全球已经进入快车道,但不可否认的是,5G目前对于许多人来说,依然是经常听闻却从未真正体验的一个概念。然而就在5G还没有全面普及的时候,6G就已经走来。近日,美国通信行业解决方案联盟(ATIS)宣布,苹果、谷歌、英特尔等公司已经加入行业组织“6G联盟”(Next G Alliance)。并且在一份声明中ATIS还表示,“Next G Alliance旨在为未来北美的移动技术创新奠定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基础,在5G和6G发展中确立北美卓越地位。”随着5G网络的建设推进,以及3GPP R16版本的冻结,5G技术基本上可以算是尘埃落定,剩下的就只是商业化的问题。事实上,相比于中国在5G领域的异军突起,美国在这一领域已经失去了唯一领导者的地位,因此才有了“跳过5G,直接发展6G“的说法。因此在5G尚未完全普及的情况下,6G的竞争紧就已经紧锣密鼓的开启了。不过在5G尚未实现全面商业化的情况下,6G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呢?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要从那些我们经历过的“G”时代说起。众所周知,通信是一种双向行为,收发双方需要事先约定传输方式才能完成顺利完成数据交互,因此标准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在移动通信早期也就是1G时代,不同国家与地区采用的标准大有不同,例如北欧有NMT,美国和澳洲使用的是AMPS,英国有TACS,联邦德国、葡萄牙,以及南非则采用C-450,而这些不同的标准也让国际漫游成为了难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隶属联合国的ITU(国际电联)承担起了通信技术标准化的协调工作,但是其并不参与具体标准制定,而是更多扮演的是审批角色,因此具体的技术工作主要是由另外一些行业标准化组织完成,比如3GPP和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这里我们以5G从无到有的诞生为例,一个通信标准的诞生,会经历问题发现和场景明确——定义系统关键性能指标——制定并发布标准——标准完善与演进,这四个阶段。早在2013年,欧盟方面就首先提出了5G投资,也象征着5G概念的正式亮相。ITU在综合考量各国的提案与专业建议后,发布了Recommendation M.2083 (IMT.Vision),也就是5G的场景和需求报告。也就是在这份报告中,我们所熟悉的增强移动宽带(eMBB)、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以及海量物联网(mMTC)三大应用场景被确定。此后,IMT.Vision对于5G的峰值速率、用户实际体验速率、时延、可靠性、单位面积的连接密度、流量密度、能量效率、频谱效率、网络能效,这8个关键性的指标(KPI)给出了具体的定义。而如今所熟悉的例如用户体验数据速率达到100Mbps、时延达到1毫秒等等,就正是在这里被提出。需要注意的是,一个5G标准需要同时满足IMT.Vision中所有的KPI中,才能称之为5G标准。而我国工信部主导的5G研发平台IMT-2020(5G)拿出的“5G之花”,就曾与3GPP和IEEE同台竞技。一旦KPI就敲定之后,有志于在5G领域“有所作为的企业,比如华为、中兴、诺基亚、爱立信、高通的研发团队,就会分别选择关键技术并设计自己的解决方案,然后在3GPP会议上讨论并进行投票。而在诸如编码、调制、接入等所有技术模块的标准都被确定后,完整的5G通信系统就出炉了,而今年6月完成的3GPP Release 16,就是真正的5G标准。至于说在3天前2020全球移动宽带论坛上华为所提出的5.5G,则是5G的演进,属于“标准完善与演进”阶段。因此比照5G的发展历程就不难发现,在ITU尚未确定6G的应用场景时,6G离我们其实还很远。而目前6G技术还停留在ITU接受各国提案这一步上,也就是前期需求分析、概念定义、潜在技术研究阶段。从全球学术界的动态来看,6G的一些典型候选技术有太赫兹频段(THz)、轨道角动量技术、超大规模天线技术、全双工技术等等,也就是尚属百家争鸣的阶段,而哪一种技术能够笑到最后还无法明确。事实上根据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通信开创者李少谦教授的说法,预计2023年左右才能明确什么是6G。换句话来说,此前所谓全球第一颗6G卫星的说法其实并不严谨,这仅是一次太赫兹通信设备在卫星上的适应性试验。因此云集了苹果、谷歌、英特尔、思科、惠普的6G联盟想,要在在6G时代占据领导地位,暂时还是八字没有一撇的事情。
当主摄已经普遍很强之后,下一步副摄也或将迎来大幅的提升。
除了性能强悍之外,苹果M1芯片的出现还或将打破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