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史海拾遗
特殊的地理气候让秦岭的故事荡气回肠。
秦岭以略带弧形的走势把富饶的关中平原揽于怀抱,有效阻隔了来自东南方向的刀兵威胁,秦王朝完成了中华统一的春秋霸业,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以农为本”的基础。
在英雄辈出、摧枯拉朽的三国时期,葫芦峪南望秦岭,北接渭水,是著名的古战场。诸葛亮曾在此设下伏兵,欲火攻司马懿。可一场大雨不期而至,诸葛亮悲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诸葛亮不知,盛夏时节,山谷中气流上升,形成谷风,再加大火使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上升过程中不断冷却,在有凝结核的情况下成雨掉下来,形成典型的对流雨。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进入近现代,1931年,长江洪水泛滥。痛心疾首的爱国人士立即向国民政府递交了一份引部分长江水入渭河的治水方案。“对于水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而言,怎能放几十亿立方米的洪水泛滥成灾,而后又白白流入大海呢?”可是方案最终石沉大海,归根结底是因为,渭河和汉江这两条旱涝两极分化的河流都来自秦岭。北麓河流经渭河流入黄河,而南麓的河流又被汉江总揽一身交给了长江。这一困局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划时代的工程南水北调解决了。1953年,水利专家提出,汉江与黄河、渭河隔着秦岭平行向东流,越往东地势越低,水量越大,而引水工程规模就越小。从此绘就了南水北调的基本框架。
还有一件事,被写进当代小学教科书。1946年,周恩来从延安飞赴重庆,由于天气恶劣,在西安滞留一夜,再次起飞时,飞机必须爬到4000米以上高度才能越过秦岭。随着飞机升高,气温降低,机翼结满了冰,升力骤减。大家按照机长命令,把可以丢掉的货物和行李都扔了出去,但仍无济于事,最终准备跳伞。此时,周恩来听到叶挺女儿扬眉因没有伞包而哭泣,他立即将自己的伞包解下来,给扬眉背好。飞机无法翻越秦岭,不得不返航,而后总结经验,先升到4000米,避开结冰的气温层,最终顺利飞越秦岭。(孙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