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不负——意犹未尽
即便只是好奇,也需要机缘。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也是一切兴趣的起点。
那些表现出来的天赋很多是因为有了好奇的机会才被发现的。
和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我居住的城市也仿佛在一夜之间出现了很多保龄球馆。保龄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兼有运动,娱乐和社交作用的最主要业余活动。我和身边的朋友(包括一些平常除了下棋和打牌基本上从不运动的人)都不同程度地被这个被归为运动,其实更像娱乐的玩意吸引了。有时就像对宵夜上了瘾的人一样,不玩上几局连睡不着觉。
喜爱运动,且向来对新鲜玩意带来的快感的诱惑缺乏抵抗力的我更是一度沉迷于此,在这玩意上花了太多时间,以及很多金钱。是的,破坏的快感很让人兴奋,但却总不能达到极致,究其原因,排开成绩瓶颈,一直达不到巅峰外,超出收入水平的价格每次都让人内心隐隐作痛。
在隐隐作痛之前一年多,这就是在我们城市流行之前,在那次公干的行程中,我第一次踩在了保龄球球道前,第一次尝到了破坏的乐趣。那种球瓶撞击的清脆声音如此美妙,如同一首百听不厌的情歌一样沁人心腑。光听那撞击的声音就大体能知道瓶子的状况。
可以说,国际饭店下榻第一天下午浴缸里接到的那个电话,成了我之后持续了几年的兴趣(兴趣一直存在,只是几年后市内的球道仿佛一夜之间就拆了。正应了徐志摩的那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的起点。
换上鞋第一次站在光洁的球道前,我是忐忑不安的。在北京这种地方,即便是省会来的人也是有顾虑的,担心自己的表现丢了脸。好在,我算是对这类玩意有些天赋,雷先生稍微指导了一下步伐和持球方法,观察了其他人的动作,几个球下去已是有模有样了。
兴趣刚被打开,感觉还没几回合,正在兴头上时就被终止了——吃饭时间到了。
球道尽头的灯熄了,栏板也不再提起,我知道自己的首演就这样结束了。
可是,我是意犹未尽的,就连对不久前还有所期待的晚餐已是兴味索然。
早安,元月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