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96)
第十四章、厥阴病
第二节 厥阴方证
【编者(太极闲人)按】: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厥阴病最具代表性的方证,内容重要,课程录96单讨论该方证。先是讲课老师的讲解、接着是胡老对147、148的三十年研究概括、最后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究竟针对大便干还是大便溏?分这三个问题。
一、讲课
3、柴胡桂枝干姜汤
【组方】: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干姜二两,栝楼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炙甘草二两。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歌曰:柴胡桂枝干姜汤,花粉牡蛎芩草唱。寒多热少厥阴病,半表半里须强壮。
伤寒147: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注】:
题首“伤寒”,是仲景论广,一开始既可能是太阳中风也可能是太阳伤寒,太阳病五六天了,医生用了麻黄汤或者桂枝汤发汗,又使用承气汤类泻下,结果出现胸协胀满、往来寒热的柴胡证;有津血亏虚内热现象,故有口渴,心烦;有轻微的结聚,按照胡老说法就是148的“阳微结”,大便有点硬,可见热也不是实热,不是真正阳明;不呕,说明胃里没有水邪和痰邪;身上无汗,但见头上有汗,小便不利,这是有气上冲。从述症看出,既有表又有里,怎么办?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有柴胡证,故用柴胡和解表里,不呕不用生姜和半夏,用黄芩清热,用干姜温里,津虚口渴用栝萎根(天花粉),用桂枝、甘草解气上冲,用牡蛎治心神不安,重镇安神。
看看药吧:
寒性药:黄芩,天花粉;凉性药:柴胡,牡蛎;平性药:炙甘草;温性药:桂枝,干姜。 这是寒热并用之法。
伤寒148: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注】:148条要联系147条,实际是解释147条。两条难点在“阳微结”是什么?147条的“微结”前也应加一个“阳”字。148条“脉沉紧”应改为“脉沉细”。沉为寒(下寒),细为虚(津虚血虚)。胡希恕先生认为,伤寒五六日,正是由表传半表半里之时,发汗复下而表未解,使邪热内陷,不仅见胸胁满之半表里症状,里亦微有所结,但非如阳明胃家实或结胸病一样结实特甚。这个“阳微结”就是大便硬,原因是津虚血少,所以才脉细,手足冷,而且仅头汗出,所以不是阳明。从另一方面看,脉虽沉细,亦不是少阴,因有头汗出,乃上有热亢之候。心烦与往来寒热均为柴胡证,“此为未解”,言既有表证未解,又有柴胡证未解。加上气逆上冲,故小便不利。里有微结而渴,胃无停饮而不呕,气上冲但头汗出。这样一个症候是什么呢?已经不是纯粹半表里阳证。而是下寒上热寒热错杂的厥阴证。条文说“可与小柴胡”,胡老指出小柴胡已不宜,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因胃不虚,故不用人参、大枣,因不呕,故不用半夏、生姜,因口渴,故用瓜蒌根、牡蛎,二药相配有润下通便作用。桂枝甘草汤合干姜解未尽之表邪,降上冲之逆气。大便微结者,可用本方,大便正常服本方可致微溏。本方也用于治疗无名低热,如肝炎发热,可解之。
金匮·疟病附方(三):柴胡桂姜汤方: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效。
【注】:当疟发作时,若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者,宜本方治之。
病欲自表解则恶寒,疟发作时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亦病有欲自表解之机。故本方含有桂枝、甘草,有解外的作用。试看方后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的注语可证。不过只凭寒多热少而用本方,则与牝疟诸方的应用难以区别,其中可能有错简,用时仍宜参照上条所论为妥。依据经验,久久不愈的无名低烧,和一般的慢性病,有用本方或其加味和合方的机会。
根据冯老回顾,胡希恕先生对伤寒论147、148条,研究了三十余年,从胡老的笔记中可以看到这一漫长时期研究的轨迹,这是大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记录。不同时期,胡老有着不同的注解,说明他通过临床实践不断重新认识《伤寒论》。最难能可贵的是,胡老最终得出第148条不是小柴胡汤方证,而是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胡老对第147条,60年代认为“伤寒五六日为病传少阳,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少阳证未解”,对“微结”注解为“据于胸胁的水微结”,是对“结胸”而言。70年代改“少阳”为“半表半里”,对“微结”注解为“邪遂内陷,胸胁满且微结”。80年代把“传少阳”改为“传半表半里”,并对“此为未解”注解为“既有表证未解,又有柴胡证未解”,对“微结”注解为“使邪热内陷,不仅见胸胁满之半表半里症状,里亦微有所结,但非如阳明病、结胸病一样结实特甚”,并强调“大便微结者,可用本方,大便正常服本方可致微溏”,即明确了“微结”指大便微鞕结。这一过程,已渐现半表里阴证雏形。胡老最终到八十年代改为“此仍邪在半表半里而未解也”。这一改动涉及是阳证,还是阴证?阳证用小柴胡汤治疗可也,阴证当然不能用小柴胡汤了。胡老对“胸胁满微结”的认识,最初亦如后世注家一样认为是“胸胁满”之意。并认为“微结是针对大陷胸汤证说的,即是说此结轻微,与大陷胸汤证结鞕如石者显异”。但后期则改为:“有微结于里的证候”。尤其指出,第148条是专为解释第147条的“微结”而设。这里应特别注意,第148条称“阳微结”,第147条称“微结”,也许147原文就漏掉一个“阳”字,致使后世难以理解。
胡老解读第148条独具慧眼,后世对该条多附会小柴胡汤作解,甚至有人主张删除此条文。胡老最初认为,本条与前条紧接,是在标明小柴胡汤与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的鉴别,并提示与少阴病、寒实结胸的鉴别要点。后来经前后对照研究、反复体会,认为本条即为前条做注解,主要在说明“阳微结”。仔细读胡老注解可知,“阳微,指津液微少;阳微结者,由于津液内竭而致使大便鞕结之证也”。联系到第147条“此为未解也”,是“言既有表证未解,又有柴胡证未解”,只用小柴胡汤自然不合适,最后锁定观点:“不过‘可与小柴胡汤’,不如柴胡桂枝干姜汤更较贴切,或传写有误亦未可知。”胡老对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的认识过程,可以说是胡老经方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对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的认识不断深化,显示了经方理论体系形成的过程——经方六经辨证论治理论,起源于方证临床应用的经验总结,即以八纲为理论指导应用方证,最早先认识到表证,继而认识到里证,再认识到半表半里证,最后由八纲上升到六经辨证,才总结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其中,对“半表半里”的认识过程是最长,也是最晚的,可以说有着艰苦的历程。小柴胡汤方证属半表半里,这是人们的共识,柴胡桂枝干姜汤由小柴胡变化而来,多数注家亦成共识。该方证的病位仍与小柴胡汤一样属半表半里,那么怎样判定其六经所属呢?由148的“可与小柴胡汤”,发展至胡老断定为柴胡桂枝干姜汤,显示了先辈临床应用认识方证的漫长艰苦过程。人们先认识到了“半表半里”的“阳证”,后认识到“半表半里”的“阴证”,即厥阴病。
根据前面所述,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阳微结”,指的就是大便微鞕结。但是,刘度舟先生的弟子又披露,刘老多次用该方治疗便溏而效,这又是怎么回事?难道胡老三十余年研究结晶要推翻?有人和稀泥说,该方证既治大便微结,也治大便溏。这种说法是不负责任的搪塞!且来看刘老医案。
【刘度舟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大便溏医案】:刘某某,男,54岁。患乙型肝炎,然其身体平稳而无所苦。最近突发腹胀,午后与夜间必定发作。发时坐卧不安,痛苦万分。诊之,患者一手指其腹曰:夜晚腹胀,气聚于腹,不噫不出,憋人欲死。问其治疗,则称中西药服之无数,皆无效可言。问其大便则溏薄不成形,每日两三行。凡大便频数,则夜晚腹胀必然加剧。小便短少,右胁作痛。切其脉弦而缓,视其舌淡嫩而苔白滑。处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柴胡16克,桂枝10克,干姜12克,牡蛎30克(先煎),花粉10克,黄芩4克,炙甘草10克。3剂后腹胀全消,而下利亦止。答案出来了!刘老处方比例与原方严重不同,尤其是花粉用量相当小,而干姜的用量大于花粉,这样当然适合便溏的病人。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柴胡桂枝干姜汤了。但是,刘老用经方不是死于句下,他驾驭方剂、变化方剂的高超技艺是值得学习的。我们在课程录95关于“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也分析过,对于上热下寒,其程度的对比需要注意,可以通过改变寒热药量来控制。学习书本,只是学习了其原则理法,具体应用,当然需千变万化。我们在学习别人医案时经常遇到题目是“某某方治愈某某病”,一看之下似乎与书本不合,细读才知道,作者的题目是为了夺人眼球,并不是某某方一定能治某某病,而是出现了某某证,某某方才能治,而且证有变化,药也有加减以及量的变化。我们千万不能被文章标题迷糊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