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没有补过课的潍坊双胞胎兄弟被北大录取,学习秘诀只四个字

【平湖一柱 第1560期 “双减”专题 】

【核心提示】想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想让孩子考入名校最好的方法不是让他们去“补课”,而是想法激发他们内心的学习欲,让他们学会思考,主动学习……


前几日,平湖一柱写了一篇倡导家长不要给孩子补课的文章,说双休课日无休止的补课,不仅不能提升孩子成绩,反而会堵住他们智慧的天窗。平湖一柱的这种观点遭到了不少网友的反对。

有网友说,“他们既然补课没有效果,那么大部分家长是人傻钱多吗?中考五五分流的形势下,先过了应试教育这一关再论其他,除了顶尖富豪家庭含着金匙出生的孩子。”

其实,在文章中,对“补课有没有效果”这个问题,平湖一柱已用数据和事实给出了回答:高考本科分数线就摆在那里,比如山东,无论新旧高考,多年了都没有超越过“及格线”,且过线考生仅为考生数的一半。难道过线的这一半考生都补过课?线下的那一半考生都没补过课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本科线下的那一半考生,绝大多数也是补过课的,不但补,可能比线上的那些考生补得更厉害。

相反,本科线上那一半考生,倒是很有可能补课补得少一些,而且,分数越高者,可能补课越少。

比如今年山东潍坊的一对双胞胎,哥哥王顾言、弟弟王顾行,二人分别考出了681分和673分的好成绩,两个人同时被北京大学录取。

当记者问到两个人的学习情况时,两个人同时说道,从来没有上过辅导班和补习班。

可能不少家长听了,会觉得不太相信:“没上过补习班成绩会那么好?”

报道中给出的答案是:父母注重言传身教,尊重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

记者看到,双胞胎兄弟家中,最显眼的是父亲的古诗文书籍,以及各种文化名著,几乎看不到太多电子产品。父亲是语文老师,在父亲的熏陶下,兄弟二人也养成了喜欢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虽然他们没有上过辅导班,却懂得主动学习,对于学过的知识,及时进行总结和思考,独立预习新知识,定期复习旧知识,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看到这里,我们发现两个词,“主动学习”“独立预习”。

我们都知道,事物变化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孩子学习亦是如此。成绩的提高是孩子“自己学”和“他人教”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当先在孩子自身上找原因,而非是在“他人教”上下功夫,孩子自己不学,花再多的钱、找再好的名师,补再长时间的课也无济于事。

家长想提高孩子的成绩没有错,但却没有在“激发内因”上下功夫,想着用金钱(外在补课)就能堆出成绩的做法却是弄错了方向。

无独有偶,河南伊川县鸣皋镇小桑坡村的张浩飞同学,今年以700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理科实验班录取。

张浩飞同学出生在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在母亲赵建霞眼中,张浩飞从小就懂事,除了学习不用家人操心之外,每次在家写完作业,还会下地帮着父母干活。

这一次,拿到清华的录取通知书前,他就正在地里干着农活呢!

“除草、种苗、收玉米啥的,俺孩儿都帮着干,是个操心的孩儿”提起孩子,憨厚的父亲也是倍感自豪。

说起学习,张浩飞说他喜欢思考,有提前预习知识的习惯。

高考后,他就花180元钱,从网上买了大学本科的数理化教材,每天学2~3小时,现在已经预习过一大半了。

自己愿意学习,自己提前预习,要想学习好,成绩高,恐怕没有比这个“自补”更好的补课班了。

考上北大的山东潍坊双胞胎王氏亲兄弟和被清华录取的河南伊川张浩飞同学,他们的学习经验,实在值得我们家长朋友们学习:想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想让孩子考入名校最好的方法不是让他们去“补课”,而是想法激发他们内心的学习欲,让他们学会思考,主动学习……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