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榆林(1)·榆林古城

手绘·榆林镇远门,城门口的骆驼雕塑讲述着这座商贸边城悠远的历史。

近年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为热点,一条贯穿北京旧城,长度7.8公里的历史轴线重回人们视野。其实我古代大部分城池,都有一条到两条明确轴线,城池建筑大都按一字或十字规划建设。榆林在历史上号称“小北京”,一条纵贯南北的宏伟轴线被概括为“北台南塔,六楼骑街”,长达6.8公里。古城虽远处塞北,却颇具京城气象。

榆林旅行路线:

景点:

凌霄塔——镇远门(南门)——文昌阁——万佛楼——新明楼——钟楼——凯歌楼——鼓楼——梅花楼——普惠泉——戴兴寺古建筑群——镇北台——款贡城——红石峡——汉画像石博物馆

特色美食:

榆林豆腐、菊花锅、拼三鲜、麻汤饭、榆林传统十二件菜

历史上的榆林

榆林别名“驼城”,位于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交界处,在历史上是塞外与内陆的交通要道。蒙恬在这里戍边,赫连勃勃曾在这里筑城,杨继业、韩世忠、李自成等人也曾纵横驰骋。今日榆林地区以古城为界分为南北六县,北六县为榆阳(区)、神木(市)、府谷、定边、靖边和横山(区),历史上以畜牧为主;南六县为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和子洲,历史上以农耕为主。上世纪以来,作为传统牧区的北六县发现了丰富的矿产资源,继而转型为国家能源化工基地,一跃成为陕西省最富裕的区域。2016年,横山撤县设区,2017年,神木撤县设神木市,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县级市。

历史上的榆林十二县,目前榆林市辖2区1市9县,区划范围未变。

在明代以前,榆阳古城所在地还只是一个小村落,因这里榆树成林,山腰处有一清泉,人们称之榆林庄。至明代初期,出于防卫考虑,将村庄扩建为城寨,明正统二年(1437年)又修筑了城墙。榆林伴随军事、政治地位日益提升,从一个小村庄起步逐步完成了由村庄、寨城、堡城、卫城的升级,终于在成化九年(1473年)成为明王朝的九边重镇之一。

明正德十年(1515年)榆林城第三次扩建,将南城墙推至镇远门一线。镇远门现存瓮城、城楼及千斤闸,与城墙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榆林城墙依山而建,连绵起伏,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榆林古城墙保存仍较完整,城廓面积2.1平方公里,城垣周长6761.5米。

南塔凌霄

凌霄塔位于榆林城南门外的黄土台地上,高34米,既是榆林古城中轴线的起点,也是城防体系中的制高点,“南塔凌霄”为旧时榆林八景之一。凌霄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为楼阁式八角13层砖石结构。历史上在榆林发生的几乎所有战争之中,双方都围绕着凌霄塔展开过激烈争夺。明末李自成攻打榆林城时,就是先攻占凌霄塔,抢占了有利地形。最近的一次是1947年解放榆林的战役,也在凌霄塔下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手绘·凌霄塔,夕阳下的凌霄塔,是登高寻古的好去处

如今凌霄塔周边被民居包围,山门位于台地的东北面,匾额上书“慧光宝塔”。凌霄塔的最底层,四面开门,由下往上,每层各面皆开有一窗,塔顶黄琉璃瓦上盖宝瓶顶。底层的八面券顶分别镶嵌“乾清、坎口、艮止、震发、巽顺、离明、坤宁、兑悦”石额,以示八方,在佛塔修建中融入道家八卦,反映了当地宗教融合的氛围。砖塔的外墙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洞,这是当年解放战争时期留下的枪眼。

凌霄塔南是榆阳河,自东北向西注入榆溪河,河道两侧峭壁极深,在榆林城外形成一道天然护城河。榆阳河发源于榆林城东五公里处钟家沟村水掌沟,曾是城区传统饮用水源,不过现在几近干涸。榆阳桥曾是出入古城的交通要道,可惜旧桥已于2009年被拆除,如今只能从照片上一睹它的身影。

凌霄塔老照片,图片前面为榆阳桥·图片来自网络

榆城三拓与六楼骑街

镇远门是榆林古城正门,现存瓮城建于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城楼为近修复。南门北面的文昌阁始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清代以后榆林作为战略防御的地位已经下降,处于弃武崇文的过渡期,文昌阁成为新政策的风向标。

手绘·榆林中轴线·锁定横屏观看

文昌阁老照片·文昌阁始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为十字歇山顶重檐三滴水结构,高19米,供奉文昌帝君。文昌阁的兴建,反映了榆林士庶重视文化的风尚。旧文昌阁于1951年因妨碍交通被拆毁,2005年原址重建。

沿文昌阁下的南大街继续北行,依次经过万佛楼、新明楼、钟楼、凯歌楼和鼓楼六座楼阁,这就是榆林独有的“六楼骑街”城市格局。这种独特格局的形成,包含了军事文化和商业等多种因素。自成化九年(1437年)成为九边重镇后,驻军及家属大量迁入,昔日狭小的城池经过了三次大规模扩建,史称“榆城三拓”。第一次是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以鼓楼为中心向北扩建;第二次是明弘治五年(1492年)将城区南拓,今日的凯歌楼即为拓建之后的南门——怀德门;第三次是明正德十年(1515年)扩筑建成南关外城,推至今日的镇远门位置。三拓之后的榆林形成长方形格局,地势平缓的南部城区成为了经济中心,这里店铺众多、人口稠密,而用于报时和预警的鼓楼离得太过偏远,为了适应城市发展,人们遂于嘉靖年间修建了新明楼用以传警打更。

新明楼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和文昌阁外观相同,只是规模略大。如今在楼阁内还保留有万历年间高约两米铜造佛像一尊。

榆林钟楼是一座典型的民国建筑,楼体为青砖修建,呈四方形,南北两面八字形展开,门窗采用欧式拱形式样,顶上是个重檐攒尖八角亭,如同一个穿着中山装而头戴乌纱帽的民国士绅。这是民国早期建筑的经典样式,寓意本土一定盖过西洋。1921年,当地绅士为驻守榆林的国民军第86师师长井岳秀祝寿时,建立了这座“井公生祠”,取名“长春楼”。井岳秀死后,部下高双成继任86师师长,在抗战时期坚守榆林,他派代表在延安设立第八十六师办事处,成为延安的大后方。当时“长春楼”顶悬挂了一口大钟,每当日寇空袭时敲响,城区的群众便迅速躲避,钟楼由此得名。

长春楼位居古城中心,又采用了西方建筑元素,成为民国时期榆林城的地标建筑。抗战其间,长春楼顶悬挂了一口大钟,日寇空袭时敲响,因此改名钟楼。

手绘·榆林钟楼

据史书记载,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秋天,正德皇帝巡边至榆林,当地官员们每晚都为他准备歌、舞、唱等丰富的文艺演出,正德皇帝乐不思蜀,直到第二年春天才离开。此次皇帝巡边的起因是蒙古小王子叛乱,正德皇帝自封“镇国公威武大将军朱寿”前往御驾亲征,双方在应州激战一天,蒙古军大败退却,正德皇帝得胜回兵时入住榆林太乙宫,随后改名凯歌楼。凯歌楼北面是榆林六楼中最北的鼓楼,鼓楼也是“榆城三拓”之前的城市中心,从前鼓楼后面还有一座老钟楼,不过后来毁于战火。

榆林小曲由明代驻扎榆林的军官从江南带来,是当年正德皇帝文艺汇演的节目之一。在之后的发展中,以榆林方言演唱并吸收了陕北民歌元素,成为榆林独具特色的曲艺形式。2006年榆林小曲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来自网络

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是榆林中轴线上始建年代最早的建筑,位于榆林三扩之前的旧城中心。鼓楼为歇山式重檐三滴水,上面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鼓楼于1975年拆除,2005年重建。

明万历年间,吕学诗携家眷来榆林做官,在此建宅。至清中叶,扩建府邸,吕二师下巷全为吕氏家族占有。1938年起,《大公报》特派记者杨令德住在这里,其间与毛主席多有书信往还,后人将毛主席信封上的地址题字做成匾额,悬挂在巷口。照片来自网络。

梅花楼与普惠泉

从鼓楼前面的道路东行,道路逐步抬升,这一带的房子都很古老,四合院大都采用阶梯式布局,墙外的小巷上下错落,坡道极陡。山腰的隆起处是一个巨大的砖砌墩台,上面建有一座双层歇山顶的梅花楼。梅花楼曾是唐代古刹天界寺的藏经楼,是榆林建城之前旧有的古迹。

远望梅花楼·梅花楼最初为唐宋时期的天宁寺,明正德年间扩建后称为寿宁寺,梅花楼即寿宁寺内的藏经阁。这一片是榆林城历史最悠久的区域,形成于唐宋时代,是早期榆林庄的所在。

昔日山腰上那眼泉水就是位于梅花楼下的普惠泉,如今被圈在榆林市自来水公司的大院里,所幸是这眼泉水一直流淌至今并成为了榆林城内的自来水源。泉水冬夏恒温,从前泉眼上盖了一个磨盘,泉水从磨盘的圆孔中涌出,当地女子长期饮用泉水,皮肤白皙、面若桃花,所以当地又叫“桃花水”。

普惠泉历毛乌素沙漠自然渗滤,水温常年保持在10℃-12℃,清澈晶亮,甘凉甜润,1988年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普惠泉水为国家级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

过去一到冬天,桃花水沿山腰分别流入西、南两条水渠。城区每条巷口都修有“水窖”供居民打水,远远望去,山坡上雾气氤氲,形成了榆林八景之一“寒泉冬蒸”的奇观。用桃花水做成的榆林豆腐味美鲜嫩,蘸一点辣酱就可直接食用,有“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鹦哥”的美誉。

榆林东门及瓮城

有清一代,榆林不再作为边关重镇,再无蒙古南犯之扰,于是昔日的戍边军民放下刀枪扛起锄头开始垦荒,榆林城北半干旱的草地被大量开垦为农田,生态环境反而不如明代,大漠流沙逐年南侵。清代中叶以后,流沙已经与北城墙齐平,无法防守。清同治二年(1863年),榆林城不得不因环境恶化而向南移筑,为此北城西城墙缩回570米,东墙缩回380米,形成今日的“凸”字形格局。

榆林古城东北侧,这片区域还保留着原始风貌

镇北台与款贡城

从榆林驱车向北五公里,可以看到一座巨大的墩台耸立在红山顶端,这就是万里长城上最大的一座烽火台——镇北台。明代中期以后,北方蒙古人的势力逐步减弱,尤其是正德皇帝击退蒙古南侵之后,明军与蒙古军队实力的天平发生了倾斜,逐步朝着对明朝有利的方向发展,终于隆庆四年(1570年)签订合议。明朝册封土默特部首领阿勒坦汗为“俺达汗(意为结拜兄弟)、顺义王”,双方终止了长达百年的对抗,通贡互市,走向合作。

镇北台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台呈方形,共4层,高30余米,是明长城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墩台,榆溪河穿红石峡从镇北台西侧流过。镇北台建成后,明军居高临下,便于观察敌情和互市情况。镇北台是榆林中轴线最北端的节点,由此向北就是茫茫大漠。

款贡城与镇北台一并修建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是蒙汉合议签订后用于贸易的商城,明朝修建这么大一座墩台的目的就是为了震慑来此通贡贸易的蒙古军民,“镇北”、“款贡”等诸多字眼也一再强调这点,镇北台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它的实际用途。官方修建的商城仅作为一个形象工程存在,而民间的交易集市则位于款贡城西南一公里处的易马城和红石峡一带。

榆溪胜地

沿镇北台下一条小路西行,就到了榆溪河畔的红石峡。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往来行人、商贾、军队歇脚的绿洲,北宋初年西夏国太祖李继迁就看中了这片风水宝地,他命人在崖壁底部凿石为穴,将先祖李彝昌迁葬于此。明代以来,驻守榆林的文人、武将都喜好来这里游玩避暑,留下了诸多抒发边塞豪情的石刻碑记。

峡谷两侧红色的石崖壁上高低差错落的分布了一百多块历代题刻,涵盖满、蒙、汉三种文字以及真、草、隶、篆等多种字体。崖壁内部也都被开造成洞窟,设有泥胎佛像。

距离入口不远的右侧石崖上,有一方“榆谿勝地”的阴刻题记,是左宗棠的亲笔。离此不远处的崖壁上,还有两方上下紧靠、笔体相近的“还我河山”题刻。1941年,抗日名将马占山来游红石峡,想到国事飘零、山河破碎,不禁感慨万千,于是愤然题写了两遍“还我河山”,因他的右手在战斗中严重受伤,所以两幅题刻都是用左手书写的。

红石峡东侧崖壁

从红石峡出来,已而夕阳在山,落日将整个峡谷照成通红,这就是“榆林八景”中著名的“红山夕照”,由此再向北,就是茫茫戈壁沙漠。从地理上来讲,榆林位于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交界处,这是一道天然分界线。历史上当中原文明强大的时,边界就会推进到呼和浩特、包头、阴山一线;当草原势力强大时,国境又会被压缩到绥德、延安一线。历经千年的碰撞、融合之后,榆林地区形成了自己的二元文化风貌。文化、建筑、民俗、宗教、饮食乃至方言,无论你从哪一个细节着眼,都可以挖掘到文明深厚的积淀,这就是这座边塞古城的独特魅力所在。

红石峡日落,下面为榆溪河,石窟及石刻分布在两岸崖壁上

榆林手绘地图·标注了古城内的主要景点

(0)

相关推荐

  • 一座古城号称天下劲旅,打仗就没有服过!康熙皇帝称赞:“千秋忠勇”。

    大槐树 陕北有一座古城,位于边塞之地,旁边就是沙漠,那里的人,一打仗,全城老少全上阵,打仗就没有服过谁.谁来攻打这座城,都要另眼高看,是哪座城呢?号称天下劲旅的榆林城. 明太祖朱元璋得天下,认为大明朝 ...

  • 《国内游记 • 西北篇》河曲塞北之旅——榆林地界儿

    陕西榆林地界儿上有三个好去处:一曰"波浪谷",二曰"红石峡",三曰"镇北台". 波浪谷,波浪翻滚,石涛汹涌 榆林靖边县的波浪谷就在离高速公路 ...

  • 榆 林 集

    LIFE IS LIKE A JOURNEY   /// YULINJI 序: 上郡作蒙恬镇边之地,统万本赫连争霸之根.复别秦隐.燕鄗二公,自山海翩然西来,登镇北台,临镇远门,瞰凌霄塔,过凯歌楼.又六 ...

  • 榆林掠影《自驾房车,环游中国》第1季第96集

    :自驾房车游 <自驾房车,环游中国>是我的梦想,希望走遍各地,浏览山海风光,体验风土人情,品尝风味美食,记录旅行点滴. ﹌﹌﹌﹌﹌﹌﹌﹌﹌﹌﹌﹌ 2016年6月1日,星期三.夜宿母亲公园西 ...

  • 榆林篇·榆阳区凌霄塔(明)

        拍过法云寺塔群后前往榆林市,进入榆林视野一下开阔了,在延安境内跑了两天,周围一直被山围着,视线受阻,感觉很压抑.进入榆林市天也晚了,找家宾馆休息.    2月17日,初六.今天的任务是榆林市的 ...

  • 陕西10|榆林——红石峡、镇北台及红碱淖

    自驾去北京途中第5天(8月12日)下午,离开延安继续北上,行驶280公里到榆林,晚上游榆林古城及世纪广场. 次日游红石峡.红石峡位于榆林北3公里处,峡谷长350米,长城穿峡而过,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胜景 ...

  • 河曲塞北之旅(五):榆林地界儿

    榆林地界上有三个去处:一曰波浪谷,二曰红石峡,三曰镇北台. 波浪谷,波浪翻滚,石涛汹涌.靖边县的波浪谷就在高速路旁边,下路后沿着一条顺着明长城的县道,再走11公里就到了.因为道儿好走,所以一直也没怎么 ...

  • 记忆中国之黄河(11)

    无定河是黄河在陕北的支流,我是从古诗里知道这条河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当我走在无定河和河边的榆林城时,边塞诗和古长城早已远去,就连毛乌素沙漠的尘沙也已落定 ...

  • 【我的乡情115】王旭:一脚把你踹到二里半!

    扫描二维码了解征文详情 一脚把你踹到二里半! 王  旭 1.榆林的乡愁 我一直想知道榆林的外边, 是什么模样. 好像是隔梁, 一望无际的天堂. 踯躅的黄, 一片一片规整的网. 我爱的毛乌素的夯, 古朴 ...

  • 秋游榆林(4)米脂婆姨何处寻

    在历史上的陕北各县中,若论起物产丰盈.人杰地灵,米脂可拔头筹.在陕北民谚中,"铜吴堡.铁佳洲"说的是城,"清涧的石板,瓦窑沟的炭"说的是物,唯有"米脂 ...

  • 秋游榆林(3)山城佳县

    上回咱们讲吴堡老城时提到,古代陕北城市群的形成大都与军事有关,尤其是宋夏之间的百年战争,成就了陕北地区独特的城市风貌.战争时期,这里高筑城.广积粮,集全国之力建造起一座座巍峨险峻的山城,但在和平年代, ...

  • 秋游榆林(2)铜吴堡

    话说陕北是传统革命老区,也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政区上包括榆林.延安两市.抗战时期,我党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首府在延安,国民党邓宝珊将军任晋陕绥边区总司令,坐镇榆林.其间他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多 ...

  • 在榆林市府谷古城,听81岁老哥讲他家老院,你能听明白吗?

    在榆林市府谷古城,听81岁老哥讲他家老院,你能听明白吗?

  • 秋游二本松--福岛古城的菊花盛典和绝品拉面

    二本松城是日本百名城之一,位于福岛县二本松市城郭内,又被称为霞ヶ城.据史料记载,二本松城建于公元1414年左右,是二本松藩的第一代藩主丹羽光重筑造的城池,后成为伊达政宗的领地.二本松城在2007年7月 ...

  • 秋游富山--从运河到古城的小城故事

    日本海沿岸的富山市是一座美丽优雅的小城,也是北陆富山县的县厅所在地,富山恰如其名,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丰饶之地,富裕指数在整个日本都名列前茅,经济和商业非常发达,纺织和制药产业闻名于世. 闲暇时我会经常来 ...

  • 秋游高冈古城公园,漫步哆啦A梦故乡

    机器猫陪伴大雄80年,大雄临死前,对机器猫说:我走之后你就回到未来好好生活! 机器猫同意了,可是机器猫并没有回到未来,而是用时光机回到了80年前,对小时候的大雄说:大雄你好,我叫哆啦A梦...... ...

  • 运河秋韵 | 醉美古城台儿庄,莫负秋游好时光!

    暑气渐消,早晚转凉,秋意渐浓的古城景色正好,处处美景如画.逛古城.看演出.赏秋景.--来初秋的台儿庄古城走一走,邂逅古城初秋的魅力. 想要寻觅一处阳光明媚.风光旖旎的旅行地,一个可以栖居心灵的怡然之居 ...

  • 【秋游凤凰古城】/ 刘芳

    秋游凤凰古城 刘芳 早在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中,就对凤凰城那青青的石板街道,静静的沱江河水,临江而建的吊脚楼群,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物,还有高亢嘹亮的苗族山歌,酸辣美味的米粉,--有了一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