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社区网格化管理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实现更加精细化的治理、促进信息互联共享、提高社会治理效率和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存在突出问题,需要服务理念、科技手段、素质提升及制度机制方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网格化; 精细化; 网格员
        网格化社会治理利用网格化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整合社会治理资源,提升社会治理效率,改进社会治理效果,为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蓬莱区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了“网格化管理+急民情送服务”新路子,实现了社区功能更为丰富、管理更为科学、服务更为精细的目标。
        一是创新管理模式,变“单线条”为“网格化”。根据街道、驻地单位、住宅小区、居民分布特点和地域特征,将街道辖区内所有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共场所、居民小区等全部纳入网格,实现了全面覆盖。各网格分别配备一名网格长和若干名网格管理员,一般性问题由网格员解决、复杂性问题由网格长解决、重大问题由社区网格管理化工作领导小组与相关部门共同予以解决,形成了分工办事,按格理事、和谐共事的运行格局。
        二是改进服务方式,变“营业厅”为“送服务”。集中开展“网格情况大摸底”活动,各网格管理员对网格内所驻单位、企业、学校和居民家庭进行调查摸底,确保网格内各类信息收集及时、内容准确、记录规范。积极开展“急民情、送服务”活动,按照“只进一道门,只找一个人”的工作模式,网格管理员主动上门了解驻区单位和居民服务需求,将社区服务延伸到了楼栋、院落,实现社区服务管理的关口前移,由坐等居民上门的“营业厅”式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的“宅急送”式便民服务。
        三是健全管理机制,变“松散式”为“规范化”。结合街道、社区工作实际,制定和出台了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服务民生手册规范制度、学习培训制度、问题办结反馈制度、入户走访制度等工作制度,积极推行定期走访、挂牌上岗、限时办结、首问负责、快速办理等工作方法,确保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正常和有效运行。着力构建网格互联互动机制,坚持“分格不分家”原则,在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下实现网格间优势互利、信息互通、工作互、资源共享。
        二、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服务综合效率不高。社区事务重、繁、杂,社区工作人员 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开会、迎检、整理档案上等事务性工作上,同时,街道社区层面整合资源开展组团服务的手段缺乏,导致网格管理与组团服务应景式的活动开展较多,实质性的工作较少。
        (二)属地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街道之间,条块分割严重,未能有效整合形成信息共享机制,各方面工作进社区后各自为政、各行其事,使得工作低效,也浪费了资源。
        (三)社区管理难度较大。一是社区服务资源难以有效整合,诸如小区停车、基础设施等各自为阵,社区难以提供优质服务。

二是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增加,加工、餐饮等行业混合在居民小区,社区缺乏管理手段,影响了社区的公共安全和居民的正常生活。三是社区与物业公司尚处磨合阶段,一些物管小区成为社区管理盲区,部分老社区因为历史原因,脏乱差现象较为严重。
        (四)社区干部素质参差不齐。社区网格员大部分是由以前的社会 工作者转入,虽然经过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后,但是仍然存在着个别网格管理员对社区网格化管理学习不够、研究不深,缺乏为居民群众办事的能力。
        三、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树立责任网格理念,完善管理服务体系
        在城区推行网格管理与组团服务,网格是关键,责任是保证。探索建立“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联动网格管理模式,街道为一级责任网格,社区为二级网格,充分发挥两级网格在社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将社区划分成若干责任区,组成网格单元作为“三级责任网格”,重点将社区党建、民政、计生、就业、社保、综治、住户情况等事务逐项分解到每一个网格单元,将社区信息全部定位到每一个网格单元,从而延伸社区管理、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同时,进一步明确网格的责任主体和主要职责,建立定期网格责任巡查制 度,使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除了条线上的职责,还应在网格内明确自己的任务,让社区责任网格真正成为关注民情、关怀民生,为百姓服务、对百姓负责的“百姓网格”。
        (二)坚持整体联动原则,合力推进社区服务
        网格化管理是以属地管理为原则,将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单元,并对每一网格事务实施动态、全方位管理,对网格内居民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街道作为一级责任网格,负有统筹指导、综合协调的责任,要把社区党建放在社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中的突出位臵,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区党建全覆盖”;要按照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要求,街道要协同相关部门落实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分类指导和社区责任网格科学考评的新机制,推广“民情日记”工作法,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彰显社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群众性、公益性和人文性。
        (三)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搭建综合信息平台
        积极开发建立城区规范统一的社区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力求功能全面、精细、有效、快捷。设立市区公共服务信息中心和综合信息数据库,实施市、街、社三级联网基础工程,构建市、街、社三级综合管理服务办公业务平台,促进电子政务与社区信息化对接;设立标准化信息平台及电子台账,实现街道、社区之间各类信息的传输、使用、共享。建立社区责任网格编码制度,绘制城区三级网格地图,区级标到每一个社区,街道标到每一个责任网格单元,社区标到每一幢楼房、每一条道路、每一项设施,把社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 务”融入到社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中,提升社区“网格化管 理、组团式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
        (四)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建设管理长效机制
        街道、社区要结合自身实际,要制定和出台相关工作制度,积极推行定期走访、挂牌上岗、限时办结、首问负责、快速办理等工作方法,确保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正常和有效运行。各社区要积极 构建网格互联互动机制,坚持分“格”不分家,在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下实现网格间优势互利、信息互通、工作互动、资源共享。建立分片包干机制,社区班子成员每人负责一个或几个单元网格,实行分片包干、建立健全挂牌联系、定期走访、服务承诺、民情反馈等工作制度,畅通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渠道,努力打造特色的“十分钟服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