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百花苑第三届“百花苑”杯参赛作品112 | 文思棋:徽州印象
徽 州 印 象
作者:文思棋
对于古镇这两个字,我是有执念的,倒不是说有一定把中国的所有古镇走遍的心愿,但起码有种“虽不能至,仍心向往之。”的文化情怀在里面。
说起与徽城的缘分,想来还是颇深。幼时耳濡目染之下对黄梅戏产生莫大好感,对那片美丽的土地心生向往;初中时代随母亲一同游过黟县的西递宏村,还有先主席胡锦涛的家乡绩溪;大学时代又利用节假日去了文博园、明堂山;而这次的目的地又是孔街、三河古镇,途经桐城时,见到了书中常常提到的“六尺巷”……一路有所游、有所见、有所思、有所感,多少有了点心得体会。
记忆中,徽州最令人称道的便是它那独具特色的徽州古建筑群了吧!安徽的古镇历经岁月风雨的沧桑洗礼而愈见风华,在青山绿水之间自成一派绝美风景。
单就文化层面上来讲,徽派民居是徽派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史上浓墨重彩的一段篇章,它集中地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给后代子孙留下了灵魂的栖息地的同时,也凭借自身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无数文人流连忘返的精神上的第二故乡。有年代感的传统民居建筑千百年来屹立不倒本身就是五千年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似乎是在珍藏一段久远的历史,又像是在述说一段风雨的变迁。
而就艺术层面来讲,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把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意思是说:建筑物质材料合乎规律的组合,能给人类以音乐的节奏和韵律的美感。
这种美是一本书,值得人细细品读玩味:是一首诗,跳跃在飞角流檐之上;是一幅水墨画,诞生在画家的画笔之下;是一首歌,传唱在大江南北、弄堂小巷之间……这种美,极具中国田园特色,不同于城市的霓虹灯光、摩天大楼,却于平凡中见朴实,朴实中见真醇,带着浓浓的气息和人情味儿。
但凡是有点年代感的东西总是会给人留下极美好的联想,比如:瓷器、字画……而这些古老而又美好的元素在古镇的砖瓦楼墙中其实都能找到踪迹。闭上眼,心随意动,情随景转:只要想到能够置身在那片如诗如画的世界之中,就如同与古人相约共饮一香醇甘冽的美酒,带着微醺的醉意,而那些在旅途中的困顿劳累与之相比也便不值得一提了。
我想起自己在大四实习时候的经历:那个时候几乎是每天都待在办公室,大部分时间只能面对着屏幕,敲打着键盘。城市高大的建筑物像是密布的森林一般,压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让人有种想要快点逃离的感觉。而此时此刻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幅“青山与绿水为伴,彩霞与白鹭齐飞”的乡村画卷,这怎不让人顿生心境安宁祥和之感,又怎会不让人心向往之?若是再配上一段黄梅小调更是极好:青梅煮酒、参禅悟道,大抵消得十年的尘梦,梦里只剩桨声灯影里的新安江了。
古徽州的大户人家门第,都讲究风水门楣之说,其实归根结底追求的不过是“气派”二字。富于美感的外观整体性在安徽的两大名镇——西递宏村的整体布局上有很完美的体现。青山、绿水、白墙、黛瓦是其主要特征。大门门楣上的砖雕、石雕、木雕艺术融古雅、简洁与富丽于一身,质朴中透着清秀,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让人叹为观止。
家长里短、屋角飞檐,毕竟是大户人家集中的地方,讲究的东西多了,难免会少不了邻里纷争。“六尺巷”的典故就来源于张家与邻里之间的土地纠纷。
据史书记载,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了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在我看来,“六尺巷”作为一个文化的新载体,其典故所包含的谦和礼让精神实际上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它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兴许是因为这段历史佳话,在桐城市的老城区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廉政建设的宣传牌,这大概也是一种政治文化的延伸和传承,也是这段故事给予后人的关于为官之道的深刻警示意义。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漫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沐浴在新时代党的光辉政策下,做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建设者,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我感到踏实而自豪。而人生中最美好的画面也大概就是这样:浸润在清晨的光晕里,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本真和热忱,偶尔获得命运给予的彩蛋,最后能够如愿以偿,抵达所有喜欢的地方,与源源不断的美好和希望相遇……
作者简介:
文思棋:今年6月刚走出大学象牙塔,爱好写作,职场小萌新一枚。2018年7月参加国家三支一扶计划,现为基层扶贫人员。闲暇之余愿与各位文友以文字为媒介,激扬青春理想,点燃智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