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明哥○诗词写作技巧(笔记九)
一、咏物诗
咏物诗是以某种物为吟咏的对象,来抒发作者情怀为主要内容的词作,或赞美,或贬斥,或寄托,或感兴。常见有两种写法,有三种境界。
(一)两种不同的写法
1、直接写法,咏其形状特征,包括夸张比喻,拟人移情等。
2、引申写法,通常表现该物的象征意义,特别着眼于物心、物性、物品,着眼于物与人之关系。
(二)三个境界
1、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歌咏、描状类)例:
诗之吟咏紧紧抓住了柳树的形态、特点以及与时令的关系,通过对柳树的细致描写,把柳树描绘得惟妙惟肖,准确到位,同时也通过形象化——“春风似剪刀”给人春的活力的象征与美的启示。
这首诗词在形态刻画上加述了议论表现出自己的价值观 。诗词虽然简单明快,但余韵不足。山就是山,水就是水,柳树就是柳树。
在古人的咏物作品中,类似的咏物诗还有很多,如:
象这一类的咏物诗词,大多只是简单的或说是单纯歌咏,除此之外没有或很少有其他内涵。
2、山中有我,水中有我(寓理、兴寄等)
这首诗大意是说蝉颌下垂着高贵冠缨那样的须,它生性高洁,饮餐玉露。它的叫声,从高大疏阔的梧桐树间传出来。因为位于高处,具有高格,所以,它的声音自然能传得远,这并不是因为借了秋风的缘故。虞世南这首诗主题是借蝉的形象来表达一种居高声远的品质。“居高声自远”,不仅蝉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寓意双关!那居高者已经不是蝉,而是人了。这是作者的一种的生活感悟。这种感悟借助于蝉这个物件抒发出来,吟咏成诗。蝉已不再是完全原来的蝉,而是有了某种象征或拟意的蝉,作者之“魂”已附到蝉这种“肉体”之上了。正所谓山已不再是原来的山,水也已不再是原来的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这类咏物诗词的写法,经常会借助于双关、象征、隐拟、比喻等手段,达到一种物人双关或将哲理诗化的效果。写这类有所隐拟的诗词,一定要把握住一个“度”字,联想、想象、比拟、隐喻发挥的要贴切自然,切忌生拉硬拽。
3、山即是我,水亦是我(物我合一、托物言情)
咏物诗词的最高境界,是物与我的合一。“我”之身世、感慨、意怀,寄托于物,透过物来表达。诗词本身吟咏的明明是“我”自己,例:
驿站外的断桥边,梅花寂寞地开着。夜幕的降临已经平添了很多愁苦,更何况又有风雨来袭。他无心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猜妒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被吹成尘埃,依然散发出往常的缕缕清香。句句梅花句句我。
咏物,物我合一最佳境界,无非是借物来寄托自己的情操、节抱、情绪和感慨耳。就是以咏物为主要表现方法的词。是以某种物品为描写吟咏的对象,来抒发作者的个人情怀为主要内容的词作。
咏物,要把你内心最“触动”的一面充分体现出来。
二、语法诗
语法诗,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要遵循语法的规律。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受到字数、平仄、押韵等格律的制约,在语法上又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倒装句。写诗,有时候为了平仄与押韵的要求,将符合语法要求的词、成份及句子通过后语前置的方法,这就是倒装。主要有:
1、根据平仄和押韵的需要,对词的前后顺序进行颠倒。如:天地、东西、千万、古今、往来、辛苦等等,它们可以调换位置,天地---地天、东西---西东等等。这样的颠倒并不会影响意思的表达。例 :
“还往莫辞遥。”“还往”这是为了平仄的要求倒装;但是有的词是不能倒装的。不能一概而论。
2、成份的倒装。就是把句子成份按语法应在后面的,放到前面了。(1)主谓倒装。例:
排律,“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这句话正确的语序 是:寒鸟在古木上 鸣叫,夜猿在空山中 啼呼。
(2)主宾倒装。宾语前置。 如 :
宾语提前:“燕台”,“笳鼓”都是宾语,这里与 “客”“汉将营”颠倒了还有补语提前: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按正常的语序,应是:“风折笋绿垂,雨肥梅红绽”这里的“绿垂”与“红绽”都是补语。
3、句子倒装。有的是半句倒装,有的是整句倒装。如 :
张仲素的《春闺思》中这句“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这个句子正确的顺序是:昨夜梦渔阳,提笼忘采叶。意思是因为昨夜梦到了渔阳,以至于在今晨仍然在想着梦中的情景,而忘了采叶。是整个句子倒装的。
按一般的顺序是: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虽然这样写诗意上也流畅,但显得过于平直,没有韵味。而将两联转过来,意味就大不相同。
(二)成份的省略
绝句仅仅28、 20 个字,有字数的限制且要符合声韵的要求,因而凡是能够精简的字词,要尽量精简省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省虚词。这个 最常见的。 举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日生于残夜,江春入于旧年。这里省略了 “于 ”字。
这里,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在蔓与花字后各省去了因字,弱与轻字后各省去一个而字,也就是因菱蔓弱而难定,因杨花轻而易飞。这是省略虚词的例子。虚词 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名、动、形、数、量、代=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叹词 =虚词
2、省实词,如 :
《秋闺曲》中这句“可怜南去雁,不为倚楼人”。这“倚楼人”后面省去了“捎书”类似的文字,南飞的大雁也不给倚楼人捎书。
3、省平行语。如:
桃叶传情竹枝怨,“枝”后省了一个“传”字,应该是“桃叶传情,竹枝传怨”;
“西涧流水东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可以这么理解为:“西涧流水东涧水流,南山云起北山起云”。
4、省人名、地名、书名等如: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玉关”就是“玉门关”,省了一个“门”字,但人们仍然能明白。
这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指的是“王导”与“谢安”。
三、互文
诗中有些字词本应合在一起用的,但有时却因字数、平仄等限制,而被省略了,有点类似于“省平行语”。但这种省是前面省了后面有的,后面省了前面有的,互相表意,所以叫互文。如 :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全句意思应该是:“万壑树参天、响杜鹃,千山树参天、响杜鹃”,前句省略了“响杜鹃”,后句省了“树参天”。
戴复古的“东园载酒西园醉”,应是:“东园载酒醉,西园载酒醉”。“东园载酒”后省了“醉”字,“西园”后省了“载酒”。
四、绝句的时间处理技巧
绝句中时空的处理特别重要。诗的素材不外乎时空情理。理,是一种别趣,而情则往往高度的、复杂的纵横贯穿在时间空间中,借自然时空的推移而若隐若现,人与自然时空奇妙的融合,情感与哲理也和谐的交融于时空景象中。摹景寄情说理,每每透过时空实象的交互映射予以形象化。所以时空的处理非常重要。
(一)时间的逐蹙cù 。例如:
少小离家老大回,是写出一生中百十年的光阴。乡音无改鬓毛衰,是写出近年以来垂老的光景。儿童相见不相识,是写出两人相见时的片刻。笑问客从何处来,是写相见片刻问话的一刹那间。全诗在时间的长度上愈来愈短,由一生的长度,渐行渐短,到诗的结尾,短到问话的一瞬间。“时间的逐蹙” ,就是时间由长变短。时间的逐蹙处理技法 ,在绝句中时最常见的,只是有时不一定很明显。 比如:
第一句写长期做客于他乡,飘泊的时间是漫长的。第二句写佳节来临,时间则固定在节令的某一天了。第三句写重阳日登高。指九月九日这一天的某一时刻,第四句则将时间凝聚在插茱萸的那一瞬间。作者的情感呢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情感由全面性的感慨趋向了单一性,由虚泛性的感伤,指向特定性。随着时间的,渐行渐短,感慨也愈来愈凝聚。
一首绝句,各句中所代表的时间,很少有平行而等长的,为了与情感波动的配合,往往采用一种变率,有时一句代表数千年,有时一句代表数秒钟,这种变率,由时间的冗长而渐,愈到诗的结尾,愈短愈促,在情感上会引起意犹未尽的嘎然而收的别趣。
(二)时间的渐长
在作者吐出“平安”二字的刹那,继而展延成絮絮叮嘱的片刻,再展延到马背上奔波的日子,最后展延到整个雁飞来的季节。这个“时间的渐长”正好和“时间的骤蹙”相反哈。全诗由两人的对话片刻。勾勒出奔波不停的岁月,其时间的处理是一句悠长于一句,感慨也就一句悠长于一句了。
第一句写在黄鹤楼头辞别的光景,第二句写出发的目的地和季节,第三句写出发后直到孤帆消失的那段时间,第四句写长江悠悠无穷。全诗时间的处理,由暂别的一瞬间,展延到启行的俄顷,再展延到目送孤帆,再展延到孤帆消失,长江自流,引接入古往今来无穷无尽的境界。当然这首诗的时间与空间的开阔处理的也很高明。随着时间的延展,空间也逐渐开阔,由暂别的黄鹤楼到最后一望无际的长江水。
一首诗的各句代表的时间长度不一样,起句时很急促。继而略缓,愈到诗的结尾时间愈发漫长,由一段有限的时间,逐渐趋向时间的悠长,乃至时间的无限。但就诗的时间内涵来说,由于时间的拉长,在读者的情绪上也便引起一种悠然不尽的远韵。
(三)时间的速率。速率是物体运动的快慢,即速率是速度的大小或等价于路程的变化率。“时间的速率”指的是景物移动时间的快慢与速度。
一般来说,快速动作能表现紧张或奔放,容易造成喜剧性,缓慢动作能表现沉思或遗恨,容易造成悲剧性。早发白帝城采用了快速镜头。彩云间的白帝城,只是一个点。由白帝城到江陵,这二个点之间,由长江划成一条千里的线。由于两岸的猿声使线的两侧增加了两个面,在两岸之外又安排了万重山,作者用两点一线加上两个面给作品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立体空间。 一叶轻舟在那条线上迅速地划过去,箭也似地瞬息千里,万重山一座接一座地向后掠过去,看也看不清地往后消失,只有猿声像活波的音响一样大声地伴奏,这快速的镜头与不停变换的场景,产生了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两岸猿声啼不住”这句它是在快速的镜头的过程中略做了一下减速,把时间频率给调节了下来的。产生了一种惊心动魄快感。
《怨情》和《早发白帝城》所写的速率正好相反,“深坐”两字使诗的律动缓慢下来,“蹙蛾眉”、“泪痕湿”这些都是用静态的画面、缓慢的速率来描写的,使人觉得冗长而难过,全诗自始至终,只用单一的场景,静止的视点,这些都能与缓慢的气氛相调和,用以写怨情,艺术效果奇佳。
所谓速率,指的是景物移动时间的快慢与速度,时间速率不同,抒情效果不同。
诗中的时间,与实际的时间是不同的,诗人受情绪的影响,所感受到的时间,是随着心情的变化而变化的,有时感到度日如年,有时感到岁月如梭,这些完全根据心理的,将真实世界的实质性的时间改造成抽象的诗的时间 。如: 时间在闲散中变的冗长。
“州如斗大真无事,日抵年长未易消。意思是州仅像斗一样大。形容地盘很小。一日呢,像一年那么长。 这首诗它把空间改造的很小,把时间改造的特别冗长,逍遥永日,就有时间难以打发的感觉。诗人感觉中的时空,是与现实世界中的时空有距离的。
又如 把时间改造很短暂:
“春尽秋已至”在春与秋的时序间,根本忽视了夏的存在,把他省略,这种故意的跳脱,使“岁月如流迈”句得到电光般的闪烁即逝证明。
荧荧条上花,零落何乃驶。这两句说枝条上的花儿,像奔驰一般,急速的成长与凋谢,这种将原来是静态而缓慢的花开花谢,改造成动态而快速的花开花谢,与上句的时序的跳脱有着动人的配合。
(五)时间的压缩
时间的压缩,一是把叙述时间所需要冗长的实质性时间,展现到短暂的诗中,当然需要时间压缩的技巧。二是在诗中仅属一刹那间的感受或想象,却被嵌入一个几百、几千年的历史回顾,也可以说是时间的扩张,压缩与扩张,是一体的两面。例:
在春江柳岸畔,作者走上了板桥,就在走上板桥的刹那间,他想到曾和一位美丽的姑娘在桥上,在诗中就将这刹那回想的时间扩张开来,嵌入到回忆中的有二十年那样漫长的时间里,重现与美丽姑娘分别的场景,然后再回到今朝的板桥上,从板桥的镜头开始,到重复板桥镜头结束,实际的时间只有灵光一闪似的,却把二十年杳无有消息的岁月压缩在回忆的片刻之中。
一个唐代的边城戍守者,望见塞上的明月与边关,忽然想到明月照过秦代,照过汉代,现在照着唐代,这边城啊,守防过秦代的强胡,汉代的强胡、直防到唐代的胡敌,把绵延几百年的历史,用互文的笔法,压缩到一句诗中,而秦时、汉时长征的人儿均都未见会还家乡,而唐代长征守防强胡的人又能有几个生还呢?这种归纳式的复杂情感,包含了广大的时空,又被压缩到第二句诗中。这古今一样的关月,但却有不同的戍守者,命运却是一样的,除非是汉代的飞将军在这里,胡马才不干来度阴山。这种感触,在当时的戍守者脑海里只是刹那间的浮光掠影,却扩张成几个朝代。所以古今评家对这诗的高评,实质是由于时空的压缩,是诗的强度与密度,达到了顶峰的境界。
五、渔洋绝句十二法之第五法
要点:以前二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创作步骤:
起句:点名时间。时间不可以直接用表时间的的词语
承句:交代清地点、事情,要紧抱起句,在第一句的基础上延伸扩展。起承两句交代清一件事即可,语意要连属,不可放松。(时间事件是过去发生)
转句:将时间拉回到眼前。用此日、而今等词语转接,另述一事,和一、二句过去发生的事情形成鲜明对比
合句:紧抱第三句 ,将事件叙述完整。并用眼前的景物藏住自己情感,忌讳直接叙述情感。例如:
杨子秋残暮雨时,扬子:地点,秋残,秋天,暮雨,傍晚---都是说的时间。首句交代了时间,承句 笛声雁影共迷离,紧接起句。第三句转,完全是撇开了前两句有那个傍晚潇潇暮雨的场面:重来三月青山道,眼前是三月,是一片春天的景色。与前面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合句紧紧的抱住了转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