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捣练子》描写思妇离情,最后两句与欧阳修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2021-08-09 10:18

华人号:中国文化

《捣练子·砧面莹》是宋代词人贺铸的作品。这首词以浑厚、凝重的笔触,伸向人物的心灵深处,将古代思妇捣衣、写信、寄物时那种特有的丰富多姿的生活情景逼真地描述了出来,表达了怀念戍边亲人的深厚感情。

01、原文

捣练子·杵声齐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02、注释

砧(zhēn)﹕捶衣服的垫石。莹:光洁、透明。

杵(chǔ):捶衣服的木棒。

泪墨题:泪和着墨汁写信。

玉门:古通西域要道。

戍(shù)人:守卫边疆之军人。

03、译文

捣衣石的表面因年长日久的使用,早已光洁平滑,杵声协调、齐整。捣完制成衣服给丈夫寄去,可是在题写姓名、附就家信时却止不住涕泣连连。寄到玉门关已是万里之外了,可是戍守边关的人还在玉门关的西边。

04、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闺中人思念远戍征人的愁怨,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让人读后唏嘘不止。

“砧面莹,杵声齐”。捶衣服的垫石非常光洁,木槌捣衣时所发出的声音均匀、整齐。以对仗的句式开笔,生动地写出捣衣的情景。着一“莹”字,不是赞美砧石表面的耀眼光泽,而是深刻揭示出捣衣的次数繁多。着一“齐”字,固然写出了杵声富有节奏的均匀间歇的音响,同时还蕴含着捣衣时的一片深情:她洗得那么仔细,那么轻柔,那么洁净,目的是为了丈夫穿得整洁,穿得舒服,穿得温暖。

“捣就征衣泪墨题。”戍边的军服洗好后准备寄走,写信时泪水和墨汁交融在一起了。“泪墨题”三字,将思妇写信给丈夫时那种深厚的情意和无限的辛酸的图景生动地描绘了出来。真是语近情深,富有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往下,作者以幽凄的情调,极写寄衣、寄信时的心情:“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征衣和信件寄到玉门关应有万里之远吧,更何况守卫祖国边疆的丈夫还在玉门关之西呢!可以想象得到:这时一种难以名状的滋味一定在思妇的心头翻腾起伏。

这两句言简意赅启人遐想;含蓄蕴藉,韵味无穷。与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的名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有异曲同工之妙。(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两个角度写离愁,一样相思痛断肠)

这首《捣练子·杵声齐》是贺铸《捣练子》组词的第三首。贺铸对人民疾苦深怀同情,为此创作了《捣练子》组词,代思妇征夫们诉说他们的痛楚。原词共有六首,第一首已经残缺,其余五首题依次为《夜捣衣》、《杵声齐》、《夜如年》、《剪征袍》、《望书归》。除这首词外,组词中的最后一首《望书归》也很有名。

原文:捣练子·望书归

边堠远,置邮稀。附与征衣衬铁衣。连夜不妨频梦见,过年惟望得书归。

译文:对敌斗争的边防前线,离得很远很远,传送文件的驿站异常的稀少。赶紧把自己做的征衣寄给丈夫穿。只有在梦中多次与亲人相见的愿望尚可实现。只盼望冬去春来能得到亲人的回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