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也是人写的,如何鉴别其内容的真实性|文史宴

文/食堂

本文是应用户江风微雨的提问而撰写。历史是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如何保证史书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我们从史料来源、成书过程、作者水平、事件逻辑等各方面来综合评价,自然可以得到尽量接近真实历史的办法。只有历史小白才会以“史书不可信”为由为自己的随意脑补辩解。希望江风微雨用户能够满意。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1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两句话。

一、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

二、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这两句话,被历史小白奉为圭臬,成为某些历史读者为历史上某人某事翻案的有力武器,成为质疑史书的最佳借口。

比如很多喜欢隋炀帝杨广的人经常说杨广是千古一帝,他被唐朝抹黑了;比如很多喜欢明朝的人经常说清朝抹黑明朝等等。每当有诸如此类的事件,这两句话都会频繁出镜。

其实,这两句对又不对。

首先看第一句,历史确实是胜利者书写的,中国修史论人,讲究一个盖棺定论,生前吹得多好都不算什么,看的是后来人的评价。

中国修史的方式确实是后朝修前朝史,史书确实是后来的胜利者书写的,这话没毛病,失败者命都没了怎么书写历史?

但不对的地方在于,中国史官修史并不是凭空捏造,信口开河,而是依据当时人留下来的一手、二手材料进行编篡、整理。

可以说史书由是胜利者和失败者共同完成的。

再看第二句,后来的胜利者确实会有篡改历史的行为,对历史进行打扮。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明成祖朱棣堪称是历史最佳化妆师,都对其继位前的历史进行规模较大的篡改。但他们再怎么改,也只能稍作修改,并不能全部改变历史原有面貌,终究会留下蛛丝马迹,让后人有迹可循。

比如李世民不可能说李建成没被立过太子;赵光义不可能说,自己就是宋朝最大的开国功臣;朱棣也不可能说,朱元璋是违心立了朱标当太子,违心立朱允炆当皇帝。

朱棣们再篡改历史也会留下蛛丝马迹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两句话?因为历史是以前客观发生的事实,而记载历史的史书确实是由史官主观记载的文字。

由于史官修史距离历史事件发生具有客观存在的历史时间差距,再加上史官修史时受主观因素影响,他们在编写历史的时候,存在自己的立场。

这就导致他们编写的史书资料存在很严重的立场倾向和主观感情,由此让史书成为一种主观意识的表现,确实会出现违背事实的错误或者疏漏。更由此导致后来看历史的人因为自己的主观意识对这些史书有所怀疑。

这就出现了我们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我们看到的史书内容是真实的吗?史书也是人写的,如何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

野史是正史的重要补充

2

如何断定史书内容的真实性,是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这时候,就要引出一个所有历史爱好者都曾接触过的概念——正史和野史。

什么是正史,什么又是野史?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记载历史的史书更是浩如烟海,所有史书及史籍资料,分成正史和野史两类。

一般来说,正史指的是由古代政府组织专业史学家团队,根据官方保存的文件资料编篡而成,并获得政府认可的史书,又称官修史书,最典型的就是最终由乾隆皇帝钦定的二十四史。

相对应的,野史指的是古代私人编撰的,并未获得政府认可的另一种史书,又称“稗官野史”,大多都是作者道听途说,结合自己手中资料编篡而成,比如蔡东藩先生的历代通俗演义就是野史代表。

从作者水平、资料来源、成书质量等方面来说,正史是可信度最高的史籍资料,这点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

很多人或许下意识的以为,野史就是不靠谱的史书;而正史就是准确无误,不可反驳的经典之作。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野史“野”又不“野”。

诚然,野史由于受编写模式,资料来源、作者的感情意识、修史水平等主观因素极大,由此导致野史良莠不齐,鱼龙混杂。

野史大多都是些夸张离奇、荒诞不经的八卦秘闻,妙趣横生、回味无穷的名人轶事。很多也是确实非常不靠谱,可其中也有很多史料价值极高的野史。

有一些野史记载的历史因为所记载的事情虽不见正史记载,却又合情合理,因此也被人默认成历史事实。最有名的当属《汉武故事》记载的汉武帝“金屋藏娇”故事和《涑水记闻》记载的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故事。这两个故事都不见正史记载,却依然具有极高的可信度,并被史学家认定为符合历史。

而且正所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实自从孔子做《春秋》以来,野史就是古代正史的重要来源,有“史失求诸野”一说。如果一旦正史记载出现不足,需要“野史”来补充。因此古代修正史的时候往往会采纳野史记载,作为补充。

更重要的是因为某些政治原因,正史往往对某段时间的历史语焉不详,或人为的进行删减,导致正史并没有该段时间的详细资料。这个时候野史就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了。

最典型的就是南宋初期,建炎年间的历史,由于赵构、秦桧君臣俩大肆删减南宋初期历史,导致正史对该时间段的记述非常简略,讳莫如深。

因此我们在研究那段历史时,往往会采纳南宋史学家李心传编篡的《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李心传这书,一看书名就知道这是典型的野史,却是那个时代可信度最高的史书。

若非李心传的“野史”

我们又如何知道完颜构的猥琐和阴毒

因此清朝在修四库全书的曾说:“《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为南渡以来野史之最详者,言宋事者当必于是有征焉!”于是研究南宋初期历史,李心传的《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以及他另外一部作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是必不可少的资料。

由此可见,野史有可信的,也有不可信的。

正史最具权威性的理由

3

其次,正史“正”也不“正”。

如何断定一部史书是正史还是野史?有两个硬性标准。

第一、该书有官方修史背景。

要么就是由政府正式组织一支修史团队进行编写的前朝历史,比如《宋史》《元史》《明史》这些;

要么是经过当时皇帝许可、鼓励编写的历史,比如著名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司马光是在宋英宗、宋神宗两代皇帝的支持下完成的修史,所以也是正史系列。

第二、该书被官方认可。

中国古代皇帝对修史工作异常重视,往往会亲自过问修史进度,甚至亲自写上自己的批注,直接决定史书的写作目的,政治风向。比如李世民就曾经在《晋书》的司马懿等人的传记后面写上批注。

因此一部史书要被官方认可,就要“正本清源”:其体例要符合规定,体例上不是纪传体,就是编年体;其思想要正确过关,思想上不能离经叛道,要符合当时的价值观。

一旦该书被认可,就可以算是正史,比如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欧阳修的《新五代史》都是私自编修的,但后来被官方认可后,一样强行转正,成为正史。

而这些书之所以会被认定为正史,是因为作者具有优秀的史学水平,具有权威性。总而言之,正史要有官方史书的样子,要能保证权威性,追求所谓的“微言大义”“春秋笔法”“正本清源”。

而正史内容出处基本有三个主要来源。

第一来源就是官方的记录。

比如《唐史》《宋史》《元史》《明史》等正式都是以当时史官记录的“实录”为蓝本修撰的。实录尽管主观上倾向当朝皇帝,但对当朝记录非常详尽,成为正史第一资料来源,这让正史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正因为如此,后朝抹黑前朝的现象在正史中其实并不严重。

第二个来源就是野史。

比如《新唐书》,欧阳修、宋祁在修该书时就广泛的采纳了各地的唐朝史料,尤其是唐朝人李肇写的《唐国史补》这部野史,成为《新唐书》一大资料来源。比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写杨贵妃的时候引用了《禄山事迹》及《天宝遗事》这些野史。

第三个来源就是史官自己收集的内容以及见解。

这个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史记》,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有很多资料都是自己采集来的,甚至还有很多内容是从传说故事中筛选出来的。

司马迁就很重视口述历史

也就是说,无论从正史的界定标准方式,还是从正史的资料来源途径,都决定正史具有非常明显的政治倾向,具有强烈的确定正统的意味。比如正史中的王莽就是十恶不赦的乱臣贼子;正史中反抗皇权的起义都是万死不辞的贼寇祸首。

这也导致正史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错误,笔者可以放言,没有任何一本正史是绝对完美,绝对没有错误的。很多人质疑正史真实性,确是空穴来风。

比如,《史记》会有秦始皇是吕不韦儿子的记载;《新唐书》会错误的引用了武则天毒杀李弘记载;《资治通鉴》会有杨贵妃和安禄山的非常狗血的“杨贵妃洗儿”记载。

由此可见,所谓的正史也有不正确的地方。

既然野史有可信的,也有不可信的,正史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那么我们又回到了那个问题——史书也是人写的,如何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

断定史书真伪的几条原则

4

是啊,我们该如何断定史书内容的真实性呢?

基本上来说,我们断定史书内容真假,要以最权威、可信度最高的正史为标准。

正史就是断定史书内容真假的最佳标准,和正史相符合的自不必多说,如果出现与正史不符合的,有以下准则。

第一,实物至上。

即以考古发掘的文物、实物为准。

文物、实物是可信度最高、最客观、最直接的历史见证,以文物证实的历史就是最真实的历史,文物远比文章真实、客观。

近年来通过考古推翻的错误历史记载、证实的历史不在少数。比如通过对光绪皇帝头骨分析汞严重超标,足以证实光绪皇帝是被毒死的。比如放马滩挖掘的文物足以证明先秦时期中国已经有了纸张和地图,蔡伦造纸、蒙恬造笔都只是改良,《史记》很多错误得到纠正。

光绪已经被证明是慈禧毒死的

第二,孤证不取。

即个别野史资料不足以推翻正史记载,比如宋太祖“斧声烛影”的千古疑案,“斧声烛影”仅出现在野史《续湘山野录》记载,并不足以证明赵匡胤是被赵光义一斧子劈死的。

而且在引用野史资料时,时间越早越具有可信度,作者越权威越具有研究性,比如同样是野史,司马光的《涑水记闻》要比王铚的《默记》更权威,两者相比,优先采纳《涑水记闻》。

第三,科学推导。

即对正史错误记载推导要遵循科学逻辑。

比如在《史记》当中,秦始皇身世之谜存在两种不同记载,《吕不韦列传》记载秦始皇是吕不韦儿子,《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就是秦庄襄王的儿子。

两种不同记载,没有实物证明,找不到DNA证明,又没有其他资料可以分析,怎么办。

结合两种记载,《吕不韦列传》记载中,秦始皇明显超过正常妊娠期,从科学角度上来讲,秦始皇不可能是吕不韦的儿子,由此可以证明,秦始皇就是秦庄襄王的儿子。

再比如正史中经常会记载皇帝们出生时的异象,比如刘邦是他母亲和一条龙苟合而生,比如赵匡胤出生时香气满室,金光弥漫,比如朱元璋出生时种种异象,这些尽管没有证明途径,但因为不符合科学,通通被视做后人附会,不可信。

或许有人会说,正史记载的很多事,根本就像史官强行抢戏,给他加上的桥段。

比如《史记》中陈胜说的“苟富贵,勿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司马迁又不在陈胜身边,怎么知道陈胜说过这样的话?

由于司马迁记载非常符合陈胜性格,因此也不能说明陈胜没有说过,由此成为陈胜名言,这是没有问题的。

综上所述,要确保我们看到的史书内容真实性,就是以正史为准则,辅以文物推断、野史推敲、科学推导。

谁主张谁举证,如果不能证实正史说的是错误的,那么正史说的就是真实的!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比如正史说1+1=2,正史确实没有证明1+1为什么等于2,可你要证明正史说错了,就得去证明1+1为什么不等于2。

这就是笔者给出的答案,历史是客观存在的真实事件,史书是主观记录的历史表现,正史是可信度最高、最权威的记载,一切以正史为准,是我们读史应有的态度。

(0)

相关推荐