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掌故】皇太极称帝

皇太极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人物,在他52年的我戎马生涯中,曾跟随乃父努尔哈赤横戈跃马,驰骋在辽阔广袤的北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天聪十年(1636年)5月他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后,开创了清王朝二百八十多年的基业。
说起皇太极称帝,还流传着一段有趣的故事。那是天聪九年(1635年)9月,皇太极出征察哈尔,意外地获得了元朝的传国玉玺”。这使皇太极和他的诸贝勒大臣欣喜若狂。他们认为,传国玉玺落入皇太极之手,意味着“天命”归金。因此,诸贝勒大臣纷纷上表,恭请皇太极“顺天应人,即皇帝宝座”。可是皇太极却明言谢绝。诸贝勒大臣反复上奏,他也不同意。原来,他怀疑诸贝勒是否真心诚意顺从他。聪明的萨哈廉(皇太极之侄,礼部承政)看破了皇太极的心事,便邀诸臣再次上奏:“诸贝勒大臣一定修身谨慎行事,以尽臣道。”皇太极这才有保留地表示可以考虑,因他还拿不准汉族官员的意见如何。尔后,皇太极那些手握重兵、把持朝政的诸贝勒大臣举行仪式,焚香下跪,立誓“拥汗称帝,一生竭力!”并于天聪十年(1636年)4月5日,由内外诸贝勒、满洲、蒙古、汉官联合请上尊号,皇太极オ以“顺天应人”的姿态,堂堂正正地登上了清皇朝权力的顶峰。天聪十年(1636年)4月11日,举行了庄严而复杂的即位仪式。
皇帝即位是封建王朝最重大的一项政治活动。开国皇帝登基,意义就更大了。即位之前,皇太极斋戒三天。到11日这天,晨光熹微,他穿戴一新,骑上骏马,在百官簇拥下,先往德盛门外的天坛祭天。这是一个宽敝的略呈长方形的场地,天坛设在正中央,四面设有台阶,坛上安放一张香案,上铺黄绫缎,设“上帝”神位,前面摆放香炉。诸贝勒大臣和百官分东西列于两侧;外藩十六部共49名贝勒,还有满、蒙、汉文武百官按各旗排列。场内依次遍插满洲八旗、蒙古八旗的各色旗帜,编织成一幅五彩斑斓的画面。在场地外围还有数层八旗兵整装肃立着。待天色大明,东方射出万道霞光时,满、汉各派一名导引官领皇太极来到坛前,拾阶而上,跑在案前,给“上帝”上香和敬献品。读祝官也庄严地诵读祝文,向上帝报告皇太极10年所取得的丰功伟绩,请求批准他即皇帝位。然后,在故宫大政殿举行受尊号礼仪。大殿正中,端放一把金銮椅,周围摆着一套新制作的御用仪仗,朱红色油漆闪着耀眼的光泽,显得十分华贵、威严。皇太极由导引官引进大政殿,入坐金銮椅,百官仍分左右两班站立。鼓乐声中,赞礼官高呼:“跪!叩!”百官向皇太极行叩首礼,然后站起来。赞礼官又呼“跪”!百官随口令跪下,这时,两个礼官合棒一枚皇帝御用之宝献给皇太极,象征着把国家的最高权利授给他完全承认他的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礼毕,清太宗含笑步出大政殿,排列仪仗,乘舆回宫。当天,太宗举行盛大宴会,欢庆礼成。
次日,清太宗率百官到太庙追尊祖先;23日,他又大封他的臣属,他们的部下也都论功封赏。隆重的即位仪式持续二十余天,共耗费银两十余万。
清太宗在位17年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国家政治制度,发展了社会经济,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成为治国有方的政治家。
你若喜欢,请点个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