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传海 | 盼望着自家的沤坑快些满起来
先前的农村,村村都有的,一个是水井,另一个就是老粪场(集中全村土粪的老场地);家家都有的,一个是灶火(厨房),另一个就是沤坑。
那时,农村家家户户不论是否有土墙圈起来的院子,也不论“院子”的大小,院子的一角必定有一个入眼一看就见的大坑子。半圆不正的,大的有一间房,小的如一口大铁锅,最低处有半人深——那就是我们说的沤坑。
它是做啥子用的呢?有人说它是倒垃圾用的。这只说对了一小半,它的真正用途是积攒土粪,也就是书上说的积肥。平日里,一家人都会把屋里、院子和灶房产生的垃圾一股脑地填进去,包括一家人的洗衣、洗脚、洗脸水和灶房的淘菜、洗碗、刷锅水。那时候,家家户户屋内屋外都是土地面,沾来带去总有扫不完的灰土。加上鸡、鸭、鹅、猪随便拉下的粪便和它们吃剩下的青草根儿,还有灶房里剩下的烂菜叶、灶台前产生的柴禾末(柴草碎屑)、灶台里烧下的草木灰(一般不往里填,当做上等肥料专用的。不仅是上好的磷肥,还可以杀灭害虫。农谚说“一棵红薯一把灰,红薯能结一大堆”。)等都是积肥的肥源。
勤快的人家会经常收割些野草填里边,还要时不时地在房前屋后担些沙土撒上一层。不几天的功夫,一个深深的大坑就填满了。在日渐填满的同时,雨水、泔水也就把它们浸沤得差不多了。就这样,一坑不错的农家肥就诞生了!
你家若有一坑土粪沤好了,还需提前向生产队长预约(报告),队长接到报告就会根据农活闲忙,安排队里的社员到你家去出粪。那时候,你们的家里可就热闹非凡了。一大群人一齐赶到你家院子里,有的挖有的刨,有的说有的笑。担不动挑子的弱劳力(拿低公分的老弱病残和妇女、孩子们)就装挑子,担动挑子的壮劳力(拿高公分的强壮男人,也有要强的结实女人)一人一挑(担),轮流往返,长龙一般,把坑里的土粪全部担运到村口的老粪场,和先前其他家出的集到一起,拢成山样一大推(待耕种或农闲时运往田里)。
出完后,队里的记分员会当场报数:某某家儿,今天一共出了多少多少挑儿(担)。根据质量算是中等(粗沙较少、沤的较烂等质量较好的),每挑按1分,共多少多少挑,多少多少分。一坑粪往往能出三五十(担),能顶好多个工呢(一个壮劳力干一天12分为1个工)。这时,你的一家人就如同过小年一般兴高采烈起来。
沤坑清空后或尚未填满时灌满雨水,就成了一个大池塘。每到此时,家里养的鸭们、鹅们就会显得格外的欢快,总是不分昼夜地在里面游啊游的。而少小的我们却总是在那时离它远远的,唯恐从那儿走过时会一不小心掉进去。
我们老家的父辈们都把人便、畜屎、草屑、灰土及其混合物等农家肥一概叫做“粪”。人们常说“视金钱如粪土”,但对于祖祖辈辈的庄稼人来说,粪土可是最最主贵的。除了“土粪是个宝,样样庄稼离不了”,还有最关键的“工分工分,庄稼人的命根儿”。所以,那个时侯的我们总是天天盼望着,自家的沤坑能快些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