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古镇,传统过年是怎么过的?(二)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接前一期)
7、家家宰牲口而谢年神,礼物丰饶,每以夜间祭之。
“谢年神”又称送年,腊月廿七夜,此风俗是一直沿用至今的一项新市民间祭祀活动,本地称为“拜年老爷”。祭祀时,红桌帏的大桌上,端放着香炉蜡台,为祭祀用的品种繁多的供品。例如肉、鱼、虾、蛋、糖、多类水果、多类糕点、米饭等,放上酒水和吉祥符纸,点上大香烛。
祭祀一般由男主人主持,男主人点燃香烛,持香朝天三拜,口中念念有词,恭请“年老爷”光临。接着点放爆竹,祭祀正式开始。一个时辰中筛酒三巡,主人跪拜三次,祈祷全家平安,福寿双全,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待香烧完,化烧金箔,祭祀结束。
8、除夕之夜悬祖祢像供而祀之。
在新市,除夕年夜饭前,是需要祭祀先祖和亡故的父亲,称为“接老祖宗过年”。这项活动由长辈男主人主持,安放供桌,摆好香炉、桌上放上丰盛饭菜,餐具,然后点香,把家谱、祖先像和亡故父亲像、牌位等供于上厅正前,然后烧香磕头祭拜。酒过三巡后,烧锡箔纸作为路费送祖宗回去。然后再把供桌上的烛香,移向屋外路上,指引祖宗回去。然后开始全家吃年夜饭。除夕祭祖活动,都是在天黑进行的,传说是因为亡故者的魂灵不能在白天活动。祭祀时,是不能打骂孩子,不能说有辱家风的话。
祭祀贡品为“三荤三素,一碗饭,一条年糕,一瓶酒”,“三荤”指:猪、鸡、鱼,祭祀贡品“三牲”分为“大三牲”(猪、牛、羊)和“小三牲”(猪、鱼、鸡),老百姓祭祖选用“小三牲”。“三素”指:木耳、黄花菜、豆腐。豆腐是必选,其他两素非必选,最好是以干菜为主,不可选用作为调料的葱、蒜等,以及长在地里的新鲜菜。酒,祭祖时必用白酒。
祭品中的猪和鸡要半熟。古人出于对野猪威力的崇拜而将其确定为祭祀供品的,用头、尾与猪蹄,象征着全猪。猪尾巴穿过猪头,猪嘴叼着前蹄(不能选后蹄)。鸡为公鸡,有头有尾有鸡冠。鸡屁股留有三根鸡毛。鸡称它为“五德之禽”。有冠,是文德;能斗,是武德;遇敌敢拼,是勇德;呼朋同食,是仁德;守夜报晓,是信德。鱼选鲢鱼,整条鱼,有头有尾。鲢音为“连”,以示连年好兆头。
9、易桃春帖。
新市百姓在除夕前夜,会将原来贴在大门上的“桃符”与挂在壁上的“春帖”换下来,写上新的内容,然后再贴挂上去。目前,“桃符”之风仍有沿袭,特别是在新市郊处的村落,比较盛行。
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除祸。据传,此风俗后演变为“春联”。目前农村中,除夕前常有乞丐沿村到户,在人家大门上贴“门神桃符”,并向主人乞钱,这便是旧俗的遗风。
“春帖”是一种有别于“春联”形式的一种迎春贺辞,一般是绝句形式,不像“春联”对偶。“春帖”可贴可挂,贴的地方也不局限于大门,像大堂、厅壁、中门都可以。
10、司墓者备松柏冬青,插瓶围炉之用。
这一旧俗已完全失传。旧时大户人家专门有司墓的人,在除夕夜前,看管墓地的人需要准备柏枝与冬青枝,墓主人需要将这些柏枝冬青,在除夕夜插瓶祈福,寓意驱妖招财。
11、家庭举宴,长幼团聚集宴饭,谓:“吃年夜饭”。
家庭举行宴席,一家人老老小小吃“团圆饭”,又称“年夜饭”。在旧俗中,新市人吃“年夜饭”是很郑重的,一般情况下,家庭成员都必须出席到齐,除了吃“年夜饭”之前,全体家庭成员共同参与进行祭祀祖先活动,在一片孝爱仁慈的氛围中,大家快快乐乐聚一起。长辈们烧出一桌大家最喜欢吃的各类特色菜,开开心心度过除夕之夜。“吃年夜饭”只局限于家庭成员,不邀请其他亲戚和朋友,要保持宴饭的心情舒畅,席间长者不可以责备孩子,说话注意气氛融洽,尊老爱幼,其乐融融。
12、爆竹挝鼓谓之“打耗”,言可去鬼祟也。
此“打耗”风俗目前在新市已渐消失,它是采用“燃放爆竹”和“击鼓”形式来驱除“鬼祟”。时间是从除夕这一天到正月十五。其实这一风俗,早在南宋时期,就已经被著名学者程大昌写进《演繁露》的第六卷书中:
湖州土风,岁十二月,人家多设鼓而乱挝之,昼夜不停,至来年正月半乃止。问其所本,无能知者,但相传云,此名打耗。打耗云者,言警去鬼祟也。
这里详细记载了湖州古代时候,每至腊月,家家户户都会安排一只鼓,可以任意敲击,无论黑夜与白天,一直到正月十五才停止敲鼓。据说,这样敲鼓可以消除阴暗的事物,包括鬼魅和对自己来年不利的其他因素。
据相关史料查证,这一“打耗”风俗中的“耗”,便是指“虚耗”。“虚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鬼怪之一,它是给人招来祸害的恶鬼。传说“虚耗”身穿红色的袍服、长有牛鼻子,一只脚穿鞋着地,另一只脚挂在腰间,腰里还插有一把铁扇子。中国民间门上挂“钟馗像”驱除的鬼,便是“虚耗”。
13、团聚达旦谓之守岁。
新市有“守岁”风俗,它是指一家人聚在一起,聊聊天,叙叙家常,长辈给孩子发红包贺岁,晚辈在长辈身边聆听故事,聆听祖上的旧闻事迹。除夕夜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据说,年长者守岁为“辞旧迎新”,珍惜今天,喜迎明天。而年轻人守岁,是为祝福长辈们延年益寿。通常在“守岁”时,长者一边饮酒,一边叙旧,晚辈陪伴长者一起,为长辈祝福。
14、或有祷灶、请方、持镜,入往听签语,以博顺逆,谓之“听博”。
这是曾经盛行于新市古镇一带江南非常古老的风俗,又称“镜听”,目前几乎已经绝迹。这一风俗的基本内容是:除夕夜,一个人怀抱着铜镜、虔拜灶神,然后在水锅里放上勺子,并旋转勺子确定方位。趁着夜色,依勺子所指方位出门,至街头“偷听”别人无意之语。你听到的第一句话便是“谶语”,此语可以用来占卜你自己来年运命的吉凶祸福。据说很灵验,而这一切不能让人发觉,否则便不灵验。
明朝藏书家俞弁在他所著的《山樵暇语》中就详细记载了关于“镜听”的有趣故事:
正德初,尝有数人召仙问科第事。仙书曰:某夜可往某处问炒豆妇人。及期,就其处,有一人家,果闻炒豆声,众喜甚。立听良久,初无所闻。其中一人姑坐以伺。俄闻诸儿争豆,其母怒曰:“都不与,惟坐的有分耳。”众皆不乐,惟坐者其年果得第。
这一段话是说,几位正拟入考进士的人拜见一位道者,道者便随手写了一行字:几月几日,到某地问一位正在炒豆的妇人。于是,到了那一天,那几个人去了道者指定的地方,果然听见有一户人家正在炒豆,于是很惊喜。他们听了很久也听不到什么话,于是打算走近这户人家再仔细听,其中有一位却坐了下来,不愿再走近。这样,走近的几位很快听到了这户人家里面的声音,听见几位小孩子抢吃豆的吵闹声,那位炒豆的人应该是孩子的妈妈,正发怒说:“一个也不给,只有好好坐着的可以分到”。这句发怒的话,便是“谶语”,说来真妙,此话很灵验,后来考上进士的人,便是那位坐着不愿走近的人。
15、或更后携抱小儿出门撒豆粒于街衢,谓之“粜豆”,可为小儿压惊也。
在古代新市,流行着一种称为“粜豆”的风俗,就是在除夕夜十一点后,大人们抱着孩子上街,一边走一边撒豆子在街上。这里所称的“粜豆”,意为“撒豆”。“粜”是把粮食卖出去的意思,以前米店就称为“粜籴”,即为粮食卖买。“粜豆”风俗寓寄了多层意义,一是驱鬼,撒豆成兵,驱赶妖魔,为孩子压惊。二是豆子是吉祥物,随撒随长,可以为孩子带来前程昌盛。三是豆子生长适应环境很强,祝福孩子成长顺风顺水。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