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缘何东渐江淮迁都寿春)(3)
从文献资料中分析,楚国迁都寿春,除了上述几项建都的先决条件外,还出于其它综合因素的考虑。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立国不居中。立国居中,是我国古代一种颇为盛行的都市规划指导思想。《吕代春秋?慎势》说:“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太平御览》卷中载:“王者受命创始建国,立都必居中土,所以控天地之和,据阴阳之正,均统四方,以制万国者也。”“立国”、“立都”,都是在自己的封域内营建城池,“居中”就是要选择适中的地点。《汉书?地理志》说:“昔周公营洛邑,以为在中土,诸候蕃屏四方,故立京师。”春秋战国时期,在总结前代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从节约的观点出发,在选择有利地势的同时,充分考虑到用水和排水等一系列问题,这比起“立国居中”的思想来,确实略高一筹。楚是东周时期的大国,《战国策?楚策一》载:“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泾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从楚国当时建造的几座都城所处地理位置来看,不在大山之下,便在广川之上,为解决城市水源问题,多建于河流近旁。纪南城地处西部,陈城位于北边,寿春城偏居东方,前后三座都邑都是立国不居中。由此可见,楚人对于都城的建设比较讲究,完全是在一种务实思想指导下进行的。
二是立北不立南。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立国都,都喜欢立在北方,而不立在南方。古代的时候,南方人口比北方多,立都在北方的原因是,古代把南视为至尊,而把北象征为失败、臣服。宫殿和庙宇都面向正南,帝王的座位都是座北朝南,当上皇帝称所谓“面南背北,驾作九五之尊”,打了败仗、臣服他人叫“败北”、“北面称臣”。正因为正南这个方向如此至尊,所以古时老百姓盖房子,谁也不敢取子午线的正南方向,都是偏东或偏西一些,以免犯忌讳而获罪。中原一直被认为是中华的发源地,因此中原在北方,也是直接令各代都立都北方的原因。楚国迁都寿春后,这里人口和资源都很好,而且平原广大,地域开阔,作为帝王不能固步自封在狭小的水域或者逼仄的山上,选择迁都寿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从地图上看,晚楚地域广大,寿春地处楚境的北部,在此建都可能就是出于“立北不立南”的考虑。
纵观楚国迁都寿春的历程和轨迹,我们不难发现,当时的楚国虽然势穷力竭、强弩之末,其状若蹈虎尾,如涉春冰,但随着其东渐江淮、楚地东扩,楚国王室的重器应该是无一例外地搬往寿春城,楚国几百年的文化艺术以及手工业的巧夺天工也随之沉淀在这里。楚国虽亡,然而楚人长期凝聚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锐意进取、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融汇南北、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崇尚武装、热爱祖国的爱国精神,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革新精神,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则垂世千秋、永放光芒。楚人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楚文化,是沾溉百代、流泽万世的,它必然成为人类文化史上的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