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第一条“鱼”诞生记! ▍九鱼迷踪(二)

导读

某夜,一小偷进入一间小食肆偷吃东西被伙计发现。店老板没难为这个年青人,还提供食物。

三年后,店老板忽然收到一封从南洋寄来的信件,内里还夹带一张200大洋的银票,送钱人署名为林大贵,,即为三年前的青年。

于是乎广州第一条鱼(如)诞生,时间是是1875年(光绪元年)!

惠如楼

惠如楼由陈惠如创办,于1875年(光绪元年)开业,以经营广东传统风味的清茶细点为特色,是广州市著名百年老字号,也是广州市历史最悠久的茶楼之一,以传统粤菜、精美点心、龙凤礼饼驰名。

惠如楼位于广州市中山五路117号,1995年3月,因广州兴建地铁一号线,中山五路全线拆建,众多老字号从此湮没。

时间回到清末年间。惠如楼的前身是一位名叫陈惠如的人开设的一间小食肆。

某夜,一小偷被伙计发现躲在厨柜内,伙计在呼喊之余正想用开水淋柜内的小偷,陈惠如正好赶到制止。一问之下,原来小偷是因饥饿难忍而潜进店里找食物的,陈老板不但没难为这个年青人,还拿出食物,等他吃饱喝足后再赠给他银两,然后好言相劝送他走。年青人临走时要了陈老板的姓名、地址,说日后定当图报,当时陈老板一笑置之,也没当回事。

事隔三年后的岁晚,忽然收到一封从南洋寄来的信件,内里还夹带一张200大洋的银票,送钱人署名为:林大贵(淋大柜),原来就是三年前那个年青人,他时来运转,在南洋发了达,未忘本,连续三年,每次都寄上200大洋银票。有了这笔钱后,陈老板便舍弃了小食肆而办起了茶楼,还以自己的名字给茶楼起了个名号——“惠如楼”。

时间是1875年(光绪元年),广州第一条鱼(如)诞生。

三十年后,一群猛龙过了珠江,当其时佛山七堡乡(今石湾镇一带)的商人纷纷踏足广州,携带大量资金来投资经营茶楼业,繁荣了广州的饮食文化。以被誉为“茶楼王”谭新义为首的一班大佬,择地兴建或收购茶楼,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谭新义收购了“连香楼糕酥馆”,取名为“连香大茶楼”。

可能也是在此期间,把惠如楼也收购了,之后,谭新义对“如”字情有独钟,经他主办和参与、一口气开了多间以如字命名的茶楼(西如、东如、南如、五如、三如、太如),其他老板也来凑上热闹,开起了以如字为名的茶楼,当其时正是“九鱼(如)齐出”啊。最多时发展到有十三间之多。

当初,陈惠如所经营的小食肆和后来开办的惠如楼究竟在什么地方已无从考证,当然更不知是否在惠爱街上。有关1919年之前的惠爱街的照片鲜见。

我们所认识的惠如楼是在1920年之后的事了,辛亥革命后,广州开始拆除城墙。之后几年间,因资金、人力不足和其他因素,只是在拆拆停停。

1918年(民国七年),广州正式开始大规模拆城墙筑马路,城市交通由水路开始转到陆路。此后4年间,广州到处在拆房子,灰尘滚滚,喧腾不息。马路从原来的民居中间穿过,许多人要被迫搬家,于是就出现了很多抗争示威活动。当时有人在西瓜园(现在广州日报社周边)贴了一副对联:“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拆城明日迁”,也许是中国第一批“钉子户”就在此时的广州产生了。

政府派出军队、警察、消防员,稀里哗啦,把城墙一股脑夷为平地。很多人还没搬走,他们的房子已经被政府拍卖了。有些“钉子户”企图顽抗到底,政府便出动消防队强行拆房,又出现了中国第一支“强拆”队伍。

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前,号称华南最繁华商业之地的广州,只有一条可供行车的马路,就是长堤。

1919年惠爱街拓宽改建为马路,路两旁兴建骑楼,惠爱大街(今中山四路)定名为惠爱东路。

惠爱街(今中山五、六路)定名为惠爱中、西路。与市内其他骑楼街路环接,形成世界第一长骑楼街的产生。

无论以前的惠爱中路,或现在的中山五路,都是广州市的地王。广州城里最有掌故的道路,中山路无疑是其中之一,能在此买得起地建楼的当是土豪中的土豪。而惠如楼进入我们记忆中的就从建成惠爱路起,惠如楼的主人是谁这并不重要,人们只关注的是惠如楼的出品,能留得住客人的当然要茶靓水滚、服务周到、精美而又具特色的点心、能拿得出几道口碑好的招牌菜式、再加上内部格局楼层开阔宽敞、气流通畅、装饰华丽、厅堂各处多挂名人字画,这些惠如楼都做到了。

提起字画,据相关资料记载:当时惠如楼二楼有一幅书法名作“少长咸集”的横额,系出自赵之谦手书。

赵之谦,又名撝叔(撝字广州话读“挥”音,同挥),绍兴府人,清代咸丰举人,官至江西鄱阳、奉新知县。工诗文,擅书法、绘画,尤其篆刻成就巨大。上世纪30年代初期,国民党政要张发奎的副官苏世杰(后兼任省财政厅秘书),是书画界人士,也是撝叔的崇拜者。一天,苏世杰找到惠如楼东主谭晴波(继谭新义之后,广州第二代茶楼王),愿以500港元,请谭晴波将“少长咸集”割爱,谭晴波可不缺那些个钱,没卖。1950年,又有一个书法爱好者愿出1500港元高价求购。可是谭晴波也不愿“割爱”。

日占时期留下的中山五路照片,惠如楼可见。

新中国成立后,惠如楼的老板谭晴波去了香港,1956年惠如楼转为公私合营,1958年改为国营企业,1960年,政府又在惠如楼周边30多户的地皮上进行扩建。1963年10月,惠如楼扩建竣工复业,成为一间楼高四层的大型茶楼,当时有职工170多人。

1950年代后几经扩建,其主要名菜“如意香汁鸡”、“荷香蒸乳鸽”、“脯鱼干蒸烧卖”等。

由于惠如楼建筑风格独特,很多电影都是在这里取景。

1979年,中国正式开始实施改革开放。不久后,香港的“港式”饮食及酒店服务业夹带着一股新风进占广州,新潮流冲击着旧传统,在新形势下,惠如楼于1987年4月开始重新装修,并于同年国庆前夕竣工复业,使百年老号换上新颜,便于与时俱进,惠如楼更名为“惠如楼海鲜酒家”, 并增设夜茶、适时火锅等经营项目。装修复业后的惠如楼,厅堂陈设更加雅致,布局合理,有空调设备,设有大小厅房18个,1000多座位,可筵开百席。

虽然店名变得时尚了,但惠如楼始终忠实地坚持正宗传统粤菜,其出品的菜式屡屡获得佳绩。在1987年和1988年两届美食节中,获奖品种就有“百花鲜竹盒”、“惠如一品素”、“如意香汁鸡”、“荷香蒸乳鸽”等等。

惠如楼除茶靓水滚、服务周到外,更值得称道的是精美而又具特色的点心,其中最负盛名者有如下几款:脯鱼干蒸烧卖、 笋尖鲜虾饺、 榄仁萨骑马、嫁女饼(莲蓉酥、爽糖酥等)、老婆饼(冬蓉酥)等。

应节佳品除了各式年宵品种外,一年一度的中秋月饼,其质量选料上乘,制作颇具特色,如纯正莲蓉月、凤凰贡品月、惠如上月等,特别是凤凰贡品月,是惠如楼的传统招牌月饼。

1983年,一个美籍日本人——出目里利吕井,首次来到广州,用他对城市公共交通的专业眼光,拍下了很多珍贵的照片。

其中一张照片是站在中山五路与广州起义路交界处、刚刚建成的,后来被广州街坊爱称为“蓝色八爪鱼”人行天桥上,镜头向东拍下了中山五路初夏正午的景色,说不定出目里利吕井的午饭是在越秀饭店(新陶芳)内吃呢。

三十年过去了,现在再看着这张照片,倍感亲切,两旁的骑楼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古老而不乏生气,悠闲而显得祥和,远处,“惠如楼”三个字的大招牌格外醒目出众,似乎向路过的街坊打着招呼。。。。。。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那个全民“下海”的时代,中山五路也随之显露出繁荣的色彩。

1995年拆迁前后的惠如楼。

但是,1995年,随着地铁一号线的兴建而带来旧城改造,从此,广州开始进入大拆大改的时代。

惠如楼暂迁往三元里广花二路212号,离开了老城区,地头又不好,客源希少,经营一年后于1996年倒闭。

我们再回忆一下已经消失了的惠如楼。

三如楼

三如楼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南华中路425号,开业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三如楼最初的老板是谁,三如楼一开始就起这名字的或转手后改称三如楼的已无从查考。

自从清末民初,佛山七堡乡(今石湾镇一带)的商人进入广州经营茶楼业后,据闻当时的茶楼王谭新义拥有众多的以如字命名的茶楼中,也包含了三如楼在内。

如果三如楼真的是1890年开业的话,而且与现今位置不变,根据广州江岸变迁图推论,初建的三如楼就在珠江岸边。

从老照片里找找三如楼的位置。

珠江两岸,现今保留下来还能继续使用的古码头已是为数不多了,堑口码头就是其中之一。三如楼选址在此也是看中此地的人气旺,服务的对象都是过渡进出广州城的人群。可惜未能找到1890年至1920年之间的相关照片,不知到三如楼的建筑模样。

民国初期,茶楼业逐渐成熟,到了1920年后步入黄金时期。自从1910年堑口码头一带拓宽了江岸,在1920年间的照片可见到在原先低矮的平房群中,出现了一间三层、顶层盖上瓦面的砖木结构楼房,在资料上分析:“民国初期,雄踞广州河南堑口,稳执珠江南岸茶楼业牛耳”,这间疑似是三如楼了。

为什么又说是疑似呢,这间楼房是横向、门面向着珠江,而现在所认识的三如楼是纵向、门面开在南华中路。经过一堆新旧地图和图片作比较,这范围就是三如楼所在位置,如果这三层楼房不是三如楼,周边又见不到较为高大的房屋,那么,之前的三如楼只能是一间不起眼的小茶楼,但是,以茶楼王谭新义的身份地位和财力,又怎么会让三如楼低矮窄小呢。所以,这个问题只能存疑了。

南华路最先是条堤岸道路,建基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道路的一侧是江岸,另一侧是江水滩涂。民国十五年(1926年)开始有规划地建路,并正式命名为南华路,施工高峰期是在1928年-1930年期间,经过大拆大建后,南华路分成东、中、西三段,形成一条东起海珠桥东侧草芳围西端,西至洪德路;其建筑规模堪比市内上下九路的骑楼街路。

从1920年的照片,一跨就是十年,到了1930年的照片,疑似三如楼那栋楼房基本没变化,但是因南华路的建成,沿路已看见正在兴建中的骑楼。

1930年南华路的全线开通,三如楼的生意应该比以前更好,但是三年后(1933年)随着海珠桥的建成开通,这一带码头的渡船受到很大冲击,乘船渡江的人客锐减,此时却又是广州茶楼业的鼎盛时期。遗憾啊,照片到了这里又断档了。

一跃又到了1949年美国人航拍的照片,镜头中出现了楼高三层、长方形纵向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三如楼,整个主体保持到现在,所以一眼便从照片上认出来了。

按照图片及当时广州茶楼业的景况来推断,三如楼的扩建应当是在1933年2月海珠桥开通的前后。虽然只建了三层,却高达十几米;底层有5米之高,大堂既高且深,使之视觉有宏大宽敞之感;四面采用高达2米多的风车窗,空气对流通畅,自然风足,适应广州夏季炎热的气候。

和其他“如”字号茶楼一样,在内部装饰设计上都是大同小异,如采用满洲窗间隔,五彩玻璃上饰以人物山水图案;四周摆设古玩字画;格头的横楣花檐,选用漆金通花木雕,其间龙凤飞舞,梅兰竹菊等等,给客人的感觉是环境舒适雅致,古色古香。

当时,河南的茶楼业竞争得十分激烈,在南华路、洪德路、同福路,这几条连通的马路兜一圈已有大大小小五十多间茶楼。三如楼除了靠近堑口渡口的地理优势外,服务周到、顾客至上、茶靓水滚、点心精美、菜式可口、经济实惠,这些都是必需的,在赢得口碑的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每逢中秋节,茶楼便精心制作一个八层的巨型花蛋糕,摆在大堂上,上书“江孔殷买下”( 江孔殷,生于1864年,卒于1952年。字韶选,别号霞公,人称江虾,广东南海人。是晚清最后一届科举进士,曾进翰林院,故又被称为江太史,美食家。

江太史有“太史蛇羹” “太史鸡”等名馔传世,他的家“太史第”就在今同福西路同德里、龙溪首约、同德横街及同德新街四条街一带),以此表示大人物都来帮衬,此招一出,确实吸引了很多眼球,围观者众。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政局不稳,人心浮动,此时的茶楼业主崔玠将三如楼转让给甘珠。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三如茶楼被日本侵略军占用,改做豆腐作坊,由一名叫石傅的日本人经营。抗日战争胜利后,甘珠将三如茶楼重新装修复业,并易名为“三如酒家”,继续经营精美点心和传统粤菜。著名点心师黄福师傅(解放后被评为特级点心师)用家传秘法做出的包点很受食客喜爱,黄师傅制作的包皮爽口不粘牙,有弹性,凉了也保持原有风味,而潮州粉果、鲜虾饺更以皮薄、爽滑而远近闻名。

新中国成立前,三如楼仍是河南最大的一家茶楼酒家。新中国成立后,店主甘珠将三如酒家卖给人民政府,迁居香港。

当时河南区(今海珠区)政府计划将该店作为职工食堂,因故未成,后改为河南区商业局办公用房。原酒家职工亦多数转到大同酒家工作。

1959年9月29日,三如酒家重新复业。酒家继承原有的经营传统,以面向大众为服务宗旨。它招回了著名点心师和厨师邹权、冯心、何松、范启等人,这是三如酒家的鼎盛时期。直到1980年代初,三如酒家仍保持着海珠区最大的饮食店之一的地位。

1985年,为适应新的消费需要,三如酒家进行了扩建装修:把原三层的营业范围改建成四层,建筑面积达3100平方米;三、四楼装上空调设备;购置一些新的家具,改造厅堂陈设,做到厅堂雅致,座位舒适。经扩建装修后,店容店貌焕然一新。有大小厅房11个,既有雅致的单房,又有可摆几十席的宽敞大厅,共有座位1000多个,可筵开百席。

1980年代中后期,三如酒家每天开设三茶两饭,以价廉物美,经济实惠为号召,最低设一角钱茶位,这在广州各茶楼酒家中是少见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如酒家制作的姜葱鸡饭。这款饭菜每款只收一元四角,有鸡有饭,价廉物美,每天制作几百碗都供不应求。

1988年,又推出了一系列招牌菜点:“双飞蝴蝶鱼”、“三如迎宾鸡”、“手撕盐焗鸡”、“碧绿凤尾卷”、“锅贴酿番茄”、“碧波生鱼片”、“脆皮炸布甸”、“金龙千层酥”、“冰花鸡蛋散”、“百花酿虾扇”、“豉油王鹅肠”等,其中有多款是广州历届美食节的获奖品种。

1990年代初,三如酒家为搞活经营,在经理张文标的带领下,发动后勤人员,在门口增设明档,现场即制东江盐焗鸡(传统制作,纱纸包,生盐焗鸡)。由于现场即制,吸引力强,鸡靓味正,加上优惠供应,故生意兴隆、门庭若市,顾客常排队等候购买。

进入1990年代,广州的饮食业市场竞争激烈,具有现代化设施的宾馆和酒家像雨后春笋一样不断涌现。设施陈旧的百年老字号三如酒家和其他老茶楼一样被沦为“老坑茶居”,消费力强的年青一代基本不会去帮衬,老茶楼辉煌的时代已经过去。

1994年,海珠区饮食服务公司引进外资1000多万元全面改建三如酒家,装修后的酒家改名为“三如大酒楼”。酒楼大门云石照壁,倍添豪华气派。首层附设韩国烤锅店,二楼有可以筵开数十席的宴会厅,各式陈设于新潮中见典雅大方,三楼厅堂的欧式雕塑给人以高雅的艺术享受,各个贵宾房按欧陆风格设计,墙饰、灯饰各有特色,配有卡拉OK音响设备免费供宾客使用,四楼设卡拉OK夜总会。

以“港式”经营的三如大酒楼,菜式、点心的制作都是由香港厨师挟技而来大展身手,既体现了粤菜的传统特色,又吸取了中外烹饪精华,其中三如怡香鸡(咸鸡)、盐焗鸡、清香鸡、秘制水鱼、云吞面、回味猪手、吊烧鳗鱼等名菜美食尤有口碑。

1995年后,广州的商圈旺地发生了急剧的转变,六二三路;文化公园的人民南路、西堤二马路;南方大厦的沿江西路、西濠二马路;爱群大厦的沿江西路、长堤大马路;河南的洪德路、同福路、南华路等等这些向南的商圈旺地相继消失。

三如大酒楼在苦撑不下的情况下于1998年12月9日转手给南海城,易名为“三如南海城海鲜酒家”。不信邪的南海城在惨淡经营了两年后,于2000年12月不得不结束生意,三如南海城海鲜酒家关闭。至此,存活广州百多年的“九条鱼”中最后一条“鱼”(如)消失!

事隔六年后,2006年12月,一个新的服务单位“金坤酒店”开业。

原三如楼的门面除了招牌变了,其他一切没变。

之后,金坤酒店的后面(靠沿江西路),开设了一间“三如公寓”,专门出租单间办公室的,总算还留有三如楼的影子。

太如楼

太如茶楼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光复南路59号,开业于1885年(光绪十一年)。太如楼最初的店名和地址已无法查考,后来的广州第一代茶楼王谭新义收购后才名为“太如”,是谭新义拥有众多“如”字号茶楼的其中一间,也是过去广州九鱼“如”之一。

旧时,广州城的西南边翼城有一座城门名为“太平门”, 太平门是从西关进出城的重要城门,在现在的人民南路和状元坊交界处,城基埋在人民南路下面。城门外面有一条横跨西濠涌护城河的石桥,取其城门名曰太平桥,它今日依旧存在,只是埋藏于地下,就在状元坊对面、人民南路西侧旁边,高起的坡位就是桥身,它下面昔日的护城河西濠涌已成为暗河,原先的水源自现在的流花湖流出,可直通珠江的。

桥前有一条沿着西濠涌护城河、南北横向的街也取自城门之名为太平街,太如楼最初有可能开设在城壕旁边的这条太平街内。

以前的广州,无论大街小巷都以石板铺设,这是广州的特色,时至今日,市内街巷还不时可以见到。清乾隆时期,十三行一带便是广州商圈旺地,后来,随着十三行商圈的西移,带旺了西关的普济桥(今和平东路口、桥已毁)、桨栏街(今桨栏路)、太平街(今光复南路)等一大片区域。太平街很近十三行,又是通往太平门到城内的街道,商机无限,太平街当时就打造成一条高档街,以参茸庄、银号、绸缎庄等业为多。而在这条街内经营的饮食业,也是以高档、大排场为主。

广东很早就开始制造铜器,明清时期主要集中在开平等手工业发达的地方,后来慢慢转移到省城广州,集中在太平街一带,清末民初为鼎盛时期,打铜行业繁盛时期,工人超过2000人。比如专门制造水烟筒的铜行,最多的时候就达到数十家,铜器制品除了本省四乡之外还远销南洋各地。随着铜器制造业的占领,其产品声名远播,久而久之,太平街的南段,自太平桥起至桨栏街这段太平街的街名渐渐被遗忘,人们习惯地称为打铜街,就连电汇信托交收时,都以打铜街为名。

1918年(民国七年),广州正式从西门开始大规模拆城墙筑马路,1919年,广州的西翼城墙被拆除、将西濠(由现在的和平东路口至珠江的这段护城河)掩盖,只留暗渠筑成马路。太平桥(明代嘉靖五年建,曾于1683年拆移至此)幸运地保留了下来,现在虽然见不到其真容,相信会有重新露面的一天的。在西翼城墙基上建成的这段马路,因为经过太平门,这段路被命名为“太平路”(今人民南路)。

几年后,1926年 (民国15年),太平街(打铜街)这条石板街也被扩建成马路。依据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就把这条新路命名为“光复路”;纪念辛亥革命“光复河山”之意。

整条新路北起宜民市(今西华路东段),南至桨栏路。因路太长,便分为北、中、南三段。而以前的太平街是由北面的上九甫路,至南面的桨栏路,这段便命名为光复南路。名字虽然起了,但人们还是习惯地称为打铜街,一直被叫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代。在历经了抗美援朝、大跃进以及“文革”,“西关打铜”几近绝迹,随着打铜业的消失,打铜街这个称呼也随之消失。

1919年,当时广州茶楼的茶价分为四等:一分二厘、一分六厘、二分四厘和三分六厘,而太如楼的茶价是最高的三分六厘。凭什么呢,地点好啊,茶楼四周都是做大生意的老板,金融行业的银号老板和新闻行业的报社高级编辑、记者尤其喜欢聚在太如楼饮早茶。当然,这些茶客除了图个方便之外(太如楼后面的西荣巷就是当年叱诧风云的银业公会,门前光复路有着众多的报馆),因为有钱,嘴还是很刁的,要想留得住这群贵客,不但茶业要用上顶级的,点心要做得精美的,礼饼也拍得住当时的莲香楼的,太如楼出品的“麒麟月饼”更是口碑载道。

太如楼于1926年扩建马路后重新建成楼高三层的大型茶楼,共有4个厅堂,可容纳客人500人,门面装饰新潮美观,室内的满洲玻璃窗均刻有诗画,以供茶客欣赏,三楼四面临风,视野开阔,时至今日,太如楼两边的旧楼房还是数它最高。

根据1932年出版的《广州之银业》一书中记载,1930年代初,广州全城拥有544家银号,其中仅太如楼周边的十三行路、故衣街、和平路、桨栏路、西荣巷、余善里、富善西街这'四纵四横'8条密迩相邻的狭小街巷里,就有银号251家。十三行地区的银号占据了广州银号近半数之多,单从银号数量和区域集中程度来说,十三行传统金融区在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

自从1827年(清道光七年)11月8日,由英国鸦片商马地臣(Jame Mathson)和美国商人伍德(W.W.Wood)办起了广州第一份英文报纸、也是中国内陆第一份报纸——《广州纪录报》起,广州逐渐兴起了办报业,一时间市面上出现了百多份报纸,其中一大半的报馆都在西关第七甫、第八甫(今光复中路)一带。到了民国初年,广州的报纸数量更激增至两百多份,其中光复路一带就有130多家报馆,第八甫(今光复中路) 遂有报馆街之称。报馆街的铺房都特别深大,后街直通西濠涌护城河水脚,可安排字房,有利于整间报馆集编辑、排版、印刷、发行于一炉。通宵工作,凌晨出版,因而整条街道彻夜机声、人声响个不停。

做报业这一行,绝大多数都是夜间开工,早上收工的,捱了一个通宵,当然是要饮杯茶、食个包再回家睡觉。附近报社的高级编辑、记者都会去太如楼饮早茶,编辑和记者当时是属于“高薪一族”, 编辑的工钱是每月20元(大洋),当时一角钱可以买到一打鸡蛋,至于记者的稿酬,一般是每篇六角、八角、一元3个等次,一群“报纸佬” 聚在一起也可以通下消息。太如楼属于五星级高档茶楼,茶钱也是全城最贵的三分六厘一位,报馆的员工收入稍低的会到城内大新公司(现中山五路新大新公司)的“国泰”;而组版的工人则习惯在长寿路的乐善戏院附近帮衬“大排档”。

当时广州有名的老茶楼都是“人以群分”的,例如:

利南楼(中山四路、已拆)聚着一群“五金佬”;

惠如楼(中山五路、已拆)是“古董佬”;

祥珍楼(中山七路西门口、已拆)是“象棋佬”;

大元楼(解放中路、已拆)是“收买佬”;

巧心楼(惠福西路、已拆)是“三行佬”;

瑞如楼(沿江西路五仙门,已拆)是“菜栏佬”;

东如楼(越秀南路、建筑尚存)是“街市仔”;

新陶芳(中山五与起义路口转角处,已拆)是社会名流;

涎香楼(北京路、建筑尚存)是教书和文化人;

陶陶居(第十甫、营业中)是“媒人和戏班”;

莲香楼(第十甫、营业中)是“二世祖”;

大家爱好相同,常聚一处,熟口熟面的,就更加“有偈倾”了,做生意的就有得“斟”了。现在叫“圈子”、旧时叫“围内”,都是“自己人”。

广州的年宵花市在晚清光绪年间已形成传统,且规模逐渐扩大。当时,除夕花市比较固定的地点在现在的西湖路与北京路相交处(即当年所称的“双门底”),至中山五路与北京路相交处(即当年所称的“藩署前”)。除双门底外,西关桨栏路一带,在民国初年亦已形成年宵花市。拆城墙筑马路后,西关地区与原城区连成一片,人们往来再无阻隔,花市发展越来越兴旺,以至成为民国时期广州的中心花市。年宵花市摆设在整条桨栏路至光复南路太平桥太如楼门前止,形成一段曲尺型的花市。

年宵花市选在这里摆档是正确的,花农大多来自河南的庄头和芳村的花地,而这两处花田都靠近珠江,船只是唯一运载工具,可以从西濠口进入,沿西濠涌护城河到达普济桥,一上岸便到桨栏街。

1919年,西翼城墙被拆除,马路筑在珠江边西濠口至普济桥这段河上,这一段的西濠便成为暗渠。花农的船只能在沙面沙基涌一带靠岸,还好,行上几百米也就到了。

桨栏路这一大片区域,乃商业荟萃之地,花市便被这大片区域的工商大户带旺,除一般市民年年前来游逛购花外,每间商铺都大摆年桔、年花,取其“黄金满屋” 、“花开富贵“之意。

1985年前后,整条光复南路,以往的打铜街逐渐变成做布匹批发生意的商铺,成为新兴的“布行街”。随后,光复中路,以往的报馆衔逐渐变成做缝纫机及配件的商铺,成为新兴的“衣车街”。而故衣街起步早一些,在1980年代初,这条已往买旧衣服的街,已成为全国首个个体经营服装批发市场。随后带动了十三行路、豆栏上街、和平东路、桨栏路等等及其周边的横街窄巷全部做上服装生意。真是不能用“服装街”来形容,应该称为“服装区”才合适。

高人一等的太如楼,在1980年代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激烈冲击下,也不得不低下了那高贵的头颅,与其他老茶楼一样的命运,结业了。

据现时正在经营的面包屋的资料是:“广州市荔湾区得德意高级西饼面包屋注册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光复南路59号(太如楼所在地址)。单位注册时间:1989年6月”。以此推断,太如楼应该是在1989年6月之前结束营业的,又根据1985年4月印制的《广州最新交通游览图》中,其中有一板块提到太如楼,太如楼在1985年还在经营中,那就是说,太如楼是在1985年后、1989年6月前这段期间结束营业的。

这间面包屋已经经营了将近27年了,一直坚守在这里,确实不容易啊,但总算是与饮食有关的,总好过转作其它无相关的行业,希望有朝一日太如楼这间老字号能够重新开张。

作者:月宫孤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