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开头如何引述材料
作文失分的一大因素是因为对材料的运用不恰当:不知道要引述材料;引述材料太晚,在文章中间部分甚至是在结尾处才出现;把材料降低到普通论据的地位。
考生在写作供料议论文时,在“引论”部分最容易犯的毛病是:
1、引述材料过长,不简洁,不概括;
2、亮出的观点不够鲜明有力;
3、材料和观点之间缺乏有机的过渡,使观点和材料成为“两张皮”,不贴肉。
要使材料引述简洁、概括,必须根据观点的需要进行定向叙述。所谓定向叙述,既是要分析论点中所限定的要素,按照限定的要素进行叙述。例如提炼的论点是“勤能补拙”,引述的材料必须具有以下三个要素:①要有“拙”;②要有“勤”;③能补“拙”,并出成果。这里的“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缺少了“拙”就难以分析出论点。再如论点是“不要畏惧失败”,这也限定了引述材料必须具备下列三个要素:①要有“失败”;②要有“不畏的情况”;③经过顽强奋斗后取得胜利。这里的“失败”因素很重要,而学生在引述材料时常常忽视关于“失败”因素的引述。
要使亮出的观点鲜明有力,就必须明确表示反对什么,主张什么,拥护什么,应该旗帜鲜明,爱憎分明,切忌语言闪闪烁烁,模棱两可。
要避免材料和观点之间出现“两张皮”现象,就必须对原材料作一点分析,它的好处是:①告诉读者,我的立论是有根据的,使立论站住脚跟;②蓄势。对材料的分析是围绕立论进行的,这样,就为进一步论证作了必要的准备。当然,对材料的分析要力求简洁,一二句话即可。
试题是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话题、“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材料生发而来的。写议论文,切忌开头不引述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开材料。开头不引述材料而在论证过程中使用,就把话题引子当成了论据,使读者(评卷人)不明白你的中心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如果整篇文章不见所给材料,你的作文与试题提供的材料和写作要求则无法直接联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另起炉灶的感觉。因此,材料作文一定要正确使用材料,议论文一开头即要引述材料,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也不可在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把作文写一般的回答问题等同起来,离开试卷即不知“这”为何云。这种为答题而作文的作法是比较普遍的毛病,为材料作文之一大忌。
首先看材料在写作过程的作用,话题作文中的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作文的材料则是特定的观点的载体。也就是说:前者的材料只是为了引出一个话题,本身并不规定文章的中心,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后者的材料却是写作内容和立意的依据,本身规定了文章的中心,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其次看写作的角度,话题作文围绕的是话题,所写的文字只须与话题有关就可以,材料作文围绕的是材,所写文字与材料密切相关。
引——从材料中引出论题或论点。或开门见山,或边联系实际边叙述感受,或述读材料,或引用名言警句等方式提出论题或论点。需要注意的是,“引”的语言要精练,概括力要强,80字左右为宜,否则,会让人觉得拖泥带水,不简洁。“论题或论点”从材料中“引”出,是一种高层次的紧扣“材料”。请看《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开头: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短歌行》诗中的诗句。
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属。
此文开头,借曹操的诗句引出“何枝可依?”的疑问,然后顺势提出观点——“找准自己的位置”——“引”得巧妙又干脆——论点源于材料又高于材料。
材料议论文五步曲:“一标二转三证四联五结”。一标,标题,二转,是指正文开头就要转述材料提出论点。三证,是指从原材料中提出论点后,摆事实,讲道理,就是用事实和道理去证明论点的正确,使之有说服力。四联,是指应该由点到面生发升华。五结,紧扣主题,写好结尾。
给材料议论文写作,切忌开头不引述材料。开头不引述材料而在论证过程中使用,就把话题引子当成了论据,使读者不明白你的中心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更甚者,如果整篇文章不见所给材料,你的作文与所给材料和写作要求就无法直接联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另起炉灶的感觉,因此,给材料议论文一定要一开头即要引述材料,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转述时,应作一些技术加工,凡材料中与论点关系不大或毫不相干的内容都要淡化或删去,而材料中与论点密切相关或明确表达观点的内容则要强调和突出,使材料的转述和提出的论点保持一致,达到“论点源自材料,材料生发论点”的要求。注意,不可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转述,把作文与一般的回答问题等同起来,离开试卷即不知“这”为何物。
引述材料的要求是简洁、有度、融合。简洁和有度是引述材料的基本要求,而融合则是引述材料的较高要求。引述材料要简洁,因为评卷老师太熟悉材料了,行文拖泥带水会引起他们的反感,从而影响得分。有度地引述材料,是一般考生都能够做到的,它使文章紧扣题目,思路清晰,结构完整,不至于在内容项、结构项大量失分。如能灵活地引述材料,使之如盐入水,便达到融合的标准,很能体现较高的写作水平,极容易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因而获得高分。
引用材料要简洁简洁引述材料,是以阅读理解试题的供料为前提。只有准确理解材料的内涵,把握住中心,才能实现简洁引述材料的目标。其次,心中要有阅卷老师。你的作文是写给他们看的,他们对于供料熟悉的程度远远超过自己,大可不必担心他们看不懂自己扼要的引述。引述材料要善于捕捉与自己议论有关的句子和词语,增强引述的向心力。
开头引用材料,主体联系材料,结尾点及材料,算是引述材料有度。
引述材料较高的境界是“融合” 所谓“融合”是把引述材料与议论紧密地结合起来,表面上不曾直接搬用材料,实际上却把材料的引述融化在分析说理之中。这是高标准引述材料,具备较高写作水平的同学可以一用。
现在介绍几种引述材料的方法。
照搬法 此法适用于短小的供料,引用时可一字不易地抄录。如:根据“材料1”和“材料2”,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1]某杂志社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是,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
[材料2]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材料非常简洁明了,引述材料可用照搬法,一次性照搬两则形成对比,或一次照搬一则分而用之亦可。
概述法 供料的篇幅比较长,内容比较丰富,引述时可用自己的话简要地加以概括。如:
1、1987年6月,A县举行小学生游泳比赛,育民小学取得了团体冠军。
2.1986年初,育民小学一位老师提出建议:“我们这里河湖港汊很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条件,为校内学生举办游泳训练班。”
3.1986年4月,育民小学校务会议同意了这一建议,并决定请一位教练进行理论指导。
4.1986年4月中旬,育民小学听到一些家长的反映。有的家长说:“举办游泳训练班会不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有的家长说:“我们的孩子从小在水里泡大的,还要训练什么?”
5.1986年5月初,育民小学校长在家长会上说:“我们举办游泳训练班有两个目的:一是增强学生体质,一是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近年来,我国游泳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一些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运动员,在一些国际比赛中拿了不少金牌,但和世界游泳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至于说在水里泡大的孩子不需要专门训练,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在水里泡大的孩子要成为游泳健儿,也必须有理论指导和严格训练。”
6.1986年5月,在取得家长同意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正式开办。经过科学训练,学生游泳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结合以上材料,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这个问题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字数在400~600之间。
这道作文题目的材料篇幅长、内容多,宜用概述法:
育民小学在A县游泳赛中一举夺得团体冠军,为什么呢?经过了解,原来该校办了一个游泳训练班。在一位教练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了严格的科学训练,这才夺冠的。
运用概述法,一是扼要的概括要覆盖材料的内容,二是行文要跟中心论点同向。
裁缝法 供料的篇幅较长,但内容比较单一,可以先删去不太重要的句子,再把主干句连缀起来,这种处理供料的方法叫裁缝法。如:
阅读下面材料,以《更心爱的》为题,写一篇思想评论。
传说华盛顿小时候曾把父亲心爱的一棵樱桃树砍倒了。父亲发现后质问家人:“这是谁干的好事?”华盛顿心里有点紧张,但还是勇敢地走到父亲面前,带着羞惭的神色说:“爸爸,这是我干的。”父亲问道:“砍掉我的樱桃树,你不知道我要揍你吗?”华盛顿回答说:“可我告诉你的是一个事实呀!”父亲听后,不但没有惩罚华盛顿,反而赞扬说:“承认错误是英雄行为,要比一千棵樱桃树还有价值。”
用裁缝法引述,请看:
华盛顿小时候曾把父亲心爱的一棵樱桃树砍倒了,但他还是勇敢地走到父亲面前承认了,结果父亲不但没有惩罚他,反而赞扬说:“承认错误是英雄行为,要比一千棵樱桃树还有价值。”
这样引述材料,其篇幅不及原来的一半,但把华盛顿砍樱桃树,向父亲承认,以及受到赞扬的主要内容保留下来了,而且几乎是引用原句,很有裁缝法的特色。
切割法 在引述材料时截取供料的部分内容用以开头或用以议论的方法。如: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一次,吉鸿昌将军与国民党驻美大使馆的一位参赞去华盛顿邮局。邮局的工作人员看不起中国人,态度傲慢,吉鸿昌正要发作,那参赞悄悄地说:“你为什么说你是中国人呢?你可以说是日本人,这样就会受到礼遇。”吉鸿昌听了勃然大怒,大声训斥:“你觉得做一个中国人丢脸吗?”说完怒冲冲地回到住听,找了一块木牌,在上面写了“我是中国人”五个大字,佩在胸前,出入于美国大庭广众之中。
对这道题目的供料就可以用切割法处理,先截取供料的前半部分开头,而后对参赞进行批评,再引述供料的后半部分,对吉鸿昌的爱国行为予以赞颂,这样开头和议论都会与众不同,很有特色。
议论法 不是直接去引述材料,而是在议论中引述材料,把叙与议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融合”的境界。如: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理论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有指导作用。育民小学的孩子们也许水性很好,至于如何才能减少水对身体的阻力,如何才能游得快,他们就不知道了。而这些正是力学理论要告诉他们的。科学理论一经与严格训练相结合,就成了孩子们提高游泳技术的物质力量。
这是作文优卷的选段,作者运用议论法引述材料,把材料溶解在分析说理之中,令人耳目一新。
引述材料最大的误区在于随意性,致使引述材料的文字缺乏向心力。克服的方法:先定中心论点,后引述材料,剔除原材料中与论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做到要言不烦,中心明确。引述材料过于繁冗,在文中占过大的比例,也是常见的毛病。解决的办法是力求简洁,尽量少引述材料,把重点放在分析说理上。
如:
达芬奇(公元1452—1519)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一位卓越的画家。他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几天。老师见到他有些不耐烦了,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一千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比方说,把头抬高一点看,或者把眼睛放低一点去看,这个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地表现出来,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佛罗基奥还说:反复地练习画蛋,就是严格地训练眼睛细致地观察形象,用手准确地描绘形象,做到手眼一致,不论画什么就都能得心应手了。后来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
这是某年高考作文的供料《画蛋》,要求考生据此写一篇读后感。有位考生在文中这样引述材料——
当达·芬奇投师于佛罗基奥时,佛罗基奥没有首先教他创作作品,却要他画蛋,这是佛与凡人不同之处。十几天只是画蛋,达·芬奇自然是不耐烦了。这时,那位名画家才告诉他画蛋的意义所在:他的目的是严格训练学生的细致观察与准确描绘形象的能力。这正是佛罗基奥的“有方”。正是由于这有方,才使芬奇得以日后功成。
这位考生引述材料的篇幅不及供料的三分之一,应该说是相当简洁的了。由于他透彻地理解了材料,同时又把阅卷老师作为倾吐对象,所以能够大胆地准确地剪裁材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段引述材料的文字有着很强的向心力。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名师出高徒。其一是师之教有方,其二是徒之学不怠。上面的引引文围绕“师之教有方”引述材料,要言不烦,中心突出。引述材料要达到简洁的标准,必须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能准确理解材料的内涵,善于捕捉其中的关键句子和重点词语;并具备较强的遣词造句的能力,能够灵活地将句群变成复句、复句变成单句,用简单的形式表达复杂的内容,做到以简驭繁,以少总多。
题 目:阅读下边的文言短文,写一篇八百字以上的读后感,题目自拟。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持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作 文:
成功的秘诀何在
四川边境上的贫富和尚都想到南海去。富和尚有的是钱,到南海去的条件不知比只有“一钵一瓶”的穷和尚好过多少倍,然而到达南海的不是富和尚,而是穷和尚。由此可见,做事情成败的关键乃在于“为’’或“不为”,而不在于客观条件的优劣;成功的秘诀全在一个字上——“为”!
诚然,做任何事情,只有肯“为”,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居里夫人为了发现镭这种元素,共进行了一万零六百三十二次的提纯试验,其遭受的挫折可谓多矣。陈景润为摘取数学的“皇冠”,含垢忍辱、废寝忘食地战斗在仅有六平方米大的连电灯都没有的简陋房间里,其治学的条件亦可谓差矣。但不管是居里夫人,还是陈景润,他们都获得了成功。其秘诀何在?这不是跟穷和尚去南海一样在于一个“为”字?
但是,有许多人却不愿正视这一点,总喜欢把一个人的成就归于他的天赋,以为这才是做事情能否成功的关键。岂不知“天才出于勤奋”,成功在于“为”。
要说天赋,莫过于方仲永了。他虽然生在农家,从不识书具,但五岁能诗,且“文理皆有可观者”。但由于“不为”——仲永的父亲“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最终方仲永“泯然众人矣”。要说“笨”,牛顿小时候不能说不笨,他学习成绩不好,甚至连风车为什么会转动都不知道,但由于他发愤学习,刻苦钻研,终于成为大名鼎鼎的科学家。
为什么一个天资聪明却一无所成,一个生性看来很笨却名扬四海呢?我以为这跟富和尚家资万贯无法到南海,穷和尚一瓶一钵却到达南海一样,问题的症结仍然在于“为”或“不为”。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吗?
当然,我们并非一概否认客观条件对事情所起的作用,但它比起主观能动性毕竟是次要的。正如清人彭端叔所说:“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再者,是不是说世间万事只要肯“为”,就一会成功呢?答案是否定的。然而,“不为”则“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为”则“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因此,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还是要尽力而为,也只有“为”,才有成功的希望啊!如果一味等待万事俱备,又刮“东风”的时候,无非是重演富和尚的悲剧罢了。
马克思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在那崎岖的山路上不畏劳苦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让我们把这话当作座右铭,像穷和尚那样,朝着奋斗的目标,尽力而为吧!
这篇供料议论文可以说是引述材料的典范。开篇简洁引述材料推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的分析说理不忘联系材料,结尾用“像穷和尚那样”点及材料,产生了很强的向心力。像这样引述材料,扣题行文,既顾及分布的合理性,又顺乎思路之自然,便做到“有度”。引述材料要达到有度的标准,必须熟悉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具备行文点题的本领,以及首尾照应的技法,这样就能够在适当的位置恰到好处地引述材料或提及材料,使整篇议论文紧扣材料生发开去,表现出材料议论文的章法。
鸟儿的评说
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
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
作文:换一种眼光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怪圈:麻雀鄙视燕子,燕子鄙视黄鹂,黄鹂鄙视百灵,百灵鄙视鹦鹉,鹦鹉鄙视喜鹊,喜鹊鄙视苍鹰,而苍鹰呢,成为这一怪圈的完成者——它竟鄙视起麻雀来!这使我想起了围成一圈的“多米诺”骨排,你能说清到底谁压在谁的上面吗?
人们常常为这类事情困惑。鸟类终究不懂得“懦夫”与勇士、“好高骛远”与脚踏实地的区别,人类却懂得;于是凡事便总要问“谁比谁好?谁又不如谁?究竟谁赢了?究竟谁是最差的?”遗憾的是,这类问题常常很难找到答案。我于是要说:“来,换一种眼光。”
很多人惯于标榜自己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却同时在不知不觉地犯着“形而上学”的错误。每一种鸟都“敏锐”地发现了别人的“缺点”,而对别人所发现的自己的缺点却浑然不觉,乃是因为它们无一例外地犯了片面看事物的错误,忘记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古训,此其一;其二,百灵会唱歌,苍鹰飞得高,这些都是客观实际,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立场、角度,却会作出截然不同的评价,好比苍鹰,喜鹊觉得它“好高骛远”,也许苍鹰自己或别的许多人恰以为这是勇气与力量的体现。
如果换一种眼光呢?以喜鹊为例,假如它换一种思维方式,思考一下:我这种生活是不是有些“失节”呢?苍鹰飞得高的勇气和力量我有没有呢?这样情况便不同了:怪圈被打破了,鸟类将成为一个由各个赋有个性的个体完美融合而成的整体。
以鸟喻人,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中奔波,每天接触着形形色色的人与事。如果我们不换换眼光,而总是以传统思维定势来判断谁是谁非,在看别人和看自己时下意识地采取两种标准,那么,就会严重影响我们对自身、对别人及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再美的世界,也就只能是雾中之花,甚至连花也不像了。
所以,让我们学会换一种眼光看世界,不以偏概全,也不以主观否定客观,这样,鸟类的怪圈才不会出现人间的复印件,我们才能在对主客观清醒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改造世界,建设更新更美的生活。
这是某年高考作文优卷。整篇作文从头到尾作者没有一个地方直接引述材料,即使是第一自然段,也把寓言《鸟儿的评说》化为鸟儿们互相鄙视的怪圈,而不曾搬用材料的原话。但是,我们在阅读此文时会惊奇地发现,作者的议论由始至终都围绕着材料进行阐发。像这样引述材料达到了化境,被判为满分当在情理之中。引述材料要达到融合的境界,需要掌握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把“引”和“论”紧密地结合起来,无处不紧扣材料,无处不发表见解,但又看不到照搬材料的痕迹。
文章转自:
本文系转载,原作者:告知帮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